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小长假倒计进行时,翼掌柜先祝大家国庆快乐!身为一个手残志坚的吃货,
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可能是国庆在家有人剥三斤核桃仁,再让我气吞山河的吃下去,最后吐出一个“爽”字。
专业做“山核桃仁”的每日核约
联系到翼掌柜,愿意为所有懒癌饿粉提供手剥山核桃仁!
接下来,请你观看从现场取回的照片,他会让你知道
一颗结在树上山核桃,要如何被蹂躏,才能成为好吃的山核桃仁。
/第一步:采摘/
每日核约
经过各个方面的比对,
选择了杭州人民最熟悉的临安产区设置了山核桃基地
。非常难以置信,新鲜的山核桃本人竟然是这样脆生生的绿色。
临安产区的核桃林地形十分复杂,为了采到新鲜的山核桃,当地的师傅需要爬上数米高的树上亲手采摘。
这个活,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手,
由于地形复杂的原因只能通过人工采收,所以非常危险。
/第二步:选籽/
山核桃好吃与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择。
不是所有采摘下来的山核桃都是符合标准的。
每日核约
采用了机器+人工的方式来剔除坏籽。
不同于一般的厂商,临安基地在人工分拣的时候下了大力气,大大增加了人力的成本
。
最后才能将坏籽率控制在了几乎不可能的百分之二。经过筛选的山核桃颗颗饱满,不用添加太多的调味,就已经让人口颊生香。
/第三步:去皮·晒制/
选好的山核桃,要在水里浸泡一次,褪去青涩的模样,变成我们熟悉的美味的焦黄色。这时候,
经过挑选的山核桃又要经历一次淘汰,那些明显上浮的小个子也会被筛掉
。
选上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这些过了三关的山核桃还要接受太阳与时间的洗礼。稳稳的晒足三个日头,最终才能成就一番香气逼人的模样。
市面上很少有人这么干。因为,同样收一批原料,他的分量就轻了
。
/第四步:古法·煮制/
所谓古法,“
一晒二煮(或炒)三挑
”,哪样都不能偷一点懒。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带出山核桃的香气,有时候
时光沉淀下的东西是任何方式都无法加速得到的
。
水煮是处理山核桃最古老的工艺之一,一般需要经过两道工序。第一遍煮制时不加任何调料,经过数个小时把果仁煮到软糯。
第二遍煮制时才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再煮上几个小时才能够完全去除山核桃的涩味。
最后出品的山核桃仁,是松脆清爽的样子。只用适量的盐和糖调味,突出本来坚果本身的香气,不用更多的调味剂和糖浆来掩盖天然的味道。
老人常说年轻时候的浪到了年纪一样样全给你收回来,这不翼掌柜怎么看都是个正值年少好时光的青年居然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岁月的齿轮在身上碾过的痕迹。
一场秋雨一场寒杭州刚入秋没几天,我就深深体会了什么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幸亏脑海中还残留一些老人们关于秋天食疗大发的些许印象,比如第一片树叶黄的时候就可以拿出秋梨膏压压秋天的燥火。
秋梨膏又叫雪梨膏,一种在秋天服用可以降火防燥的膏方。
一般来说这些补品总有性别上的讲究,但是秋梨膏不同男女老少都可用,男生服用可以缓解喝酒抽烟应酬时候带来的咽喉不适,女生服用则可以润肺让脸色白里透光,小孩子服用则可以抵抗二手烟的侵害,一罐膏多人可用倒是实惠。
虽然说现代科技以目光不可见带的速度蹭蹭往上走,但是关于食补还是相信古法,科技的力量有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取代手工制作的魅力。
翼掌柜推荐的这款秋梨膏是由国字号药房的资深老熬膏师熬煮,老先生自幼在药堂熬膏至今已有60余年。
除了膏药师傅经验丰富,制作膏方的材料也是同样重要,用的是秋后赵州一级雪梨,(200年以上树龄的梨树)、广西的土(老)冰糖,江南的天然地下200米冷泉、全紫銅锅,银铲。
经由7个小时全程手不离锅,眼不离膏,不停歇的手工搅动熬制,过程中不能焦火,挂壁。膏体连珠后,再经活泉水7个小时的冷却降温这是熬药后的降燥过程(并非普通的冷却),历经数十小时方得一锅上好的雪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