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况日渐不好,吞咽能力逐渐下降,常常喂奶的时候产生呛咳,呼吸困难。中介告诉妈妈说可以尽快到美国。
妈妈这边,认为宝宝去美国就可以用新药了。于是赶快交了不菲的中介费以及医院要求的医疗预付费用,满怀希望地带着孩子,匆忙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然而,美国医院这边,以为孩子只是过来做一个评估,看能不能接收进行治疗。并没有做治疗的任何准备。
正因为中介在交流过程中,对传递内容的刻意选择加工,对家长造成了严重的误导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越洋飞机上,孩子情况不太好,妈妈看孩子呼吸困难,一下飞机就打了911,孩子被送到了急诊室,又转院到了之前联系的大医院,直接收住了重症监护室,孩子还因为心跳过慢而被抢救了几次,插了管,上了呼吸机。
妈妈满心以为到医院就能用上新药Spinraza,同时也以为这个新药对这种病的效果非常好,治疗一段时间孩子会完全好起来,像正常孩子一样。
然后不幸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主治医生评估后,告诉妈妈,孩子由于肌肉衰竭已经较严重了,用这个药的预期并不好,不推荐使用。
更重要的,他们根本用不起这个药!
中介在赴美之前,没有帮患者搞清楚费用是多少。来到美国,家长才发现,医院这个新药的价格是12.5万美元一针!你没看错,接近100万人民币一针!(美国患者也只能靠保险)
新药第一年要6针,如果有效果,后面每年要3针,而且不能停,需要长期打。也就是第一年的需要5百多万,以后每年3百万,完全是个无底洞。除了中国首富们,哪个家庭承担得起?!
在异乡,妈妈彻底迷茫了。
中介不是说可以治吗?怎么现在不能用药了?中介为什么不早说这药要这么多钱呀?
在犹豫过程中,孩子已经在医院住了好多天的重症监护室,一天光住院费就不下5000美金,更别说用的药和呼吸机了。每一天都是烧钱如流水。
而且孩子在医院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除了妈妈,家人都不在这边。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回国再见见爸爸和爷爷奶奶最后一面。
妈妈说要是知道真实情况,比如孩子不能用药(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她不可能一个人带这么小的孩子赴美治病。
这就是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故事。很真实,很伤感,也很让人愤怒。
海外医疗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许你听说了一个新药,新技术,但并不一定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