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立鱼电影  ·  完了,这国产烂剧也能被吹爆 ·  3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多个短片新招募!|剧组招募令 ·  1 周前  
广电独家  ·  新年大思政,润物细无声—— ... ·  4 天前  
乌鸦电影  ·  这瓜我吃了22年,不愧是她,再次爆火…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在诗词、朗读两大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时,央视如何自我破局?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11-02 00:27

正文

全文共计4098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最近,两大事件在网络上狠狠带了一波节奏。


其一,北宋山水画的鸿篇巨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于金秋十月又现“故宫跑”,无数人士慕名而来“排队三小时,亲睹五分钟”。



其二,TOM FORD、YSL、DIOR在内的网红级国际大牌,纷纷被故宫淘宝推出的国风胶带“旧貌换新颜”,用故宫胶带装饰彩妆的风潮乍起,妹子们连赞“中国风美哭了!”   



大约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风靡开始,昔日深宅大院般的博物馆连同珍藏的文物们一起,从厚重斑驳的时光深处款款而来,走上了时代的T台,大有从“冷门”一跃为“潮牌”的趋势。


可因为它们的过于博大精深,绝大多数民众对国家宝藏的认知,往往仅限于“颜值”却不晓“内里”。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民族精神的大学校。而这些大学校,需要打开大门、拆掉围墙,融入寻常生活,让普罗大众和它们在一眼万年间,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脉,成为浸润当下的精神滋养。   


怀揣“让文物活起来”的诚挚诉求,2017年12月初,央视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登陆央视综艺频道周日晚间黄金档。


央视与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合,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在诗词和朗读两大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向打造文化节目新标杆发起新一轮冲刺。



跳脱文学样态发起全新探索

《国家宝藏》以磅礴格局开启央视的又一次破题引领   


今年,文化综艺以“清流效应”冲刷着泛娱乐化的内容市场。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的两大央视巨献,成为文化综艺的标杆之作,2017年更被定格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   


三季度起,文化综艺在荧屏一派盛景,遍地开花,进一步丰富了题材表达。但总体而言,“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审美疲劳逐步显现,以至于不少业内外人士提出质疑:


这是综艺的一大转型?还是文化的一种跟风?面对相同的题材,相似的模式,如果不加以改进,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完善,这条“综艺清流”只会渐变浑浊,文化综艺的蛋糕也不再香甜。           


“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分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从创作源头上秉持高品质与大格局,精益求精、精雕细磨,让央视文化节目品牌再创新高度。


作为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综艺频道,央视综艺在打造“国家舞台”的战略目标下,也不断致力于文化节目创新的转型之路。    


盛行荧屏的诗词歌赋和阅读赏析,终究没有跳脱“文学样态”。


《国家宝藏》的立意尤为高远和深邃之处,在于突破了这层藩篱,打开了另一层广袤和浩瀚,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将它们承载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家国气象生动解构。  


就好像那幅辗转千年的《千里江山图》,这幅旷世名作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在巨制杰构中赏出“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超凡艺术水准,有人在历经沧桑依然色彩明丽的石青、石绿中瞧出原料技艺的高超,有人在18岁作者的身上读出天才少年气吞山河的胆略、魄力,有人从其背后的文艺君主身上洞悉中国文人的理想主义,还有人为英年早逝的王希孟扼腕叹息,发出“短命的天才和长寿的庸人,你更愿意当哪个”的现代哲思……   


文物是承载信息极大丰富的民族基因宝库,它并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 不仅包含了历史文化信息,可以让今人触摸到那些或荡气回肠、或光华璀璨、或屈辱苦难的记忆,让今人回溯过去找到认识今天的坐标,还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夺天工的技艺,领先世界的成就,包罗万象,蔚为大观。            


《国家宝藏》的诞生,是央视肩负国家媒体责任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尝试。


在担纲过《朗读者》监制的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看来,从“诗词”“朗读”到“文博”,央视深入探索和挖掘文化节目新蓝海,正是其面对市场新局面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也再一次夯实了央视综艺频道所提出的“综艺稳生态”概念。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说:“《国家宝藏》节目立意高、形式新,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电视的国家队和博物馆国家队的合作,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一档只有中国能做的恢弘巨制

“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以浓缩的历史唤起深层的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浩瀚如银河,璀璨如繁星,如此极大丰富的文化宝藏,在世界独一无二、自成傲然风景。它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何在珍视与呵护中去继承和发扬,是电视工作者的一面幸福,一面兴奋。   


