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4月1日,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乘船由上海出发,漂泊36天后,于5月7日抵达法国马赛,5月9日抵达伦敦。林长民此行赴英,是因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联盟协会”的会议。
徐志摩于1920年9月24日离美赴英,10月上旬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博士学位。安顿下来后,徐志摩就写信回国,催促结发妻子张幼仪赴英团聚。1921年初,张幼仪来到英国,两人暂住中国同学会。
1921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联盟协会”会议上,徐志摩遇见了改变他命运的两个人,一个是狄更生,另一个就是林徽因。
狄更生当时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主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他不存种族文化偏见,热爱东方和中国文化。徐志摩很快与他成为忘年之交。 1921年春天,经狄更生介绍,徐志摩成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特别生,他与张幼仪一起住在剑桥附近沙士敦乡下。
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见钟情,自从第一次见面后,再也忘不掉对方。1921年6月,林长民游历欧洲,林徽因独自留在伦敦。孤独的林徽因与浪漫的徐志摩书信往来于伦敦和剑桥之间,互吐相思。从春天徐志摩到康桥,到林徽因独居伦敦,最后回国,这半年多的一段时间,两个年轻人坠入爱河,飞鸿不断,相见恨晚。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与林徽因的相识相恋,徐志摩才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林徽因曾说:志摩为了一种特异的境遇,一时特异的感动,从此在生命途中冒险,从此抛弃所有的旧业,只是尝试写几行新诗……这些,还有许多,都不是我们寻常能够轻易了解的神秘。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地下恋情,既美丽而又痛苦。
在剑桥那段日子,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对徐林二人的关系一直蒙在鼓里。据说,那时,徐志摩利用附近的理发店,频繁地寄信、收信。张幼仪晚年回忆时说,她是几年之后,才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林徽因联络。
对于林徽因而言,她时刻都在情感与理智的漩涡中纠结,以致不能自拔。思来想去,最后,她决定与徐志摩分手。
于是,她狠下心来,写了这封信。这一年,林徽因17岁,徐志摩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