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他借助 ChatGPT 杀疯了!做了 3 ... ·  10 小时前  
算法爱好者  ·  DeepSeek ... ·  10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Meta启动hiring ...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点热评」亚马逊整个org被AI替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员工执行力差,是领导者犯了7大错误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8-09 07:00

正文



导语: 为什么你总觉得员工执行力差?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很多领导,喜欢抱怨下属执行力差。


“交待的事,要么不肯做,要么不及时做,要么交付不出好结果,工作全是应付……”


但其实,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


恰好,这段时间我在管理读书会的直播间,解读拉姆·查兰的经典著作之一《执行》。


本质上,所谓执行力差,大多是领导者在以下7个方面没做好。


不了解企业和员工


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全面了解自己的企业和员工,那么,他就根本没有资格谈执行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什么叫全面了解呢?


第一个,你要去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比如说每天的经营数据,进账、出账是什么情况,以及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等。


第二个,你要去了解下属的情况。


比如,你团队的员工,能叫得出名字吗?你知道他的工作风格吗?你清楚他的优缺点吗?


拿我自己来说,我对向我直接汇报的人,会了解到他们的所有喜好、优缺点,以及每个人的格局、胸怀,甚至家庭情况。


我要是不了解到这一层,怎么跟他们一起工作?怎么找到最适合的跟他打配合的模式?


想要执行力强,你一定要了解员工,跟他们建立强连接关系。


你们要彼此信任,当危机出现的时候,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你、帮助你。


如果你跟他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做任何事情,他都会考虑个人得失,讨价还价,这样的关系,从哪里来的执行力?


第三个,你要深入到一线。


你不能只听下属汇报,要亲自去看看前面的战略和目标有没有落地。


有些高管领导,开会就是过数据走形式,从数据过到数据,谁也不知道真实的问题在哪里。


只有深入一线,你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前面做执行的人,也才能看到你的决心。


当你做到了这三点,你就能调动团队,你就会心里有数,你知道这个船是不会翻的。


做不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执行文化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你拍了个目标,飞在天上,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目标完不成。


可你根本不管实际情况,就是往下压。


果然,目标没完成,你去质问为什么结果不好?然后就会听到大量的理由和借口。


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员工往往会尽量避免和掩盖现实。


为什么?


因为怕被骂,你不能听不好的消息,大家一说问题你就骂,没人敢讲,没人愿意制造麻烦。


所以作为领导,你必须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要害怕暴露问题,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我自己就特别不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人,当下属兴冲冲跟我讲这个月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一定会问一句,这个月哪个事没做好?然后就着那个事层层扒洋葱。


实事求是领导的职责,你想要求真务实的文化,就要允许大家把真实的问题说出来。


你不把真实的问题说出来,就永远没有解决问题的钥匙。问题得不到解决,下面怎么执行?


目标没有优先级

很多公司在定KPI的时候,恨不得10个、20个一起上,然后每个KPI占5分。


这样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因为没人能完成20个指标,没人能抓好20件事情。


而且,每个指标都是均等的5分,没有完成,扣了也不要紧,因此大家都不会认真对待。


所以,你一定要给目标定优先级,哪些事情特别重要,得重点做,哪些事情是次要的,不要花太多时间。


有了优先级,才不至于让团队陷入慌乱,他们也才不会消极怠慢。


比如,你带团队做创新业务,刚组建后的0-3个月,你目标的优先级是什么?


等到3-6个月,目标的优先级又是什么?


6个月到一年的阶段,重点又该做什么?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优先级,有重点要完成的事,这样团队才会有方向,才能力出一孔,执行力自然就上来了。


不会追过程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说:“ 人们不会去做你强调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


你不追过程,哪来的结果?


不追过程,怎么赶上下半年的差距?


不追过程,怎么知道问题在哪里?到底是团队不愿干,还是不会干,还是跑偏了?


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你也不会有方法。


那到底如何追?


作为一把手,你就追3件事:定战略,追战略的落地;搭班子,追人的到位;建制度,追业务制度、人才制度、分配制度。


作为基层管理者,你可能每天都要去辅导员工,持续跟踪,直至达成目标。


《一线管理者的实战指南》 中,我讲过“过程六追”体系,分别是追目标进度、追业务流程、追关键指标、追工作习惯、追业务技能、追业务工具,感兴趣的可以去学。


一句话,追好过程,执行才会到位,才会不跑偏,才能拿到结果。


奖罚不分明

要想让全员动起来,执行起来,就要从人性底层出发,做到奖罚分明。


干得好,有什么奖励,干得不好,有什么后果,丑话当先。


你要重奖业绩优秀的人,要把业绩优秀的人和业绩差的人之间的差距,大大拉开。


你看在华为,做的好的和做的差的,他们的收入可能差5-10倍。


很多企业,不会搞激励,不会分钱,结果就是:


员工躺平,他觉得目标是老板的,是公司的,不是我的;


业务前台没动力,中后台变成大锅饭;


员工总觉得公司在画大饼,从来不兑现,他看不到晋升机会,也没有成长,最终就是悄无声息地走掉。


奖罚分明的背后,是一整套奖惩体系的支撑。


包括物质激励体系,精神激励体系,再细一点,有基本的底薪,有奖金提成,有股权激励,这些都需要科学的设计。


比如,你有多少钱可以分给销售前端,怎么分?销售前端的管理者怎么分钱?中后台怎么分钱?高管怎么分?合伙人怎么分?股东怎么分?


一句话, 你要对得起那些做得好的员工,对不起那些干得 不好的员工。 利益向奋斗者倾斜,不让弱者占强者便宜。


你做到了奖惩分明,员工就会有动力,公司的执行型文化也会建立起来。


不会辅导下属

你想想,你能做好一件事,是不是来自于过往领导的辅导与培养?


同样的,你想让下属有执行力,并且把事做好,就得对他们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能力。


辅导下属,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你要了解下属的能力水平,他处在哪个阶段。


比如,他是个初学者,什么都不会,那你要教他知识方法,培养习惯。如果是个老手,那你要重点激发他的状态。


不同的人,你要做好情境管理。


第二个,你要了解下属的性格,他是个什么样的做事风格。


比如,他是个大老虎,那么他看起来就会很凶,但行动力强;


他是个无尾熊,那么他就永远不表态,害怕冲突,但他忠诚靠谱,性格坚韧;


他是个猫头鹰,那么他就特别会分析,但是行动力不足。


你要根据下属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当你把下属都辅导起来了,他执行就更有方法,更容易拿到正反馈,更能自驱。


不了解你自己


所谓的了解自己,核心就是要清楚自己的情感强度。


通俗地说,情感强度,就是你要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会“爆”,什么情况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