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君
介绍过2015年的年度歌曲《微物之神》,在那篇文章里
,艺术君提到这首歌改编自小说《微物之神》,作者是印度裔作家阿兰达蒂·洛伊。二十年之后,洛依的第二部小说终于出版了,名为: 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 ,中文也许可以译成《极度幸福部》?艺术君还没有看完全书,所以不敢妄译。
这是一本讲述边缘人的小说,时代背景是现代印度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书中有一段谈到当代艺术,很有意思。虽然很多人觉得印度的基础设施远远不如中国,但实际上两个国家都有很多同样境况的人,比如下面这段节选中的保安。翻译出来,供大家评判。
艺术展的展品是用不锈钢制成的日常用品,钢制水箱,钢制摩托车,钢制天平,上面一边是钢制水果,另一边是钢制砝码,钢制小衣橱,放满了钢制衣服,一张钢制餐桌,上面有钢制盘子和钢制食品,一辆钢制出租车,上面有钢制行李放在钢制行李架上。它们做得极其逼真,光线打在上面很漂亮,放在美术馆的多间展厅中。每间展厅都有两个来自“安然无恙”安保公司的保安。萨达姆说,即便是最便宜的展品,也够买下一套“低收入群体”房地产开发的两居公寓。所以,要是放在一起,他算了一下,这些展品狗买下一整套小区了。前沿当代艺术杂志《艺术第一》是本次展览的主赞助商,它的老板是一个钢铁大王。
萨达姆(达雅禅德)被任命独自负责展览的标志性作品——一棵制作精美、有一半真实比例大小、但是绝对惟妙惟肖的不锈钢菩提树。枝干上的气生根一直垂到地面,形成不锈钢的小树林。树送来的时候放在巨大的木板箱里,从纽约的一间画廊运过来。他看着树从木板箱中取出,放在国立美术馆的草坪上,用地下螺栓固定。不锈钢桶、不锈钢午餐盒和不锈钢锅碗瓢盆挂在它的树枝上。(仿佛是不锈钢工人把他们的不锈钢午餐挂在了书上,他们正在犁不锈钢地,播不锈钢种子。)
“这部分我就不懂了,”萨达姆告诉安玉姆。
“那其他的你都懂?”安玉姆问,大笑。
艺术家住在柏林,发来严格的说明,表示自己不想在树的周围放上任何保护栅栏或是警戒线。他希望参观者直接跟他的展品交流,不要任何阻碍。只要愿意,他们可以摸它,或是在气生根的树林中穿行。大部分人都这么做了,萨达姆说,除了艳阳高照的时候,那钢就变得太烫,摸不得。萨达姆的工作是确保没人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不锈钢树上,以及不能有人搞破坏。保证树的清洁,也是他的职责,几百只手摸过留下的印记,他得把它们擦掉。为了完成任务,他得到一架定制的梯子,一些强生的婴儿润肤油,几片陈旧、柔软的莎丽服碎片。看上去不太靠谱,但效果真不错。他说,清洁树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阳光从树上反射开来的时候,他还得盯着它。那就像有人让人盯着太阳。过了头两天,萨达姆询问桑吉塔夫人,能不能带幅墨镜。夫人拒绝了他的请求,说这看上去不太合适,而且美术馆的管理层一定会很生气。所以,萨达姆发明了一种方法,盯着树看几分钟,然后看别的地方。可是,七周过去之后,树重新放在木板箱中,然后运到阿姆斯特丹,准备艺术家的下次展览,而萨达姆的眼睛已经烧焦了。它们刺痛不已,一直流泪。他发现除非戴上墨镜,自己很难在白天睁眼。“安然无恙”安保服务公司解雇了他,一个普通保安,还要打扮得像个电影明星的保镖,没人愿意用这样的人。桑吉塔夫人对他说,他太让自己失望了,完全辜负了自己的期望。萨达姆的反应,是骂了她一些很难听的话。他被人从夫人的办公室里丢了出来。
搜了一下,还真有这样的艺术品和艺术家,题图就是,来自印度的艺术家Subodh Gupta。
※ ※ ※
以上
中文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如果你想购买艺术书籍,点击【阅读原文】,前往“一天一件艺术品”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