专栏名称: 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必读的医院管理杂志,集新闻性、实操性、专业性于一体,关注医院管理、医改政策、医卫快讯话题,提供深度报道、实战案例,高端人士访谈以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资讯。www.h-ceo.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医院院长

苏州卫生服务共同体“晒”成绩单

中国医院院长  · 公众号  · 医院  · 2017-11-14 18:43

正文


改变不连续、各自分割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周全、更加以人为本,是苏州卫生服务共同体的目标。如今,“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实施已一年,各项成绩赫然在目。


苏州市2016年提出推进“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目标是建立“社区筛查预防—智慧急救—多中心协同救治”的分级防治体系,真正做到“急病要急、慢病要准”。其中,“5”指建立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5个疾病协同救治中心,“3”指建立起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3大筛查机制,“1”指建立起1个市民健康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个计划中,大医院负责做优“塔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要夯实“塔基”。


第十一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苏州专场“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卫生服务共同体打造”,展现了改革与共同体打造的脉络与细节,台前与幕后。


谭伟良:“531”部署中的塔基夯实


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谭伟良在演讲中介绍,“531行动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社区筛查预防--智慧急救--多中心协同救治”的分级防治体系。


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谭伟良


分级防治体系中,社区往往发挥着守门人的功能,因此苏州医改中也尤其强调夯实基层“塔基”。谭伟良介绍,苏州着力将社区的小病、常见病门诊功能与打预防针等公卫功能,扩充为真正的市民健康管理的平台。强化疾病筛查与预防的功能正是打造这一平台的重要举措。


“我们原来也是跟各地一样,社区卫生服务门可罗雀,现在我们门厅每天有四五百号人。”谭伟良介绍,“531”作为政府实施项目获财政投入九千万,2017年筛查了38万的老人,筛查项目相较此前进一步扩大,包括了颈动脉超声筛查等,真正做到大病早防早治。


谭伟良继而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强建设”与“六大流程”,如图:



针对疾病负担和卫生资源耗费,苏州市还在着力解决慢病防治的问题。目前已将五大类病,包括阻肺与儿童喘息性肺炎、睡眠障碍、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儿童(早发育、近视、肥胖、龋齿)、成人三高临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区域疾病防治体系。谭伟良还介绍,苏州正应用专业健康教育、专项健身运动、专项中医药服务“三大技术”,从家庭、社区和医院着手构造立体的防治策略,“比如说慢阻肺,在家庭怎么处理,在社区怎么处理,到医院怎么样处理”,综合给出一个时间轴和一个空间轴的方案,“让所有的百姓就能够很好地来进入到我们这个坐标系,卫生资源得到有效的供给。”


王东来:市立医院的功能发挥


苏州市立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由原有苏州的二院、三院、四院,在12年前组合创建,医院同时挂牌“苏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副院长王东来在论坛上发表了“牵手基层,满足群众新需求”为题的演讲。


苏州市立医院副院长王东来


正如苏州卫生服务共同体打造对三甲医院的定位,苏州市立医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王东来介绍,医院北区设置了苏州市消化病与营养研究所,和苏州市消化病重点实验室,也是苏州地区烧伤诊治的中心和全市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建立了全国首个运动云医院的网络平台,2017年 8个“引进专家团队”落户医院,覆盖妇科、生殖中心、产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介入血管、烧伤整形、运动医学,其中不乏院士。


提升实力的同时,医院积极牵手基层,医院组织老年科、内分泌、心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眼科等专科医生下沉到社区,参加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年诊疗患者4万人次。累计专科门诊5000多人。王东来补充介绍,苏州财政对此拨发了专项基金,一个正高职称专家一天下基层,政府给予500元的补助。


充分利用三级医院信息技术的优势,医院将HIS系统前移到社区医生工作站,使得医疗信息预约诊疗、疾病筛查的信息与基层进行对接,让市民能够更加有序,更加方便地和三级医院进行对接。医院自2007年就开始建设影像心电远程会诊平台,到现在已覆盖14家社区医院,数量累计已经有239000多个病例。同时,集中检测中心的建成,确保统一检验单,统一检测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报告,且报告是同城互认的。


5大中心的建设也颇见成效,医院胸痛中心2016年收治病人200余人,其中急性心梗病人50余人,抢救成功率100%。且医院DTOB时间只有67分钟。


汪健:儿童专科医院的新发展


覆盖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儿科医疗的重要性举足轻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汪健在论坛上介绍了儿科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建设与思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江苏唯一的一家省属的儿童医院。一体两院,现在总共有1500张病床。职工中研究生比例占到80%。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汪健


