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最新!多个高速入口关闭!江阴大桥情况…… ·  16 小时前  
南国都市报  ·  受大雾影响,海口新海港已停止发班 ·  昨天  
央视新闻  ·  梁静茹唱的这首歌,听着听着就哭了…… ·  5 天前  
新华社  ·  提醒亲人朋友!别用这个姿势刷手机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看了这个孩子的遭遇,你还敢信任高大上的海外医疗吗?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7 20:49

正文

面对一些国内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时,很多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医疗,寻求最后的希望。然而,如果不了解国外医疗真相,或遇到不靠谱的中介,可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伤害。


今天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星星是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生下来没多久就确诊了“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而且是最严重的1型。SMA是一种遗传疾病,患者会逐渐失去肌肉能力,逐渐失去吞咽、自主呼吸的能力,直到生命终结。


这个病一直没有什么医治的好办法,但最近美国新药Spinraza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不错效果,刚刚上市。星星的妈妈看到这个消息,又点燃了希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带宝宝去美国治病!


妈妈不懂英文,也不知道怎么到美国看病,于是,她找到了一家国内非常有名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咨询赴美医疗相关事宜。


刚开始很顺利,中介给妈妈联系了几家大的儿童医院以及小儿神经科方面的专家,最后确定了一家医院。


就在这时,问题开始出现了。


按照协议,中介负责给医院发邮件叙述患儿的情况,同时把医院的回复翻译给妈妈,以便做决定。


但是妈妈不知道的是,中介的翻译隐瞒了关键信息,而且添油加醋,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举两个例子:


美国医院:“Many domestic patients are waiting in line for this type of treatment and there is a committee that reviews all medical documents and decides whether applicant fits all the requirements to be accepted for our treatment. However, doctor said this therapy works very well with very young infants, such as Xingxing. He told me to call him back next Tuesday to see if the committee gets to discuss this case.”


标准翻译:“很多美国病人都在排队等待这个治疗,有一个组委会来审查申请者是否符合接受这个治疗的所有要求。但医生也说这个治疗对星星这类婴儿患者效果很好。他告诉我下周二给他打电话,看组委会是否讨论了星星的病例。


中介翻译:“非常多的SMA向他们提交治疗申请,因此他们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做初审来决定接受哪些患者。临床数据显示该治疗在星星这类年轻患者身上效果很好,所以很有可能通过审核。下周二会通知我们结果。”


这里中介擅自添加了“很有可能通过审核”,同时“下周二会通知我们结果”和“下周二告诉是否讨论了星星的病例”不是一回事。这样的文字篡改,让患者妈妈充满了希望。


而接下去的另一个翻译,几乎可以说是犯罪:


美国医院:“Doctor’assistant is checking to see if he can overbook on XX/XX/2017, to see Xingxing. I will let you know as soon as this is confirmed. First consult is about $1000 with him. This doesn’t include any additional test or consult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let the family know that if in case he’s accepted for treatment here, there is a very rigorous treatment schedule and baby has to get spinal tab/injection at numerous weeks: 0, 2, 4. 6. 18, etc. Presuming patient’s parents are able to afford the drugs; they should also plan to be here for a few months.”


标准翻译:“医生助手在查看能否在2017年X月X日加号门诊看星星,如果确认下来我就会告诉你。第一次医生咨询费是1000美金,这不包括其他检查和咨询。另外,请务必让家长知道,如果他有机会被接收,需要遵照一个很严格的治疗时间表,宝宝需要多次进行脊柱注射:0,2,4,6,18周等等。假设家长能够承担治疗费用,他们还需要计划在这里呆几个月。”


中介翻译:“这位医生X月X号有时间,并且通知家属如果接受治疗,需要在0/2/4/6/18周进行注射,因此需要在该地长期接收治疗。”



中介在这里传递了完全错误的信息。


1:这位医生已经预约满了,根本无法保证X月X 号能看星星。


2:中介“忽略”了所有和费用相关的部分。既没有提昂贵的咨询费用,也忽略了医院提醒的“假设家长能够承担治疗费用”。(后面会提到需要多少钱,大家可以猜猜看,一定想不到)


3:“如果接受治疗”这句话强烈暗示医院已经通过审核,到底要不要治的决定权在家长。事实上,医院根本还没审核。


孩子情况日渐不好,吞咽能力逐渐下降,常常喂奶的时候产生呛咳,呼吸困难。中介告诉妈妈说可以尽快到美国。


妈妈这边,认为宝宝去美国就可以用新药了。于是赶快交了不菲的中介费以及医院要求的医疗预付费用,满怀希望地带着孩子,匆忙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然而,美国医院这边,以为孩子只是过来做一个评估,看能不能接收进行治疗。并没有做治疗的任何准备。


