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画学术趴
动画学术趴创建于2013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动画爱好者社区。这里有关于动画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分享专业影评,关注理论知识,推荐创意影片,提供行业观察,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DeepSeek保姆级教程 ·  14 小时前  
运营研究社  ·  DeepSeek如何赋能职场应用(清华大学) ·  16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动画学术趴

动画人也是劳动者! 改变历史的迪士尼大罢工

动画学术趴  · 公众号  ·  · 2024-05-01 12:00

正文


作者 / Pel
编辑 / 若风

“动画虽是‘生命的幻象’,但这幻象背后,始终是活生生的劳动者。”


五一劳动节,学术趴没有啥促销或出游指南,相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想“不合时宜”地聊聊劳动节的起源: 罢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余万劳工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罢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结果遭遇警察镇压。

1889年,第二国际决议将这天设立为国际劳动节;如今劳动节已有135年的历史。

而在动画行业,80年前也曾发生一场影响深远的罢工事件,就发生在如今的“版权狂魔”“达斯米奇”迪士尼身上,它就是: 1941年 迪士尼大罢工

迪士尼大罢工波及千余人,是动画行业工会运动的 里程碑 ,却鲜为人提起。

这场罢工改变了众多动画人的人生轨迹,也近乎重塑了现代动画的发展方向。


01

在谈迪士尼罢工之前,首先需要先了解一下当年的社会背景。

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总统 富兰克林·D·罗斯福 推行新政,发布一系列法案提振经济。

其中, 全国劳资关系法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of 1935,又称“瓦格纳法”Wagner Act) 主要保障了雇员组织工会的权利:

※工会作为雇员的合法代表,与雇主集体谈判为会员改善待遇,企业不得压制工会形成,不得歧视工会成员,不得禁止工会罢工。

瓦格纳法被称为“ 工人的大宪章 (Labor's Magna Carta) 。它促使美国劳工扩大团结、提升组织率。动画从业者也在这个时间点前后,开始自发组织工会。

工会运动活动家 赫伯特·索雷尔 (Herbert Sorrell) 牵头,在1938年建立动画师工会 SCG (Screen Cartoonists Guild) ,团结力量与各大企业交涉,罢工示威,要求每周工作40小时、带薪休假、病假等劳动权益。

1937年弗莱舍工作室在纽约剧场前示威

当时有这样一句口号:“我们让众人欢笑,但我们的工资才真正好笑。”

动画虽为艺术,制作却异常艰苦,绝大多数底层雇员负责机械性的中间帧绘制或上色工作,如果是黑人或女性,所得薪酬还比常人更低。

在创造了 大力水手 贝蒂小姐 小丑科科 弗莱舍工作室 ,艰苦的工作环境曾令两名动画师患上肺结核,其中一人死亡,一人康复后被公司拒绝返岗。

弗莱舍员工罢工的传单,“画出我们的艺术家正在罢工!因为……”

SCG建立后,通过向企业施压,动画行业的劳工待遇确实有所改善。例如当时在米高梅工作的动画师 格斯·阿里奥拉 (Gus Arriola) 本不关心政治,在与妻子散步时被工会成员堵路“强行”加入工会,对工会印象并不好,但结果却是工会让他的周薪由32.5美元涨到了65美元,翻了一倍,最后还是真香了。

1941年,随着行业内口碑传开、工会积极扩张、以及国家法律的支持,SCG很快在美国各大动画公司生根发芽。

另一家巨头 华纳兄弟 原本也反对工会,但在 查克·琼斯 (Chuck Jones) 领头罢工六天之后,公司最终还是服软与工会协商。只是,在与SCG签署协议之前,华纳高管还有最后一句话想问:

“那,迪士尼呢?”(Now, how about Disney's? )


02

1937年,创始人 华特·迪士尼 的豪赌:美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大获成功,登顶年度票房。华特·迪士尼春风得意,开起豪车,留起精致的小胡子,与卓别林等好莱坞名流出入高端场所。