如今的中国,已经投身时代变革的浪潮、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她最引以为傲的名片,正是溶于骨血的文化自信。所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博物馆作为浓缩的历史,集纳着泱泱中华的纵深与光华。


今天,它们迫切需要一次恰逢其时、恰到好处的恢弘亮相,把历史的记忆碎片粘贴、擦亮、铭记,“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   


在文化综艺热浪四起的内容环境中,承载和解构文博记忆的《国家宝藏》,自然显得新鲜而独特——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般源远流长又灿烂辉煌的民族记忆,又期待在当下“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全情怒放。


《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拥有了一份雄浑的大国底气。   


故宫600年之际,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8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一场关于9大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即将呈现于观众眼前。  


每个博物馆只选出一件宝藏入主特展,会是什么?           


每集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            


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它们将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国宝守护人”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为什么它们能够入主《国家宝藏》特展?为什么它们最能代表中国?          


随着9大博物馆的大门一一推开,27件“国宝重器”的传奇将一一揭晓…… 打破文物的“静”,带来生动、流动和撼动,从历史中寻找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


《国家宝藏》力图用精准拿捏全民审美的电视语言,在文物与今人之间建立联结,拉近当代与历史的距离。


至于哪些“国宝”可以登上《国家宝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应该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


《国家宝藏》希望在娓娓道来中形成一种抚今追昔的文化认同,触发我们思考:我们的历史从哪里走来,我们的家国凭何以铸建,我们的精神拿什么培育,而我们的未来,又需要怎样的眼界与胸怀……  

 

央视历时两年倾力打造

发起多个“原创破题”,集结顶级资源吸引无数期待


业界有一句名言:如果馆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其灵魂。


如何打开博物馆里的“奇妙”,让它真正“鲜活”起来,“亲和”起来,《国家宝藏》正是借助电视综艺这一全民引领级别的传播载体,践行一种破题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这是一个全新的切口,注定挑战极大:


一方面没有先例可循,更无任何既有模式可以借鉴参考,完全从零开始,从创意、到架构、到完成,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携团队历时两年反复推敲、摸索、打磨,雕琢出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央视成熟创新经验的全新模式


于蕾将节目形态定义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我们这次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节目首次以讲解员的角度诠释国宝,首次将每一件国宝绑定专有的“国宝守护人”,首次将国宝的“前世”和“今生”以独有的方式呈现在综艺舞台。


另一方面,因为文博领域过于庞大富饶,是海纳百川的“综合体”,关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科学、自然等诸多学科,只有打破它们的界限,才能真正抹去布满在文物身上的厚厚尘土,所以迫使制作团队必须成长为“专家型人才”,集结顶级资源把关护航,在权威性和审美性之间巧妙拿捏,用生动的电视语言讲述厚重的国宝故事。


作为央视2017年末重磅,《国家宝藏》一出预告片就吸引了无数目光。金牌制作团队2年酝酿筹划、九大博物馆强势结盟、实景取材,汇聚顶级资源,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组与之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


包括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孙志新等在内的诸多文化艺术界顶级专家、学者和明星组成顾问团,共同为这档内蕴深厚的节目保驾护航。



大会期间,从《中国文物报》头版的“辉煌五年”大综述里对即将开播的《国家宝藏》期待到人民日报的《环球人物》杂志特刊的封面标题里均提及并评到“《国家宝藏》以文化内核、综艺外壳、纪录语言,用现代的方式激活古老的记忆,用时尚的包装让文物“活起来”,让国宝走进日常生活。”


从湖南日报、青岛晚报、西安晚报、南京日报、都市快报到陕西日报,从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文物网、新浪、人民政协网到中国旅游新闻网等媒体就文化自信为主题评论时,纷纷发文表示期待央视《国家宝藏》的开播!


《陕西日报》发文《传承文明 惠及民生》中提到,陕西历史博物馆3件镇馆之宝将在央视亮相。


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说,“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只是让观众欣赏一件陈列品,更是要让中感受到生命的传奇,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国宝重器”荧屏会师,力图呈现最顶级的国宝、最传奇的故事、最有趣的解读、最忠诚的守护、最惊艳的展览、最骄傲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感慨,“央视打造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打动了太多人的心,点赞最多的是18岁到22岁的大学生,引发了今年有超过15000人大学毕业生报名到故宫修文物。”


“所以我觉得《国家宝藏》是一个可以打动亿万观众特别是打动青少年的一个节目,他们期盼这样的节目,期盼太久了。”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