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并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题”低空经济,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越上海陆家嘴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今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新晋“网红”。他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产业升级与变革。对于企业来说,
坚持技术创新是一种长期主义。
小鹏汽车是国内首个量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城区辅助驾驶功能以及首个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长期致力于通过探索未来出行领域改变大家的出行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到智能驾驶的乐趣与便捷。
走进位于大学城的小鹏汇天,一楼靠里有一个大型展厅,其自主研发
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静静矗立。
“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采用分体式设计,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组成。陆行体车身长约5.5米,宽和高均为2米,设计精妙。作为母舰,能够把飞行体收入囊中,让其在后备舱中实现收纳和充电。陆行体搭载全域 800V 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同时,
能支持在行驶和停车时为飞行体充电,满油满电的状态下,最多可支持5到6次飞行。
“其实就相当于给飞行体找到了一个可移动的‘家’,这个‘家’还是一个大号的充电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陆地航母”是怎么运行的呢?“准备分离结合前,旋翼可以自动打开或折叠,用户只需展开或收拢飞行体的6副机臂,就可以一键开启这个科幻的过程了。”工作人员介绍,“
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或者智能钥匙一键操控,只需要轻轻一点,仅需5分钟左右,就能把‘飞机’装进汽车,及把‘飞机’从汽车自动释放出来
。”
“你别看陆行体这么大,其实,你如果持有汽车C照就可以驾驶了。而飞行器的话,现在是支持手动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无论是手动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智能飞控系统全程控制飞行姿态和飞行性能,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工作人员说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何小鹏还说,2026年,小鹏计划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首次量产,
成为全球首个量产交付飞行汽车的公司。
目前,
已与高直航空、傲程航空签订总金额达3亿元的订单。
用于生产飞行体部分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去年10月在广州开发区动工,首期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1万台。据小鹏汇天官网显示,
“陆地航母”计划在今年完成制造基地竣工、TC取证,并于2026年量产交付。
目前,“陆地航母"已开启预售,
单台售价不超200万元。
小鹏汇天创始人 赵德力:
eVTOL飞行汽车驾驶员资质的培训,我们通过电动化、自动化,让飞行和驾驶变得简单,我们希望能够把新的航空器eVTOL飞行汽车驾驶员的培训变得更简单一些。
小鹏“陆地航母”的量产交付,标志着飞行汽车从科幻走向现实,对未来出行方式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在研的飞行汽车项目超过200个,小鹏汇天是中国众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中率先实现量产的先锋。
目前广州拥有从事低空经济的企业4200多家,高居全国第二。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让广州在集成测试、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卫星导航通信、工业级应用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今年初,广州更把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列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过去一年,广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从蓝图“飞进”实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在广东开展验证飞行,广州亿航智能获颁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在广东,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一个全球领先的“天空之城”正在崛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记者梳理发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连续两年被提及,但表述有所不同——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2025年的表述则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预示着,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集智能、网联、新能源于一体的移动生活空间。”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汽车将具备更强的自动驾驶能力、更智能的车载娱乐系统和更便捷的人机交互体验。”
2024年,广东汽车营业收入12812.73亿元,利润总额318.06亿元。汽车产量达570.74万辆,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广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国领先,发展势头强劲。在这片热土上,各大车企正不断“卷算力”“卷芯片”“卷智驾”。
这天,传祺高端化的重要成果——向往车系诞生。记者在珠海“一睹芳容”。
传祺向往S7搭载广汽自研L2++无图智驾系统,依托254Tops算力芯片,
轻松应对357项复杂场景,
连“车宽+0.5m”的极限车位也能自动泊入。AI智能座舱配备高通骁龙8295P芯片,交互流畅如行云流水。而插混+增程的“一车双模”动力,则让用户自由切换纯电与续航模式。
随着电动化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竞赛“下半场”,智能化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广汽集团计划,到2027年进入全球智驾第一阵营。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在市中心坐上Robotaxi,往返市中心、白云机场和广州南站。路况良好时,车辆在机场高速上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
另一家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也一路高歌猛进,截至去年10月,
自动驾驶车辆已运营超1800天,随后,更是三“闯”欧洲,在欧洲地区实现自动驾驶项目落地,其业务覆盖全球30多个城市。在广州,文远知行先后开启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环卫车商业化运营。
广州自动驾驶业务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当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饮“头啖汤”,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随后,广州先后出台自动驾驶相关系列政策,并积极开展道路测试。自2021年启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以来,广州共开放测试道路2500公里,覆盖3240平方公里示范运营区,规模居全国首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已超五成半。
随着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提速,
像广汽集团等汽车制造龙头企业,不仅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还加快跨界融合步伐,给
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当起了“技术外援”,推动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增量预计达到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8%。这一增量涵盖了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新增产值、云控平台新增产值等多个领域,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迈向万亿级蓝海市场。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也成为广东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广东将支持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扩量提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水平,完善充换电、车网协同等基础设施,推进广州、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深入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以敏锐的洞察力,在数次变革中适时调整产业布局,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今天的南粤大地,科技春潮加速奔涌。各领域各行业“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处处都能看到向“新”而行的姿态。
向下扎根,新兴产业聚变成势:向上突围,未来产业裂变突破。传统产业跃“级”、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三股力量在湾区形成合力,让新旧动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心怀星辰大海,奔赴鹏程万里。回顾过往,广东最鲜明的标识还是“创新”,最澎湃的动能来自“改革”,最广阔的格局就是“开放”。如今,这片热土正以“全力拼”的姿态,将春天的誓言化作四季的耕耘。科技创新,点燃澎湃引擎。正如珠江潮涌从未停歇,高质量发展的广东实践,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