1937年11月26日,登上《时代》周刊的“迪士尼与七个小矮人”

然而此时的迪士尼,内部其实也暗藏危机。


一方面,有赖于艺术家全力以赴、数年磨一部的工作方式让一些员工无法适应,积累了不满情绪。

制作 《木偶奇遇记》 《幻想曲》 的过程中,创作者同样倾尽全力、大胆创新,却没有再收获《白雪公主》那样的现象级成功,平凡的票房表现打击了士气,还让不愿出售股权的华特·迪士尼背上大笔外债。

图为1970年《幻想曲》重映时的海报 ,《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刚上映时票房不佳,但随着时间的沉淀获得了认可,重映获得惊人票房


另一方面,虽然《白雪公主》大获成功,员工却没有获得此前口头承诺票房20%那么多的分红,相当一部分员工没有获得奖金,之后公司干脆取消了分红制度。

迪士尼将赚来的钱用于扩张商业帝国,购置豪华的办公场地,员工编制增至1200余人,企业内部的薪资差距却越来越大。

迪士尼新大楼的“豪华顶层俱乐部”

阿特·巴比特 (Art Babbitt,30 年代迪士尼的主要动画师之一,高飞的创造者) 等顶级动画师每周薪酬最高可达200美元,普通员工最低却只有12美元;公司平均周薪18美元,甚至低于当年油漆工人 (20美元/周) 的平均工资。

三年学校、两年艺校、五年动画,不如一个卖汉堡的

新置办的办公楼光鲜亮丽,却如 比尔·莫伦茨 (Bill Melendez) 所说“缺乏动画工作室的氛围”。

里头有排球垒球场地和马杀鸡理疗服务,但普通员工哪抽得出时间享受;高层餐厅随时能喝到美味奶昔,但大多数人只负担得起三明治餐车。


比尔·莫伦茨谈1941迪士尼大罢工


华特·迪士尼、 罗伊·迪士尼 (Roy Disney,华特·迪士尼的哥哥) 冈瑟·莱辛 (Gunther Lessing,1930年开始为迪士尼担任律师) 等管理层在公司内独断专行,可以随意开除员工、随意定夺薪酬。

影片中的制作人员名单也只会显示地位较高的创作者姓名——当然,还有华特·迪士尼自己的大名。

《木偶奇遇记》制作人员名单表有67人

在面试新人 肯·安德森 (Ken Anderson) 时,华特·迪士尼直截了当说出他的想法:

“这里卖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迪士尼的名字;你若是对你自己的名字有想法,最好现在就滚。”


03

罢工前夕,迪士尼早已与音响师、摄影师等行业工会签署协议,但对手下最宝贵的财富——动画师,并不想轻易放手。

1938年,冈瑟·莱辛组建了动画师联合会 FSC (Federation of Screen Cartoonists) ,由阿特·巴比特担任执行主席。

巴比特领着最高级别的薪水,但真心实意想改善同事待遇。很快,他发现在FSC,自己从来没能组织一场对等的谈判,FSC只是高层为延缓SCG“入侵”而设立的“假工会”。

“假工会”FSC成立特报

当阿特·巴比特试图为自己的助手涨2.5美元周薪,却当面遭华特·迪士尼拒绝:“你怎么不管好你自己的破事,他要值得自然能够挣到。”这样的回复令巴比特出离愤怒。

1940年末到1941年初,阿特·巴比特与SCG密切接触,决心联手赫伯特·索雷尔,在迪士尼成立真正的工会。

阿特·巴比特

按照联邦法律,只要收集到足够多员工的支持,企业就必须承认工会;彼时又正值 《幻想曲》 票房失利,裁员传言让公司人心惶惶,巴比特很快收集到了大量签名。

但迪士尼管理层拒绝承认巴比特的情愿,反而要求 美国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 (NLRB) 前来审核员工签名的有效性。巧合的是,在巴比特去NLRB作证当天,两名警局侦探以私藏武器为由逮捕了他。

罢工期间,有人装扮成行刑者,恶搞冈瑟·莱辛和华特迪士尼

2月21日,坐不住的华特·迪士尼发表内部演说,演说相当失败,简直可以说是危机公关的反面典范,态度阴晴不定,也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华特·迪士尼的发言时而可怜、真诚:“你们听到的都是我真实所想,我真诚与你们面对面交流。”“我是个民主的人”;

时而冷酷、势利:“优胜劣汰是世间法则,我才不在乎你们的理想计划,什么都不会改变。”;

时而慌张、失态:“你们要胆敢组建工会……我就……我就再也不请你们来我家游泳了!”


