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子牙
犀利的观察者,中肯的评论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为什么刚买的电脑开不开机? ·  7 小时前  
冷笑话  ·  《猫科动物睡觉时都会非常警觉》 ·  2 天前  
冷笑话  ·  住宿生可以开始找找宿舍钥匙了!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成都那边很爱玩这个吧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子牙

普京访华的战略目标

杭子牙  · 公众号  ·  · 2024-05-14 21:23

正文

作者: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是普京新总统任期内首个出访大国,这彰显了普京对中俄关系的重视。与以往不同的是,普京此访是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而提升中俄安全合作水平则是普京访华的战略目标。


反击“集体西方”


作为经历过苏联解体的政治人物,普京对俄罗斯的安全问题有着非常敏锐的认识,并采取了极具进攻性的行动。在2024年2月29日发布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普京提出构建欧亚新安全框架的设想。他表示,俄罗斯愿意与各国对话,打造欧亚大陆平等的、不可分割的新安全框架。普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那么就不可能有持久的世界秩序。


建立欧亚新安全框架是为了回应“集体西方”对俄罗斯的遏制。俄罗斯给出的原因非常直接。一是,基于平等的、不可分割的欧洲安全体系已不复存在。北约和欧安组织已被“集体西方”操控,欧亚地区已经形成不对称的两极,一极是北约,另一极是俄罗斯。二是,通过创建新安全框架寻求战略平衡,并威慑“集体西方”。


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阅兵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及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领导人出席阅兵式。


俄罗斯眼中的欧亚新安全框架包括以下原则:第一,该框架是一个多边合作机制,但不一定是类似于北约的军事联盟;第二,该框架涵盖多维度的安全领域,涉及军事、数字信息、金融安全等;第三,该框架应利用好上合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现有机构和组织的潜力;第四,该框架的功能及定位是针对潜在的威胁。由此看,俄罗斯提出的欧亚新安全框架更像是建立“准联盟”,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安全合作模式。


以“准联盟”应对“双重遏制”的风险


“双重遏制”的提法在1994年2月首次被美国官方正式用于其中东政策。而普京的“双重遏制”是指“集体西方”对俄罗斯和中国具有侵略性的遏制战略。尽管“准联盟”的确能对“双重遏制”形成一定战略威慑,但在乌克兰战争背景下,加入俄罗斯“准联盟”是有风险的,因为各国面临共同威胁的程度不同,“准联盟”框架内的国家通常会考虑合作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此外,共同威胁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国际体系和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发生转化,因此国家在“准联盟”关系中很难预期合作伙伴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多大风险,而当自己面临真正风险时,国家也会考虑合作伙伴是会抛弃自己还是会给予无私的支持。


比较俄罗斯的国际实践可以发现,俄罗斯对其盟国的政策是不同的。俄罗斯积极介入平息2022年哈萨克斯坦骚乱事件,因为它可以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提高自己在后苏联空间的地位。但对2022年12月以后的纳卡冲突,处于战争中的俄罗斯却没有向盟国亚美尼亚伸出援手,致使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联盟关系出现重大破裂。因此,在乌克兰战争进入长期化的状态下,俄罗斯用“准联盟”回应“双重遏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他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俄罗斯的风险,但俄罗斯无力共担其他国家的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