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什么你总觉得员工执行力差?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很多领导,喜欢抱怨下属执行力差。
“交待的事,要么不肯做,要么不及时做,要么交付不出好结果,工作全是应付……”
但其实,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
恰好,这段时间我在管理读书会的直播间,解读拉姆·查兰的经典著作之一《执行》。
本质上,所谓执行力差,大多是领导者在以下7个方面没做好。
不了解企业和员工
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全面了解自己的企业和员工,那么,他就根本没有资格谈执行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什么叫全面了解呢?
第一个,你要去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比如说每天的经营数据,进账、出账是什么情况,以及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等。
第二个,你要去了解下属的情况。
比如,你团队的员工,能叫得出名字吗?你知道他的工作风格吗?你清楚他的优缺点吗?
拿我自己来说,我对向我直接汇报的人,会了解到他们的所有喜好、优缺点,以及每个人的格局、胸怀,甚至家庭情况。
我要是不了解到这一层,怎么跟他们一起工作?怎么找到最适合的跟他打配合的模式?
想要执行力强,你一定要了解员工,跟他们建立强连接关系。
你们要彼此信任,当危机出现的时候,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你、帮助你。
如果你跟他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做任何事情,他都会考虑个人得失,讨价还价,这样的关系,从哪里来的执行力?
第三个,你要深入到一线。
你不能只听下属汇报,要亲自去看看前面的战略和目标有没有落地。
有些高管领导,开会就是过数据走形式,从数据过到数据,谁也不知道真实的问题在哪里。
只有深入一线,你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前面做执行的人,也才能看到你的决心。
当你做到了这三点,你就能调动团队,你就会心里有数,你知道这个船是不会翻的。
实事求是,是执行文化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你拍了个目标,飞在天上,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目标完不成。
可你根本不管实际情况,就是往下压。
果然,目标没完成,你去质问为什么结果不好?然后就会听到大量的理由和借口。
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员工往往会尽量避免和掩盖现实。
为什么?
因为怕被骂,你不能听不好的消息,大家一说问题你就骂,没人敢讲,没人愿意制造麻烦。
所以作为领导,你必须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要害怕暴露问题,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我自己就特别不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人,当下属兴冲冲跟我讲这个月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一定会问一句,这个月哪个事没做好?然后就着那个事层层扒洋葱。
实事求是领导的职责,你想要求真务实的文化,就要允许大家把真实的问题说出来。
你不把真实的问题说出来,就永远没有解决问题的钥匙。问题得不到解决,下面怎么执行?
很多公司在定KPI的时候,恨不得10个、20个一起上,然后每个KPI占5分。
这样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因为没人能完成20个指标,没人能抓好20件事情。
而且,每个指标都是均等的5分,没有完成,扣了也不要紧,因此大家都不会认真对待。
所以,你一定要给目标定优先级,哪些事情特别重要,得重点做,哪些事情是次要的,不要花太多时间。
有了优先级,才不至于让团队陷入慌乱,他们也才不会消极怠慢。
比如,你带团队做创新业务,刚组建后的0-3个月,你目标的优先级是什么?
等到3-6个月,目标的优先级又是什么?
6个月到一年的阶段,重点又该做什么?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优先级,有重点要完成的事,这样团队才会有方向,才能力出一孔,执行力自然就上来了。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说:“
人们不会去做你强调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
”
你不追过程,哪来的结果?
不追过程,怎么赶上下半年的差距?
不追过程,怎么知道问题在哪里?到底是团队不愿干,还是不会干,还是跑偏了?
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你也不会有方法。
那到底如何追?
作为一把手,你就追3件事:定战略,追战略的落地;搭班子,追人的到位;建制度,追业务制度、人才制度、分配制度。
作为基层管理者,你可能每天都要去辅导员工,持续跟踪,直至达成目标。
在
《一线管理者的实战指南》
中,我讲过“过程六追”体系,分别是追目标进度、追业务流程、追关键指标、追工作习惯、追业务技能、追业务工具,感兴趣的可以去学。
一句话,追好过程,执行才会到位,才会不跑偏,才能拿到结果。
奖罚不分明
要想让全员动起来,执行起来,就要从人性底层出发,做到奖罚分明。
干得好,有什么奖励,干得不好,有什么后果,丑话当先。
你要重奖业绩优秀的人,要把业绩优秀的人和业绩差的人之间的差距,大大拉开。
你看在华为,做的好的和做的差的,他们的收入可能差5-10倍。
很多企业,不会搞激励,不会分钱,结果就是:
员工躺平,他觉得目标是老板的,是公司的,不是我的;
业务前台没动力,中后台变成大锅饭;
员工总觉得公司在画大饼,从来不兑现,他看不到晋升机会,也没有成长,最终就是悄无声息地走掉。
奖罚分明的背后,是一整套奖惩体系的支撑。
包括物质激励体系,精神激励体系,再细一点,有基本的底薪,有奖金提成,有股权激励,这些都需要科学的设计。
比如,你有多少钱可以分给销售前端,怎么分?销售前端的管理者怎么分钱?中后台怎么分钱?高管怎么分?合伙人怎么分?股东怎么分?
一句话,
你要对得起那些做得好的员工,对不起那些干得
不好的员工。
利益向奋斗者倾斜,不让弱者占强者便宜。
你做到了奖惩分明,员工就会有动力,公司的执行型文化也会建立起来。
你想想,你能做好一件事,是不是来自于过往领导的辅导与培养?
同样的,你想让下属有执行力,并且把事做好,就得对他们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能力。
辅导下属,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你要了解下属的能力水平,他处在哪个阶段。
比如,他是个初学者,什么都不会,那你要教他知识方法,培养习惯。如果是个老手,那你要重点激发他的状态。
不同的人,你要做好情境管理。
第二个,你要了解下属的性格,他是个什么样的做事风格。
比如,他是个大老虎,那么他看起来就会很凶,但行动力强;
他是个无尾熊,那么他就永远不表态,害怕冲突,但他忠诚靠谱,性格坚韧;
他是个猫头鹰,那么他就特别会分析,但是行动力不足。
你要根据下属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当你把下属都辅导起来了,他执行就更有方法,更容易拿到正反馈,更能自驱。
不了解你自己
所谓的了解自己,核心就是要清楚自己的情感强度。
通俗地说,情感强度,就是你要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会“爆”,什么情况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