(动画师艾尔·登普斯特(Al Dempster)反呛:“华特,你的游泳池可喂不饱我的孩子!”)

比尔·莫伦茨回忆道,若不是那次演说,员工可能还不会反抗得那么激烈。

面对这样反复无常的迪士尼,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创造生动形象的动画师、光芒万丈的创业者、大胆的艺术家,如今不过是个丑态百出的资本家。

阿特·巴比特带领员工在迪士尼影片《为我奏乐》(The Reluctant Dragon)的首映活动示威

阿特·巴比特辞去了FSC职务,带头加入SCG;之后不仅底层年轻员工, 比尔·泰特拉 (Bill Tytla) 杰克·巴克利 (Jack Buckley) 塞尔比·凯利 (Selby Kelly) 等中坚创作者也追随巴比特加入SCG。华特·迪士尼感到自己被背叛了。

1941年5月28日,迪士尼公司与SCG会面,赫伯特·索雷尔和华特·迪士尼互不让步,双方气得拍桌子不欢而散。回到办公室,在气头上的华特·迪士尼大手一挥,解雇了包括阿特·巴比特在内16名加入工会的员工。

该举动很快引发员工强烈不满,且违反了瓦格纳法案,正中工会下怀。第二天5月29日,在赫伯特·索雷尔和阿特·巴比特的领导下, 迪士尼大罢工爆发。


04

迪士尼大罢工持续了五周。1293名员工里,有近一半员工支持罢工、近四分之一员工参与罢工 (SCG称有500余人参与罢工、迪士尼称不到300人)

动画师们发挥自己幽默逗乐的性格,聚集在公司门口,举着标牌欢快地走来走去。他们驻扎在街上,白天玩扑克和乒乓,晚上唱歌。

还有人cosplay成法国大革命的民众,在《马赛曲》的旋律中唱着讽刺冈瑟·莱辛的歌曲。

华纳兄弟的动画师趁机也来“煽风点火”,查克·琼斯在上下班时间还开车过来故意制造交通拥堵。

附近餐厅自愿为罢工动画师提供食物;约翰·加菲尔德、弗兰克·摩根等好莱坞明星前来支持。

米高梅动画师 比尔·利特约翰 (Bill Littlejohn) 甚至开着私人飞机在迪士尼上空耍特技鼓舞罢工人群。

对迪士尼员工而言,罢工让他们被迫被分成了两派:是支持罢工走上街头,还是走进公司继续工作。在这件事上很难有中间选项。

罢工当天, 沃德·金伯 (Ward Kimball,迪士尼元老动画师,后来被称为“九老”之一) 弗雷德·穆尔 (Fred Moore,另一位顶尖动画师,深刻影响了迪士尼的动画风格) 大吵一架,最后决定回去工作。

在大门前,金伯的助手对他喊道:“沃德别进去!你要是进去,罢工就要完蛋!”金伯吼了回去:“我要是不进去, 《小飞象》 就做不完,公司就要完蛋!”

