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了十几年书,每届学生都会和我聊工作上的问题,有的感叹老板不公,有的遇上了天花板,有的对企业现状不满,更多的是激情殆尽感到彷徨了……
彷徨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没钱,想要钱;有小钱了,想要大钱;没媳妇,想要媳妇;有媳妇,想要孩子;有了孩子,又想望子成龙........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永不知足是人的天性。可是
想要的东西太多,这些东西搅到一起,就容易让人想不清楚,让人彷徨。
我女儿的闺密,留学澳洲名校 8 年,双学位全优毕业,2008 年加入一个在香港的国际大投行。她每个星期 80 个小时的工作是常态。当然薪水也高,第一年她买了好几个上万元的包,让我在澳洲做实习医生的女儿好生羡慕。可是不到两年,这姑娘辞职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除了太累,我感到一点价值都没有。我的双学位没一点用,我就是一台高级复印机。客户要研究什么项目,我就要马上从资料库和谷歌上找东西,然后去粗精,再添上个开头和结尾,变成给客人度身定做的报告。有时我忙到早上 5 点钟,回家赶紧洗澡换衣服化妆, 8 点 45 分准时等在客户的会议室。可是 9 点开会时, 面对我 24 小时整理出来的精美、全面和专业的报告,客户竟然连翻都没翻就说:这个项目我们决定放弃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除了外在的追求,人还有内在的追求。
现代职
场几乎见不到没跳过槽的人。怎么跳,才能越跳越高?至少,不能越跳越低。这是跳槽前最费脑筋的。
我的一个助教叫李大为,在光华读完了MBA,竟然弃商从技,当了专业摄影师。之前我和他通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他正在西藏高原拍摄一款新车的广告片。
我真为大为高兴。人生苦短,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机会不多!此时,钱和级别放到了第二位。为什么?任何职业都有倦怠期,当倦怠时,如果有兴趣支撑,就会比一般同行多坚持几年。
不是所有人都像
大为这样幸运。我的另外17个学生亲述了他们自己跳槽的困惑,然后,我请一群老板和有跳槽经历的人,对这17个跳槽者的跳槽水平,进行了点评。于是,形成了这本《跳槽内参》书。
《跳槽内参》5月出版,现已预售。预购请点左下角
“
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