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范儿  ·  苹果AI官宣!4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转发微博-20250221195420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半导体板块拉升#】#寒武纪涨超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美国大选花掉20多亿,四年一度的砸钱游戏到底贵不贵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10 22:06

正文


2012年大选,奥巴马团队合共筹款超过 10亿美元,挑战者共和党的罗姆尼筹得将近 10亿美元。
2016年大选刚刚落下帷幕,花掉多少钱还没有定论,多半会超过2012年。
本文不想围绕数字进行讨论,我们说点别的。
筹款模式越来越有利于超级富豪
美国大选可谓四年一度的“砸钱游戏”。竞选经费主要花在四个方面:人力成本、差旅食宿、广告、宣传品/礼品。
据说当年林肯参选花掉10万(100K),这在155年前算得起是天文数字。进入21世纪,竞选费用早已飙升到10亿美元级(1B)。
为候选人提供竞选经费是富人的专利,特点是那些超级富豪。随着竞选费用的节节攀升,人们越来越担心破费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的富豪们另有所图,担心候选人当选后的公正、公平。
1976年,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设立个人捐款上限”、“候选人公开竞选财务信息”、“对竞选开支不设上限”三个原则。
最高法院认为,为政治事务花钱,是言论自由的体现,限制候选人或支持者的竞选开支,等于限制了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而对个人捐款的限制并不伤害言论自由,因为捐款只是象征性地表达支持的方式,除了捐款之外,人们还可以有其它表达政治观点的渠道。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竞选改革法》,规定个人在初选和大选中可向每位候选人捐款的最高限额为2000美元,可向每个政党全国委员会的捐款最高限额为2.5万美元。
用今天的话来讲,当年最高法院的思路就是“2C化”:“ARPU值”受限、“总营收”放开。说白了就是希望中产阶层起到更大的作用( 掏2000美元也不可能另有所图 )。

但2C业务需要庞大的市场费用, 超级富豪借助充裕的自有资金迅速启动“营销”,可获得很大的先发优势。
在一部分人推动竞选经费筹集“2C化”的同时,另一部分人致力于“2B化”( 更确切地说是 to rich )。
2010年,最高法院裁定:企业、工会、财团与个体公民一样拥有言论自由,它们在竞选中的“独立开支”不受限制。这意味着,企业和社团可以无上限地使用资金进行支持候选人的活动,只要不把钱直接捐给候选人即为合法。从此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开始大行其道。
PAC的出现令少数人靠财富控制选举成为可能。据统计2010年~2015年间,PAC开支中有60%成来自不超过200名的超级富豪( 人均提供400万美元~500万美元 )。
不论2C还是2B,竞选经费的筹集模式超来越有利于超级富豪候选人,这是川普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零成本”完成执行党更迭
先说一个观点( 不是题外话 ): 生物体、企业、社团、国家的寿命由环境变化与应变能力共同决定。

有的物种可以活几十年、上百年,有的连一个小时都活不了。比如肉汤的里的细菌,对温度、养分浓度、pH值变化的适应性差,但在繁衍下一代时会发生变异:有的更耐热、有的更耐冷。肉汤逐渐变凉,耐冷的新一代可以活下去并繁衍下一代。个体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就只有通过遗传变异来解决问题,细菌的寿命只有20分钟。
再比如中国的封建王朝,自新能力不强但外部环境变化缓慢,不少朝代得以延续数百年。工业革命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王朝只好“谢幕”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