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电连锁到智慧零售,中国民营零售龙头。
①
复盘
3
个十年
,公司从空调专营到家电连锁到科技转型,形成
“
两大
/
两小
/
多专
”
店面族群和易购
APP
;实控人张近东先生直接与间接持股
33%
,公司已实行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充分;苏宁控股资源丰厚,涵盖置业
/
科技
/
文创
/
体育
/
投资等。
②2018
年全渠道
GMV 3368
亿增
38%
,收入
2450
亿增
30%
,线上
GMV 2084
亿增
65%
占比
62%
;公司
2018
年家电全渠道市占率
22%
,位居首位。
渠道:
两大
/
两小
/
多专,零售云多赢下沉。
①
自营与加盟店面超
1.1
万家
:截至
2018
年底,自营门店
8881
家,其中家电
3C2105
家、易购直营店
2368
家、小店
4177
家、红孩子
157
家、苏鲜生
8
家;苏宁易购广场
16
家,零售云
2071
家;物流仓储面积
950
万平米,运营
50
个物流基地,
46
个冷链仓。
②
高线市场:
优化店面,拓展云店。
2011
年以前扩张且加密,门店密度由
2003
年的
1.8
家
/
城市增至
2011
年的
6.6
家
/
城市;
2012-16
年置换关闭较多门店,
2017
年开始转为净开店,门店密度由
2016-2017
年的最低点
5.0
家
/
城市回升至
2018
年的
5.5
家
/
城市;
2018
年家电
3C
同店增
2.4%
,其中一级市场增
7.9%
。
③
低线市场:
零售云赋能品牌增量、加盟商更高
ROIC
。
A.
多赢模式
:品牌方增加曝光,已战略合作美的
/
创维等;为加盟商赋能,更低成本、更快周转、更高
ROIC
;苏宁快速下沉,拓展自主产品。
B.
为什么
2018
年加速?
2018
年新开
2032
家,预计
2019
年开
2000
家,来自:低线需求释放、易购直营店经验积累(坪效
1.83
万元
/
平米,仅略低于家电
3C
)、物流建设完善
。
C.
财务测算
:我们预计
2018-19
年
GMV
各
30
亿、
100
亿,
2018
年打平;长期开店空间超
1.5
万家、
GMV
超
450
亿;测算零售云出样模式下,加盟商
ROIC
或超
50%
,回收期不超
2
年。
品类:
夯实家电
3C
,快消品
2019
年放量。
①
2019
年强化自有品牌
;空调、冰洗毛利率高于国美,且
2017-18
年显著提升,体现全渠道强化供应链优势。
②
快消完善全渠道布局,强化流量入口
:来自苏宁小店、红孩子、万达百货等。
对标京东,苏宁拉长线下长板后的优势在哪里?
从财务指标来看,智慧零售转型中的苏宁(
vs
京东)
2018
年已呈现:更快增长(
GMV
增
38% vs 30%
)、更高毛利(
15%
等
%
)、更低费用(
13.7% vs14.8%
)、更快周转(存货
35
天
vs 40
天)、更可持续改善的
EBIT
(
20
亿
vs -26
亿),但短期内难以兼顾经营现金流(
-139
亿
vs 209
亿)。
我们理解,苏宁近年来夯实智慧零售,构筑愈来愈强的核心壁垒,逆势上扬趋势已成:
①
全渠道优势
:新零售产业趋势下,公司是唯一拥有深度融合的双线渠道,以及优秀运营能力的平台型企业;
②
竞争格局改善
,市场份额提升:线上与阿里战略合作,且增速持续快于京东,线下同店与开店速度显著快于国美;
③
资源充沛,核心能力强化
:公司零售、金融、物流三大业务单元充分协同发展,科技赋能增效,且具备独立融资能力空间,集团置业、文创、科技、体育等产业资源丰厚;
④
渠道加速下沉,提升产业链议价能力
:以易购直营店与零售云为载体,多赢加速下沉,同时发力自主品牌,有望提升其议价能力,驱动产业链价值再分配,及其在环节中的更大机会。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19-21
年全渠道
GMV
各
4314
亿
/5264
亿
/6129
亿元,增
28%/22%/16%
;收入
3067
亿
/3689
亿
/4262
亿元,增
25%/20%/16%
;净利
135
亿
/22
亿
/32
亿元。按照线上
PGMV
、线下
PE
且考虑股权价值,分部估值给以公司综合合理市值
1529-1826
亿元,合理价值区间
16.4-19.6
元,维持
“
优于大市
”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
与阿里合作效果不佳;线下改善与线上减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苏宁金服出表等事项的投资收益不达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