不过罢工倒也没让所有意见不同的员工就此决裂。负责角色设计的 乔·格兰特 (Joe Grant) 在屋里忙着制作《小飞象》,工作遇到问题时,还会出去到罢工人群里找同事征求意见。

未参与罢工的沃德·金伯和 大卫·汉德 (David Hand,资深动画师和导演,当时是迪士尼的好朋友) 也有试图劝华特迪士尼与工会签署协议。

像1938年入职迪士尼的动画师 朱勒·恩格尔 (Jules Engel,后来加入了UPA,加州艺术学院动画系的创办负责人) 就拎得很清,他回忆道: 罢工时,有同事问他该怎么做,他的看法很明确:如果你是单身汉,就跟我们一起罢工争取权利;如果你结了婚有孩子,就进去继续工作。

员工同行知根知底,明白参与罢工有何诉求,也明白继续工作有何理由。在这场罢工里,真正站在对立面的,是以阿特·巴比特为代表的动画人和以华特·迪士尼为代表的管理层。

开车经过罢工群众的迪士尼

据说它曾派人对游行群众拍照,自己再对着照片一个个认人

罢工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一时间许多组织与迪士尼“为敌”。

剪辑师工会对它提起诉讼;连载迪士尼漫画的报刊拒绝继续刊登; 特艺彩色公司 (Technicolor) 拒绝为它处理影片;美国银行作为债主希望迪士尼早日结束罢工;甚至罗斯福总统派特使进行联邦仲裁敦促迪士尼与工会签署协议,都被华特·迪士尼拒绝。

最后看在华特·迪士尼的面子上,美国政府委派他为亲善大使,出国到南美洲访问。

特艺彩色员工反对迪士尼的海报

华特·迪士尼出国期间,联邦法院判决SCG在迪士尼的合法地位。迪士尼承认了工会,并与其达成协议。

从此以后,影片里的名单需要列上更多参与员工;几乎所有员工工资翻了一倍;还规定了标准的工资和工时。

7月28日,这场轰轰烈烈的罢工终于结束,员工返回岗位。华特·迪士尼回国之后试图翻案也没有成功。1941年迪士尼大罢工,如今被视为整个现代动画乃至影视行业规范化的里程碑。


05

大罢工结束之后,公司内部的气氛变了。曾经《白雪公主》上映时,华特·迪士尼租下豪宅邀请所有员工纵酒狂欢;罢工后再也不会有员工被邀请到迪士尼家中开派对。

华特迪士尼认为罢工是“共产党人”的阴谋,常对员工发难,分给阿特·巴比特无趣或刁难的工作,找理由辞退参与过罢工的员工,巴比特就因“能力不足”被开除……

罢工之后,迪士尼失去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员工,“离开迪士尼”成为许多动画人人生的转折点。

阿特·巴比特离开迪士尼后一度郁郁寡欢、精神衰弱,被世人遗忘,直到1973年帮助理查德·威廉姆斯拍摄 《小偷与鞋匠》 开始动画教学,在美国动画行业的至暗年代保存了创作的火种,还促使 《动画人生存手册》 一书诞生。

(点击阅读: 史上制作时间最久的动画电影,未完成却已改变了世界


弗雷德·穆尔的徒弟、沃德·金伯的好友 华特·凯利 (Walt Kelly) 在罢工期间请假休息,揪心又矛盾,后来逐渐厌倦了集体创作,去画漫画,创造了国民漫画形象 Pogo the Possum


莫伦茨后来根据查尔斯·舒尔茨的 《花生》 漫画,制作出 《查理·布朗的圣诞节》 等经典,打动了无数儿童与成人。

(点击阅读: 史努比的第二个父亲,一位鲜为人知的动画大师

莫里斯·诺布尔进入华纳,与查克·琼斯黄金搭档,赋予 《歌剧是什么?》 (What's Opera, Doc?) 等短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设计与构图的大师。

更不用说UPA的诞生。 罗伯特·坎农 (Robert Cannon) 约翰·哈布雷 (John Hubly) 等人颠覆迪士尼的审美观念,引入现代绘画的扁平视角与明亮色彩,在 《砰砰杰瑞德》 (Gerald McBoing-Boing) 等作品里实验另类的有限动画,拓展了动画作为媒介的可能性,影响全世界独立动画,又反哺了汉娜巴伯拉至卡通频道等主流动画。

Rooty Toot Toot

美国动画工会风云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