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高端专栏,犀利观点,欢迎投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刑事实务  ·  ​DeepSeek很牛?能否给出疑难案件的定性?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为什么“狼性文化”里,狼越来越少,狗却越来坡多?

创事记  · 公众号  ·  · 2019-12-26 16:30

正文





“社畜”是如何被驯化的?


文/人神共奋

来源: 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1

近一百年最成功的动物


有人说,最代表城市化的指标,不是人口,而是“狗口”。


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宠物的数量从3000万只增长到2.5亿只,年均增长率25.6%,而同期上海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不到3%。


根据统计,人与狗数量的比值,全球平均值在10: 1左右。 一般而言,狗占了宠物数量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没有统计到的农村里的狗、流浪狗,我国才刚刚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未来会怎样呢? 发达国家的“人狗比”是4: 1,可能是我们10年后的水平,也就是说,未来十年“狗口”的增速还是在两位数。


如果以数量论英雄的话,细菌可能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物种,人类算是近几百万年最成功的动物,而近一百年最成功的,非狗莫属了。


相比而言,狗的老祖宗——狼,就有点寒碜,已经混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狗的成功。 有一回,我跟几个朋友讨论“狼性文化”,有人撇撇嘴: 我怎么觉得越是强调“狼性”的公司,狗反而越多?


你看,不管是强调“人性化”的城市,还是“狼性化”的公司,狗都混得很好,这就值得我专门写一篇文章,从进化论、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多角度分析一下“狗成功学”了。


2

古有六畜,今有“社畜”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史,我们今天吃的稻米、麦子、豆类、蔬菜,等等,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从野生品种一代代杂交而成的“人造植物”。 还有过去的“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它们的祖先也都是野生动物。


不过“六畜”中的狗有点不一样,狗属于狼的一种,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Canis lupus)”中的家犬亚种,并非驯化而来,而是由一些自愿跟人交朋友的狼演化而成。


狼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一般离群独居的狼是很难生存的,但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结论,一些离群的狼来到了人类生活的周围,以吃人剩下来的食物残渣和粪便为生。


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狼是肉食动物,人类的食物残渣里可是什么都有,大部分成份,狼都适应不了,还是死路一条。


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的狼活了下来,因为它们天生就有基因突变,可以消化淀粉,就变成了杂食动物,这个原本无用的“消化淀粉基因”,因为人类的出现,竟然成功地点亮了“进化树”的一个新分支——狗,从此开始了征服地球的道路。


可以说,狼变狗的进化模式,是人类成为地球的“超级物种”后,其他物种的一种“依附型”的进化策略。 从效果看,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可以开一门“狗成功学”的课。 剩下那些没有变成狗的狼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


不过,这个进化策略并不是狗的专利。


16世纪之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世界上也进化出一种叫“公司”的新超级物种,今天,如果把国家也看成一个“超级大公司”的话,公司几乎控制了人类大部分的资产。


而人类的最佳生存策略就是依附于这个“超级物种”,所以到了21世纪,一部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让我们这些公司人成了一个新的物种——社畜。



古有六畜,今有“社畜”,这个名字起得一点都不夸张,不信就来对比一下“人类驯化动物”和“我们被公司驯化”的过程,那是一样儿一样儿滴。


3

驯化动物的六个条件


有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为啥不驯服老虎,这样,人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答案就在一本叫《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中,本书主要讲述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巨大影响,其中第九章,讲的是人类驯化野生动物的过程,有一个“安娜▪卡列宁娜定律”:


“驯化的动物都是可驯化的,未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古人类抓到动物,肯定是要吃掉的,为什么没吃而是好吃好喝地养起来呢,肯定是因为这些动物符合人类的某些需要。 《枪炮、病菌与钢铁》总结了“可驯化动物”的六个条件,我拿来跟“公司驯化我们”的过程进行对比:


第一,“驯化成本”要低


前面说了,狼中只有那些能消化杂食的,才能变成狗。 这就是“驯化成本”的问题,人类自己都吃不到肉,哪里有你的份呢? 这个因素也排除了狮子老虎这种一天要吃几斤肉的大家伙,它们能捕到的猎物,恐怕只够它们自己吃。


这也导致了牛、猪和绵羊在驯化中形体变小了,因为要节省成本。


人很难从外观上判断驯化成本,所以,大公司喜欢校招,美名曰“一张白纸”,其实就是驯化的试错成本低。


第二,·生长速度要快


这个标准排除了大象,虽然它吃素好养活,身上肉也多,但缺点是长得比人还慢,划不来。


猪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它吃得不少,但长得更快,养几个月就可以杀了吃了。 这也导致了现在的鸡鸭都是速生品种,《麦兜故事》里有一句台词: “这只火鸡死后在冰箱里的时间,比它活着的时间还长”。