与全国儿科发展背景相同,医院同样面临儿科资源的供需矛盾。“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至少要达到0.85个医生,我们只有0.53;苏州一个最大的问题外来人口多,户籍人口只有80万,但是加上外来人口就变成200万,整个在这个范围里面,就把整个的儿科医生又稀释掉了,所以这个缺口还是比较大。”汪健介绍,当前医院的门诊量达到了整个三级医院平均水平的2.7倍。


迎难而上,当前医院正重点建设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与儿童创伤救治中心。前者依托于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承担市内新生儿危机重症服务管理与临床救治,参与下级救治中心技术指导与专业人员培训等工作。


此外,医院自2000年启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运作,每年转运、抢救新生儿患儿2000余名,服务范围主要为苏州市周边各级医院及宜兴、泰州、靖江、泰州等外市县区,至今已累计转运危重新生儿2万余人次。


2017年8月22日,新生儿急救分站在医院正式挂牌,与30余家市级救治中心建立了协作机制,两套新生儿救护车及转运设备投入使用。


新生儿转运救护车由苏州市急救中心调配,为新生儿转运途中的医疗安全打造强有力保障,为苏州市紧急救援体系形成有效补充。医院已建成江苏省区域儿童救治转运中心。


缓人才紧缺所急,医院建立了儿科进修学院,采用灵活的培养机制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基层医生以促进儿科的同质化。


医联体的建设方面,医院建立了以技术为纽带的紧密型儿科医疗联合体、帮扶型医疗联合体、苏州市内儿科医联体等。围绕学科建设、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密切开展工作。


陈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发挥


昆山地处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东端,位于上海和历史中点线上。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健在论坛上发表了“以重大疾病救治为重点,助力区域健康水平提升”的主题演讲。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健


昆山市总人口255万,其中户籍人口78.7万;昆山也是全国百强县的第一,2016年已经GDP突破了3000亿。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历史达97年,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陈健对医院的功能定位阐述为:第一要发挥救危重救治主体的功能,所谓大病不出县。第二个是把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考核制度,第三是引导健康全过程的管理。


以重大疾病的救治为重点,推进医疗中心的建设,医院当前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以学科核心技术提升为导向,建六大中心,协同基层来共同助力我们救治能力的提升。


第二、是以学科人才培养,在中心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如何上下,作为中心本身来讲,我们如何来引进专家团队,以及联谊专家工作室,来培养更多的学科人才,同时将我们优质资源人才能够下沉基层,助力整个学科的提升。


第三、是通过互联网为导向,建立全信息的共享远程诊疗平台,来提升区域内的救治能力。


通过以重大疾病为中心,提升医院的龙头作用;区域内的协同救治能力的提升,使学科发挥了更大影响力;多学科的整合发展也得到了体现,最终是促进了重大疾病救治的区域联动,陈健如是总结说道。


尤华:县域医联体建设之路


531行动计划中,胸痛中心也是一大建设重点。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尤华在论坛上特别介绍了苏州模式中的县域胸痛中心建设之路。以区域协同为理论基础,医院胸痛中心明确了胸痛中心的几大重点目标,如图:




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之路始于2016年,尤华同时担任胸痛中心主任委员,谈到最大的工作体会,他总结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合力建设县域胸痛中心,可以做到经济、高效,实现政府满意、群众满意,“建设前和建设后是有显著差异的,胸痛中心被证明在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方面有巨大优势。”


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尤华


胸痛中心建成后,在以下环节发生了质的变化:


1 吴江一院心内科医生分片区对接相应社区/家庭医生

2 急诊病人入院后即确认其社区/家庭医生并沟通病人情况

3 出院转归,病人回归社区,病人出院小结实施传输至社区/家庭医生


展望未来,尤华表示,打开四张网----院前急救、院内胸痛、区域协同和医联体,可以提高医疗资源服务效率,打造看病不难也不贵的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王黎:社区卫生新活力


苏州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平均每日门诊人次达500,中心主任王黎还介绍,中心当前职工人数为41人,健康管理师12名,设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辖区内人口5485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9681,中心管理慢病患者10683人。


苏州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黎


建设“主动服务、健康管理”的整合型服务平台,中心积极向上联动,一方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另一方面构建双向转诊平台,全科医生工作站可预约全市专家专科号源确保及时上转,下转后医院-社区信息互通,确保病人连续性管理。


绩效分配方面,中心打破以往模式,对绩效实现动态管理,由关注数量转为质量与数量并重,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黎做了如下介绍:



本场论坛由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张洪精彩主持!


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张洪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订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