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时候,看了许多电影。那时候最有名的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对长春电影制片厂,有太多的经典诞生于这里,金粉塑造的工农兵造型片头依然历历在目,我早就有着崇拜的心理,有着敬重的情感。
电影中无数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了我,无数先进人物的思想品质教育了我,那些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精湛的演技吸引了我,使我总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进到长影里面去走一走,看一看,与时光相约,重温经典。
我怀着这样的渴望心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沈阳到长春,踏进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的大门。
长影旧址博物馆,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是记录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是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壮大的摇篮,是记载着长春电影制片厂辉煌历程与发展成就的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
大门的上方,那气魄雄伟、遒劲有力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七个大字赫然夺目。
走过辉煌历程的大道,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挥手致意的雕塑更使我激动异常。
走进院子里犹如走进了一个经彩绝伦的艺术长廊。以经典电影中的典型人物为原型塑造的雕像,分列在院子的四周,使得人物的神态与形象栩栩如生,熠熠生辉……
拍摄电影所用的精彩道具——各种时代的土炮、铁炮赫然在目,在院子的外侧还有一架飞机模型,跃跃欲飞……
凝固着无数经典银幕时空标记的长影博物馆,无疑是诸多电影人心中的圣地。穿越博物馆大门,新中国电影时光的厚重气息,带我们进入电影情节,走进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进入展厅,随着参观的脚步缓缓的移动,对长影在中国影视界的重要地位的认识愈加深刻,对长影为新中国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愈加震撼,对他们所走过的70多年辉煌的历程,愈加佩服,简直就是一座电影艺术的辉煌殿堂。
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介绍,不仅反映了时代特色的厚重感,还展现了长影的发展与壮大。
长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电影制片生产基地,从创建伊始,就承载着党的重托和新中国文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长影制片厂的前身最初是由前清后裔金碧辉与日本商人甘粕正彦共同经营的,称之为“满映”,专门为了对中国人民进行日本奴化教育。那时规模很小,只拍摄记录性的片子。到了1938年以后逐渐的扩大了起来。金碧辉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的哥哥。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我党在东北搞电影工作的张辛实、马守清、袁乃晨、吴印咸、陈波儿等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全面接收了制片厂。当时名称叫东北电影制片厂,而长春电影制片厂则是后来改称的。而张辛实、马守清、袁乃晨、吴印咸、陈波儿等人被历史视为长影制片厂的开拓者。
各个展厅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划分,分别为建国前、建国初(50年代)、建国后(60年代)、文革中、80年代、90年代、新的世纪2000年以后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长影视察的展出厅八个大展厅。此外,还有拍摄实际场景的摄影棚十几处。
细数长影,70个春秋岁月,见证了新中国电影的成长历程,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长影早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前就已创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建国后长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生产的重要阵地,我们这代人是看长影的电影长大的。《平原游击队》、《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甲午风云》、《冰山上的来客》、《兵临城下》等一大批电影,是我们小时候宝贵的精神营养,这些影片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时看电影就像过节,陪伴我少年时光的电影画面虽然久远,那些激情澎湃的主旋律记忆,却依然熟悉,依然回荡在心底深处。
在那里,我看到了我非常熟悉并喜爱的影片剧照,这些电影剧照,有的是通过单组独自展示一部电影的,有的是通过长长的电影墙展示多部电影的,还有是通过电影拍摄棚里的布景、道具有意识地重点展示的,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参观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展出中,我看到了不少电影剧照的下方陈列着拍摄电影时使用过的道具。如在影片《平原游击队》剧照的下方,摆放着剧中主人公李向阳打鬼子用的两支驳壳枪和剧中扮演日军队长松井使用的一把日本军刀。
在影片《甲午风云》的摄影棚里摆放着战舰上的船舵,参观者像把握汽车方向盘似的把握着船舵,它前方的荧屏上的战舰就会随着船舵的旋转,劈波斩浪地向前驶去。
在《上甘岭》的摄影棚里,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炮火连天的坑道里暂时躲避炮火的情景。那里陈列着战争年代里的老式电话,尤其是两个掉了漆的喝水缸子,上面还残留着用漆喷写着的“赠给最可爱的人”的字迹,那情景使我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描写的人物和事迹。
在影片《创业》的摄影棚里,摆放着一口石油工人工作时使用的钻井平台,上面有钻井钢架、钻井刹把。看着那些道具,想着“铁人”王进喜为原型的剧中主人公在影片中的那声大喝,真的就好像是王进喜那体现出英雄气概的“宁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洪亮声音仿佛就在耳畔响彻……
就是这样,运用剧照和实物道具一并展出,不仅活生生地再现了影片中人物的鲜活形象,渲染了所展出的影片的巨大感染力,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展出效果。
电影作品的内容介绍与拍摄工作中的花絮的展示,凸显了长影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执著打造精品的意志。
在展出中,对电影介绍的同时,还展出了长影的历代工作人员在拍摄电影的工作中,不怕牺牲、艰苦工作时的照片。
历代电影人在拍摄工作中的花絮照片,使观众们看到了历代的长影人在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而打造出的意义深刻的、健康向上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精品,所付出的心血与精力,所表现出的不畏困难、执著坚毅的意志与艰苦创业的不懈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来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就如同展出在二楼到三楼之间的上百尊“百花奖”、“金鸡奖”、“金熊奖”等各种奖杯一样,形成了人们心中的丰碑。
难怪在最后一个大厅里,所展出的是,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刘少奇、董必武、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长影的照片,足可以看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荣耀与成就……
走到头,总觉得没看够。因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个新中国的电影摇篮,创造出来的电影精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和他们所走过的辉煌历程,永远铭刻在成长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