知道公司为什么需要进步速度快的员工了吧? 这个条件在公司驯化中,亲测有效哦。


第三、力气可以大,但性格尽可能温和


驯化的目的就是限制动物身上的野性,但明显很多动物是“野性难驯”的,比如灰熊、野牛、河马,它们都是杂食动物,生长都很快,肉都很多,力气都很大,理论上可以帮助种地拉货,还可以吃。 但问题在于,它们都极度危险。 在很多地区,这些动物常常被养到一岁就杀掉。 人类为了征服它们,吃了不少亏,最后才不得不放弃。


嗯,这就是“刺头们”在公司呆不长的原因,就算能力很强、公司很需要的人才,也只能在执行层做事。


第四,性格需要温和,但不要多愁善感


很多大型食草动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进化出“神经紧张,动作敏捷”的特点,帮助它们在危险中逃生,但这个性格非常不利于驯化,比如鹿和羚羊,把它们关在围栏里,它们就会惊恐不安,最终不是抑郁而终,就是为了逃生在围栏上撞死。 而绵羊山羊相对“神经大条”,最终被人类拿下。


所以“多愁善感”绝对老板喜欢的品质——还要补充一点: 有思想的“社畜”尤其危险。


第五,敢于当众交配


交配是动物的天性,但即使如此,很多动物也不喜欢当众交配。 人类也不喜欢,但为了保证“产量”,就需要驯化动物定时定点交配,。


猎豹作为比狗强N倍的猎兽,历代都有人试图驯化,但最后都在“当众交配”这个环节上失败,猎豹可以帮助人类打猎,就是不愿意在笼子里交配——丢不起这个脸。


驯化的本质是“奴役”,真正的“奴役”是精神奴役,所以羞耻感作为“高级动物”的特权,是“驯化动物”们一定要被剥夺的。


第六,群居结构


驯化到了高级阶段,就需要一两个人管一大群动物,这就必需是群居动物。


群居动物有一个特点,它们的内部总是分等级的,这样,人类只要掌握了“领头的”,就能轻易控制一大群动物。 甚至人类可以安排一个其他动物作为它们的首领,比如牧羊犬。


所以只有小公司敢扁平化,大公司嘴上说平等,实际上总是等级森严。


这六点总结成一句话: 你被驯化了,是你天生的性格问题。


所以,我们回头再说狗——其实是狼的一种,它的驯化,没那么简单。


4

人驯化了狗,狗也驯化了人


大部分驯养动物,不管它们生前是派什么用处的,死后都要贡献自己的肉,除了蜜蜂、蚕这些天生没肉的。


但狗却是一个例外,很多民族都有不吃狗肉的禁忌,到了今天,成为文明社会的共识(后来多了猫,这个后面再说)。


不能吃狗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狗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的家人,你怎么可以吃家人和朋友呢”,这个原因……好吧,难道猪啊牛啊羊啊天生就下贱,就是人类的食物?


现代社会,之前非食用功能的动物分成了两种,像牛羊变成纯供肉的,马、骆驼变成纯功能性的,唯独狗既没有功能(除了少数特殊品种),也不让吃肉。


前面说过,狗并非是人驯化的,而是“自愿”从狼变成狗,这个“自愿”当然是一个比喻,其实这是一种“双向驯化”,人驯化了狗的同时,狗也驯化了人。


狗驯化人类的方法就是让人类产生了独特的情感,比如“狗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的家人,你怎么可以吃家人和朋友呢”这一类信仰。


所以这种驯化动物,人类给它们一个专门的名词——宠物。 宠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驯养关系。


黑格尔有一个“主仆辩证法”,他把人与物的关系称为“主仆关系”,仆人依附于主人,但主人把越来越多的事交给仆人,就会发生关系逆转,最后是主人离不开仆人。 如果仆人是纯功能性的,那还好办,换一个就是了,但如果这个“仆人”是精神性的,就不好换了。


所以成为宠物的第一步要去功能化,这一点,猫比狗还要成功,猫最初是用来抓老鼠保护谷仓里的粮食的,现在连这老本行都不用干了。


第二步是提供独特的“情感陪伴价值”。


猫是独居动物,地盘意识很强,对人类的依附关系和忠诚度都不如狗,但人类就是喜欢吸猫当铲屎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错位竞争,喵星人和汪星人分别满足的是不同人的不同情感需求。


“宠物”是一种双向驯化,这种关系在人与公司的关系也同样存在,有些员工不但是公司的“宠物”,还是公司的“吉祥物”。


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都有一类老员工,级别不高,能力没有,但不管效益好坏,都能牢牢占据公司宝贵的“人头预算”,凭的就是两个字: 忠诚。


咨询公司Leadership IQ有一个调查统计: 能力最弱的员工在对公司的忠诚度指标上,比能力强的员工更高,对自己的公司更有荣誉感。


就算是崇尚“狼性文化”公司,晋升加薪机会都是有限的,那些能力强又升不上去的,会自行离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