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以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为目的,家电行业正式开启家电下乡政策。
经过10年高速发展,2018年中国彩电行业却成为增速全面放缓的一年。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4705万台,零售额1433亿元,分别同比下跌1.1%和9.5%。
行业规模持续下降,苏宁电器一枝独秀
2018年是彩电行业加速洗牌的一年,在技术升级、促销频繁的局面下,受到面板供应过剩、房地产调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行业仍旧延续了2017的下跌态势。
同时,元春、414、五一、618、国庆、双十一、双十二、世界杯营销……过于频繁的促销,让消费者对于彩电行业的促销反应过于平淡,部分消费者甚至在频繁促销活动中,降低了产品更新换代需求。
特别是线下市场,在整体大环境表现不佳的情况下,2018年零售额仅913亿元,同比下降17%。
不过在线上消费领域,得益于市场占比高达98.8%的苏宁、 天猫、京东 三大电商平台持续发力,2018年彩电行业线上销售额为520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苏宁易购依托全渠道优势,彩电零售额同比涨幅为25.4%,大幅领先全行业增长速度。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展开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彩电行业进过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彩电以成为大多数家庭必备的家电之一,截至2017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彩电拥有量高达120台。
随着市场饱和,新增用户红利已经不足以支撑彩电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彩电市场销售,主要来源于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引发的更新换代需求。
高清大屏成行业趋势,中高端市场为增长主力
彩电市场在人口红利消退,用户更新换代需求放缓的同时,中高端市场却呈现跨越式增长。特别是65英寸及以上高清大屏电视,2018年在苏宁全渠道份额占比已经超过30%,高清大屏已经成为整个彩电市场的发展新趋势。
实际上从2016年以来,彩电厂商为了应对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彩电产品在技术升级方面的速度明显加快。4K、8K、量子点、激光电视、OLED、HDR各种技术进步,使得消费者的影音体验大幅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各大彩电厂商和销售渠道之间,竞相开展价格大战,曾经售价高达数万元的65英寸高清电视最低售价已经跌至3000元价位。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全行业平均消费尺寸已经达到49.5英寸,相比2017年全行业增长了0.9英寸,苏宁则凭借全渠道优势增长2.2英寸。
消费升级大趋势,服务体验成用户核心需求
十年的家电下乡政策,让彩电从家庭刚需转变成追求更好影音体验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中高端电视所附加的用户体验升级,成为用户选购彩电产品的核心需求。
消费者对高清大屏电视的偏爱以及厂商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使得以往主打低价策略的彩电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2018年在在线下市场,1400元—5900元价位段的彩电零售额占比达到49%,而5900元—15000元以上价位段的零售额占比则高达51%。
为了促进用户消费需求,近年来彩电行业提出“让用户回归客厅”的新口号。厂商通过智能电视所具备的互联网、多媒体双重属性,让彩电代替电脑、手机。实现购物、网络视频、互动娱乐等功能,提升用户消费场景,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在彩电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的大环境下,智能电视2018年销量同比增加120%。
除智能电视之外,5G技术提升所带来的数据传输技术升级,也使得4K电视正在成为消费者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动力。日前,央视宣布正式开展5G网络4K电视传输测试,并宣布今年春晚将实现5G传输4K超高清内容。官方媒体率先升级4K资源,对于整个彩电市场的产品升级和市场需求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2018年4K电视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已经高达85.4%。
在产品方面,5G技术的发展使得4K、8K和智能电池成为推动用户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不过,对于彩电行业来说,想要彩电行业恢复增长,也离不开销售渠道的发展。
彩电产品不比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用户选购彩电时存在很大的主观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