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的“前哨兵”,善于用大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导,为买房人、卖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不认的命,买家先认了

一房一万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5-01-07 08:00

正文

对上海楼市惯性的质疑,正在悄悄被改变。
过去了两个多月,二手住宅 减的热度 ,打破了多少人的“原本以为”。
12月的第一周,把上海楼市推向了 两个历史高位:
1、二手住宅成交记录为23年2月后的第二高,接近21年最高位。
2、头部中介的看房人数创下1年来新高,达到155287人次。
有人一定会跳出来质疑,看房人数不过比5.27新政后多了一点,何必放大去看。
但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不能被忽略:
数据的发生与政策间的时差。
相比于5.27后效果的转瞬即逝,9.29新政后,看房的人洋洋洒洒跑了 2个多月 才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时间又会催生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情绪的累积和发酵。
看房人数的持续增长,也“暴露”了越来越多客户内心的 妥协、和解与小心翼翼。
01
越来越多客户变得“不挑食”
记得去年初,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头部中介 0带看房源 的分析,有一个数据让我记忆犹新: 62.6%!
简单来说,在这家头部中介的十几万套房源当中,当时有超6成的房子处于长时间 无人问津 的状态。
无论出于房子本身不够优质,还是房东价格咬死不松口,总之当时0带看房源的占比就是居高不下。
换言之,那时的客户能实地看到的房子或许 只有不到总量的一半。
然而时隔半年,我再看这个数据时,却惊喜的发现它变了。
注:0带看是指每个月最后一天(月底)统计的当月带看数量为0的上海在售二手住宅房源数。
我翻查了近半年来,该中介每周的0带看房源占比变化。
很明显感受到9.29新政后,0带看的比例降了, 还降得不少。
其实整体去看的话,两次新政后,0带看的数据都“瞬时”的来到过历史低位。
不同 的点在于:
9.29新政后0带看房源的占比处于 稳定 的持续下降状态。
而且越靠近11月,会看到这个下降趋势
别小看这个信号,它刚好弥补了市场中,长期缺失的一种情绪:
没错,就是 稳定
从23年底至今,大大小小的调控政策出台过很多了,效果却通常 “活不过”1个月。
也因为这样,市场的剧烈波动牵动各方的情绪,导致很难达成群体的共识。
现在 看房人数的稳定+0带看房源的持续下降 ,某种程度也意味着市场的某些意见在 寻找 一致性。
而且相比于9月的峰值,这个比例下降了约 13个百分点。
如果再结合头部中介的挂牌量一起去看, 会发现这13%的 “含金量” 还在升高。
我挑了2024年4个关键的时间点做了一个横向对比。
12月的第一周,挂牌量是4个当中 的,但0带看房源的比例却是 低的!
换算成看房数据的话,12月第一周头部中介带看了53658套房子,比5.27新政后 多出了2392套。
已经有越来越多购房者,悄悄扩大着选房范围,挑剔程度也在 慢慢 下降。
这一点也和我在曹家渡的一位老中介口中得到了证实。
他告诉我,新政后曹家渡出现了一个 “买房平替”现象。
比如一组客户如果在A房东这价格谈判受阻,或者该房源被其他买家买走后,这组客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入手其他房源。
从数据到现象,很显然有些人是真的急了。

02

有人冲冲冲,有人等等等

当然,也有人选择继续等下去。

刚巧,我的朋友小叶夫妻就是 等待大军 中的一员。
5.27之后,他们卖掉了一套房子,至今已经持币观望了 足半年。
两个人的目标是在内环内,挑一套总价一千万出头的二手3房。
随着9.29新政的出台,他们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 房频率明显提升了 ,几乎每个周末,甚至偶尔工作日的午休,跟着中介看看看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当我跟小叶偶尔聊起房子,她的口吻中透露着一丝反复看房带来的 疲惫和懈怠。
当然,他们选择坚持的理由也和大多数人一样: 对经济环境能否好转的不确定,以及房价短期不会上涨的笃定。
无论买或不买,分化的情绪在当下的市场中依然很浓厚。
好巧不巧,我们的数据也 捕捉 到了这一点。
我把看房人数按照总价段进行了分类,“小叶”们的身影赫然在列。
在10个总价段当中,有8个总价的带看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增长。
有意思的是,越靠近价格的 “两端” ,比如200-400万,3000万+,带看的增量越高!
其中3000万+的带看量增加,大概率是由于税费利好对买方的刺激造成。
我也具体观察了一下带看人数增幅最高的板块top10,发现有7个都属于传统的刚需板块,比如江桥、曹路、曹杨、川沙、罗泾等,豪宅属性的淮海中路等也身在其中。
从数据中我也看到了最犹豫纠结的一群人:
围绕1000万上下 的改善群体,其中900-1500万的带看人数还在 逆向减少。
具体看,900-1200万,环比减少了2.96%;1200-1500万,减少了1.64%。
不仅仅是二手,相似的情况在新房数据里,也有相似的 同频
注: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新房以网签为准,其中成交大于当年新增供应的情况,是由于历史库存去化产生的。
400到550万的比例下降,我可以认为他们从新房流去了 性价比更高 的二手。
3000万以上的豪宅也能理解,毕竟2024年的情况众所周知,豪宅的新增供应是2023年的2.8倍,成交量也有2.6倍的增幅。
刚需和豪宅客们都在坚定的选择上海楼市, 唯独中间层的中产改善们显得很踌 躇。
对于很多千万预算的魔都家庭,如果按照主流的置换方式推算,大多家庭正处于 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置换周期。
不少人已结婚生子,有家庭包袱的牵绊,让他们对选择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不出手,自然是感觉市场的稳定性还不够。
好在,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从看房人数这个前置指标看, 稳定性正在逐步形成, 加上二手市场的表现也还不错,接下去就交给时间了。
最后,关于新房成交/新增数据中,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 隐藏“彩蛋”:
400万以下, 求大于供 的情况正在加速扩大,我们往深一层想,去年连续的调控政策对新房的 去库存效应 好像在发挥作用了。

03
保持谨慎的乐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