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印度人,对中国说声谢谢就这么难吗?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21-04-28 22:05

正文


文/李小飞刀&鸣鸿刀


印度第二波疫情以来,很多国内的朋友都在问我,这次的疫情与去年几乎同期的第一波疫情相比有什么不同。


坦率地说,作为一个外国人,第一波疫情离我很远。身为记者,我更像一个记录者。但第二波疫情离我很近——特别是当地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他身边的亲人从感染到离世只有短短几天而能做的却只是束手无策,他们的啜泣声是那么的真切。



第一波疫情时,受冲击的大部分是底层民众。例如,孟买当时一处贫民窟的阳性率就超过50%。而第二波疫情则是对社会各阶层的“无差别攻击”,有一些一个月前还在与记者相谈甚欢的朋友,突然就传来噩耗。


相比第一波,第二波疫情病毒也明显更加凶猛,可能一个人早上刚刚确诊,下午进ICU,晚上人就走了。


《印度快报》此前有篇文章说,印度可以学习中国控制疫情的经验。印度议会联邦院一名议员的秘书日前给我电话,说议员希望了解中国是如何在短时间控制疫情,而且截至目前没有出现大规模反弹的情况。中国人口与印度人口规模相当,向中国“取经”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刚刚经历边境冲突的中印关系来说,“中国”“中国经验”“中国援助”显然会在印度投下更为复杂的影子。


1


中国援助印度,印度人都不认好吗?

答案或许并不简单。

27日,印度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了印度报业托拉斯驻京记者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国航司撤回暂停两国间货运航班的计划”。

报道援引国内媒体的消息说,四川航空下属的物流部门表示,考虑到印度疫情的严峻形势,正在讨论恢复中印货运航班。此前,印度媒体炒作四川航空有关“暂停两国货运航班15天”的决定,称此举“严重影响了印度私人公司从中国采购制氧机等医疗用品的计划”。报道还说,在中国官宣向印度提供帮助的背景下,“中止货运航班的决定让印度官员们也感到惊讶”。

对这件事,中国外交部26日回应说,中国已经第一时间表明愿意帮助印方抗击新一轮疫情,目前双方正就此保持沟通。有关印度企业购买中国的抗疫医疗物资的事情,是企业间的正常的采购行为。如印方提出具体的需求,中方愿为印方抗击新一轮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向印度提供必要医疗援助之时,印度媒体援引一家总部位于上海货运代理公司负责人的话,刻意炒作话题、带节奏,称中国制造商“坐地起价”,将制氧机等商品价格提高了35%至40%,运费提高了20%。

《今日印度》26日则梳理了截至当日所有对印度提供医疗物资援助的国家和地区,尽管标题是“英国、美国、巴基斯坦、中国伸出援手”,但与其他国家“舆论待遇”不同的是,文章中仅以“香港”体现。报道援引印度民航部长普里的推特证实,“印度民营航空公司正在帮助我们对抗疫情”,“香料航空从香港运抵印度800台制氧机”。

在印度主流媒体上,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篇关于“感谢中国援助”的报道。中国援助印度的消息,主要是通过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推特以及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赤的推特传播。


与印度主流媒体的反应不同,相关推特下面更能呈现印度舆论的复杂,相对而言,斯里兰卡使馆推特下面的留言更加积极,对中国提供的制氧机表达感谢的人很多。而孙大使推特下面的留言则相对分化,有感谢中国帮助的声音,有呼吁把分歧放在一边的声音,有提醒印度人应当更小心美国利用的声音,也有要中国最好离印度“远一点”的声音。

总体来说,既不像印度媒体那样不仅不说声谢谢还倒打一耙;也不像国内有些人说的,咱们“好心完全没好报”。

当然,即便多年来所受教育一直告诉我“施恩不望报”,也不能由着那些印度媒体霸占中国的对外善意还砸两国关系的锅。之所以出现当前局面,抛去历史原因不谈,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去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导致中印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尽管在班公湖南北两岸实现了脱离接触,但双方在其他摩擦点仍在对峙。印度政府官员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边境对峙问题不解决,双边关系就不会回归正常。

加之,印度军方自对峙以来一直将责任强加给中方,通过接受采访制造所谓“现场复盘”,制造中方率先挑起对峙的谎言。印度媒体煽风点火,大肆鼓噪,多次借机炒作中国疫苗安全问题、中国援印医疗物资质量问题等,导致民间反华情绪始终高涨。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由西方媒体鼓动,印度主流媒体跟风,所谓“实验室泄露”、“武汉居民外逃”、“疫情初期隐瞒不报”等论调也被传播到了印度。即使到了现在,在当地的印地语电视辩论节目中,仍有嘉宾使用“中国病毒”等污名,而主持人从不加以纠正或阻止。

2


那么印度究竟需不需要援助呢?

这个问题难道还有疑问吗?

是的。

现在,印度媒体都在说“医用氧气严重短缺”。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印度日均氧气(包括工业氧气和医用氧气)生产能力为7127吨。自4月12日起,印度医用氧气的日均需求量从此前的3842吨猛增至6785吨。而疫情暴发前,印度医用氧气的日均用量仅为750—800吨。《印度快报》的报道称,4月18日以来,医用氧气供应链“几乎完全中断”。


但实际上,困扰印度的真正问题并非产能,而是落后管理和治理水平,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全印工业气体制造商协会主席提库就表示,“生产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关键是长距离运输,尤其是面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运输”。

由于印度道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加之氧气运输要求限速,即使在一个地方邦内点对点的货运时间都需要5至10小时。雪上加霜的是,目前在政府登记备案的特种低温罐车仅有1172辆。目前,印度铁路部门、军方已加入“运氧”队伍,但报道无奈地将之描述为“杯水车薪”。


此外,造成当前印度氧气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囤积。当地一名匿名医用氧气供货商告诉我说,“很多有老人、孩子或有其他基础病患者的家庭,他们一直在囤积氧气或制氧机,这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推高了市场价格”。据《印度时报》报道,5升的家庭制氧机价格已从两个月前的4.5万卢比翻番至9万卢比,黑市上氧气瓶的价格更是上涨7倍之多。

有印度人曾经告诉我,如果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是1,那么印度社会的复杂程度就是10,很多问题,远远不是表面所呈现的那样。

3


有研究印度的专家跟我聊起印度这次对中国援助的心态,说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