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 Song宋博士《优秀家长的6堂成长课》
一名美国心理学博士,一位心理学教授,一双儿女的母亲,愿意和您一起分享和传播知识、价值、态度,还有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笑话  ·  小朋友走T台,出场惊艳,回来惊人!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用心的礼物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2 天前  
冷丫  ·  GIF:真是不把我们当外人啊 ·  3 天前  
川大研究生  ·  川大与三星堆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r. Song宋博士《优秀家长的6堂成长课》

关于心理学的一些小感悟(4)

Dr. Song宋博士《优秀家长的6堂成长课》  · 知乎专栏  ·  · 2017-12-03 08:26

正文

我曾在小感悟(3)里面写过这样一篇文字:

约翰.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写道:The mind is it’s own place and in itself, can make a hell of heaven, a heaven of hell. “ 心灵自成其境,在此境中,地狱可变天堂,天堂亦可变地狱,一切皆心识所致。”

心,可以为【牢】。

我们很多人都曾陷入一种自我审查的循环中而难以脱身。或许在脑海中不断播放一段尴尬的对话,或许内心反复的鞭挞自己为什么做或者没事某件事,亦或许一直盘问自己为什么成不了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

这种一根筋式的将关注点锁定在自己的恐惧、失败、缺点、不安、缺陷、失误等事情上的行为,叫【反刍】。

没错,如同牛将胃里的食物倒流回口腔内再次咀嚼一般。只不过我们将自己的难受不断的回流咀嚼罢了。

有些人,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心牢里。不是不想出来,而是无能为力!还有些人,画地为牢不自知,总以为反刍等于自我反省,借以提升自己。

无论哪种状态,反刍的心理危害超出我们的认识。习惯性反刍的人,对自己的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对自己的命运也缺乏掌控感,更严重些的,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停止习惯性反刍,放自己一条生路吧!

知乎上有朋友询问【自省】和【反刍】的区别 ,下面是我的一个简短回答:

自省的结果是以【未来】为导向的:相对客观的对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分析,重点对自己在事件中的想法、感受、决策、和行动以及所有这些对事件的具体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自己的一些没有觉察过的不良的决策模式和反应模式。自省的个体,不会停滞在分析过程本身,而是在未来采取【行动】来修正、改进或者提升自己的整体决策水平,逐步提升个体的心智水平和工作/生活表现。知行合一是关键。

反刍的结果是以【过去】为导向的:在对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过于纠结于自己的处事不当或者失误和失败,比如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会不断的回放和朋友的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并且对自己的表现不停的审视和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反复的自我怀疑,消耗了大部分的心理能量,所以反刍的个体往往停滞在过去,停滞在分析过程的本身,从而无法更好的觉知自己,无法采取行动来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决策水平和行动水平。知也未知,行亦未行。

-------------------------------------------------------------------------------------------------------

十九世纪美国废奴运动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曾说:“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远比日后修补一个破碎的灵魂容易得多。”但观今日之教育,心智健康灵魂强健,却是最为缺乏的。这一切, 终归是要还的!

--------------------------------------------------------------------------------------------------------

每个粘人爱哭的孩子,在面对陌生的人和地方,内心大抵都是满满的不安全感或者焦虑感。家长此时如果推开抱着大腿的孩子或者自己转身离去,只会把孩子推向更糟的境地。这是何洁在《不可思议的妈妈》里对儿子七宝哭闹最为不妥的处理方式。其实很多男女朋友或者夫妻之间也有这样的互动模式,一个粘人爱作爱闹,而另一个冷脸相待或者转身离开,留在背后的那个,只会更加不安和焦虑。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自己的小梦想一个又一个的实现;
幸福,是孩子们在有哭有笑中健康的成长;
幸福,是家人们在岁月恒久中的倾情陪伴;

幸福,是和朋友之间的彼此欣赏信任和珍惜幸福,是我们都依然好好的活着;

幸福,是此时此刻,在这一片暖阳中静静的读上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