正因为中介在交流过程中,对传递内容的刻意选择加工,对家长造成了严重的误导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越洋飞机上,孩子情况不太好,妈妈看孩子呼吸困难,一下飞机就打了911,孩子被送到了急诊室,又转院到了之前联系的大医院,直接收住了重症监护室,孩子还因为心跳过慢而被抢救了几次,插了管,上了呼吸机。


妈妈满心以为到医院就能用上新药Spinraza,同时也以为这个新药对这种病的效果非常好,治疗一段时间孩子会完全好起来,像正常孩子一样。


然后不幸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主治医生评估后,告诉妈妈,孩子由于肌肉衰竭已经较严重了,用这个药的预期并不好,不推荐使用。


更重要的,他们根本用不起这个药!


中介在赴美之前,没有帮患者搞清楚费用是多少。来到美国,家长才发现,医院这个新药的价格是12.5万美元一针!你没看错,接近100万人民币一针!(美国患者也只能靠保险)


新药第一年要6针,如果有效果,后面每年要3针,而且不能停,需要长期打。也就是第一年的需要5百多万,以后每年3百万,完全是个无底洞。除了中国首富们,哪个家庭承担得起?!


在异乡,妈妈彻底迷茫了。


中介不是说可以治吗?怎么现在不能用药了?中介为什么不早说这药要这么多钱呀?


在犹豫过程中,孩子已经在医院住了好多天的重症监护室,一天光住院费就不下5000美金,更别说用的药和呼吸机了。每一天都是烧钱如流水。


而且孩子在医院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除了妈妈,家人都不在这边。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回国再见见爸爸和爷爷奶奶最后一面。


妈妈说要是知道真实情况,比如孩子不能用药(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她不可能一个人带这么小的孩子赴美治病。


这就是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故事。很真实,很伤感,也很让人愤怒。


海外医疗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许你听说了一个新药,新技术,但并不一定适合。



我们想给考虑海外医疗的朋友几点建议:


1. 信息


准确的信息很关键。大的医院都有国际部,专门负责接待国际病人咨询和治疗,都会有翻译,除了找中介外,也可以试着自己直接联系不同医院的国际部。 医院国际部通常可以协助寻找治疗期间的住房,提供医院驻地的交通、生活信息。


另外,无论是在哪里(病友,网络,报纸等)查到的跟治疗相关的信息(药物,费用,治疗疗程等),请务必跟医院核实,这些信息不一定是准确的。比如,文中提到的新药,有网上文章说是5千美金一次,一共6次。事实上,是12万5美金一次,第一年6次,以后还得长期用药。


2. 治疗方案


在前往海外之前,一定要问一些重要问题。比如,治疗方案到底是什么?新药能不能确定用上?治疗的疗程是什么样的?治疗的预期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哪些危险?患者有没有可能回不去了?


3.治疗费用


一般国际病人都是全自费,一般需要预付一笔费用作为押金。如果自己有医疗保险,可以提供给医院,医院会看是否接受,保险公司是否会进行理赔。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可以请医院做一个预算,自己也心理有数大概会花多少钱。另外也需要了解,如果出现突发危险,又会有大概什么样的其他开支。


4.交流


交流非常重要!首先要确保海外医院完全清楚患者的情况,病例等;其次要明白医院所提供的方案,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都要再核实,确定语言没有歧义。一定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如果找了中介,自己一点外语都不懂的话,最好能找个第三方进行翻译核实。整个交流过程中的文件都保存好,以防未来需要打官司。


5.陪同


建议赴海外治疗的时候最好有两个以上的人陪同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其一,一般赴海外治疗的都是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患者,病情进展常会超出意料,两个人好商量,互相有个支持和依靠;其二,如果其中一个人生病了,或者情绪崩溃,还有另一个人可以及时地做必要的决策。


希望大家收集尽量多的信息,做出理性决定。


菠萝后记:


Sunny前几天告诉我这个故事,让我出离愤怒。为了商业利益,中介公司居然刻意扭曲和隐瞒信息,让根本就不应出国,在国内享受最后一点亲子时光的家庭,千里迢迢折腾到美国来,结果陷入巨大困境。


我问母亲要不要曝光中介公司名字,但这位善良的母亲说:“算了,我不想再追究,只想能和宝宝回国。如果公布了公司名字和聊天记录,他们肯定没有好日子过了,我不想置人于死地。”


我尊重她和家人的决定,但请某些中介公司好自为之。


人在做,天在看 。



转自公号“菠萝因子”


微信号:HQSBWX

您若认同本文观点,就请赏个“点赞”吧!(点文章最下面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