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可以的。因为全球升温直接、明显地被反映在了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景观——冰川身上。
答案: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冰川总数的82%正加速退缩、有消失风险……
当你用咖啡机冲泡一杯咖啡,享受它给你的舌尖带来浓郁的香气时;当你拧开水龙头,冲刷手上的污垢时,你是否想到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去了淡水资源,人类该如何生存下去?
近日,绿色和平组织与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共同发布了《冰冻圈告急:2018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冰川研究》,该研究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呈现出全面、加速退缩的趋势。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冰川有82.2%处在退缩状态,总面积缩小了约18%。
另外,与大型冰川相比,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占中国冰川总数80%以上的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小冰川将面临消失风险,中国冰川数量将急剧减少
。
近20年来中国冰川的退缩速度令人震惊,即使温度只升高1.5℃,亚洲高山冰川在本世纪末可能会消失三分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冰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它的消退与我有什么关系?
你要知道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大部分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形式储存,其中冰川储水量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9%。中国又是多冰川国家,冰川总面积占全球中、低纬度冰川面积的30%以上。如有一天冰川消失了,我们就要面对极大的水资源危机了!
以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为例,它是乌鲁木齐河上游最大的冰川。自1959年观测以来一直处于退缩趋势。1964年测算其面积为1.94平方公里。2011年以后,1号冰川处于净损失状态。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退缩示意图。
通过同点位拍摄的历史影像分析得出2018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
冰川面积减小至1.51平方公里
。自1964年至2018年,
冰川面积总共
减小了22.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融化速度加快,这座有着480万年寿命的冰川也许就要在几十年后消失了······
再来看看
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
。它属于海洋型冰川,该类冰川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运动速度加剧。
▲“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退缩示意图。自2009年以来“白水河1号”冰川呈现全面退缩态势。
几百万年屹立不倒的冰川为何会加速消退?背后的罪魁祸首又是谁?
它就是
“气候变暖”
带来的温度升高,因为冰川对温度变化的情况最为敏感。冰川的高度与面积并非一成不变,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冰川物质收入与支出的重要参量,在一定温度下虽然冰川会慢慢消融,但降雪会让“变矮”的冰川恢复高度,只要冰川的
积累量和消融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不会面临加速消融的危机
。但气候变化恰恰会打破平衡,引起冰川上积累量和消触量的变更,
温度升高导致下雪几率变小从而造成冰川物质损耗
,最终致使冰川面积减少、末端位置消退。
另外,中国冰川所处的海拔高度是升温速率、极端降水强度和频率最大的区域,
冰川会吸收更多热辐射,增加冰川温度、加速消融
,并进一步导致冰川底部滑动和内部结构发生剧变。同时随着冰川消融的急剧增加,冰川洪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大,
冰川灾害的破坏性加剧
。
今年夏天,中国西部就发生了两次严重的冰川灾害。8月份,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受持续高温影响发生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溃决,10月,冰崩引发了冰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约540万立方米的冰川泥石流加混冰碛物从冰川末端冲出沟谷,形成堰塞坝并将雅鲁藏布江主河道截断形成堰塞湖。
▲Sentinel2(哨兵2号)卫星影像显示叶尔羌冰湖溃决前后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融水逐年增加,
中国冰川呈现全面、加速退缩的趋势
。
从短期来看,冰川加速消融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化和灾害风险上升。也就是说冰雪消融时间的提前将导致洪峰在春季提前到来,冲毁渠系、水库,夏季需要灌溉时反而会造成水资源短缺,
这会给中国西部依赖冰川融水形成的绿洲经济带来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