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芝能汽车
本公众号是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偶俚张家港  ·  最新召回通告! ·  3 天前  
厦门网  ·  今日,雷军宣布!关于小米汽车→ ·  3 天前  
汽车商业评论  ·  马斯克帝国 ·  3 天前  
大家车言论  ·  评测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芝能汽车

下跌34%,保时捷在中国怎么了?

芝能汽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25-01-05 08:18

主要观点总结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自2015年以来曾连续六年占据最大单一销售市场地位,但自2022年开始销量下滑。截至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销量同比减少29%,且连续第三年负增长。文章探讨了保时捷在中国销量下滑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了其在产品、技术和市场策略上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市场地位变迁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从最大单一市场滑落至第三,仅次于北美和欧洲地区。

关键观点2: 销量下滑趋势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关键观点3: 销量波动情况

在2024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呈现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观点4: 销量下滑原因

保时捷在中国下降背后的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产品吸引力下降和经销商矛盾。

关键观点5: 产品与技术挑战

保时捷在电动车和高端跑车领域的优势减弱,同时在技术创新速度上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关键观点6: 市场策略调整

保时捷需要加速电动化转型、强化本土化能力、优化品牌形象与服务体验来应对中国市场挑战。


正文

芝能汽车出品


曾经,中国用户是保时捷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支柱。自2015年起,在进入中国市场14年后,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首次超越美国市场,使中国跃升为该品牌全球最大的单一销售市场,并且连续六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但是到了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的吸引力开始减弱,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减少了29%,降至4.3万辆,使得中国成为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销售跌幅超过两位数的市场。


面对这样的趋势,不禁要问:为何保时捷在中国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


保时捷在中国怎么了?是保时捷变了还是中国市场变了,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偏好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还是保时捷品牌自身策略调整了?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者的购车选择更加多样化,对于豪华车品牌的期望也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传统燃油豪车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我们来探讨保时捷在中国销量下滑的深层原因,并分析其在产品、技术和市场策略上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可能路径。



Part 1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

销量下滑


2024年前11月,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仅为4.8万辆,同比下降34%,连续第三年录得负增长,不仅远低于中国市场曾经的辉煌,还导致中国市场从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滑落至第三,仅次于北美和欧洲地区。


在2024年第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更是同比下滑19%,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复苏乏力的迹象。


与此同时,进口豪华品牌整体面临压力,但保时捷的降幅显然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2024 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 1 月销量为 6662 台,开局相对较好;


◎ 2 月销量降至 2789 台,可能受到春节等因素影响;


◎ 3 月销量回升至 4139 台;


◎ 4 月销量为 4063 台,略有下降;


◎ 5 月销量达到 4636 台,出现小高峰;


◎ 6 月销量 4359 台,稍有回落;


◎ 7 月销量 4471 台,保持相对稳定;


◎ 8 月销量 4863 台,再次上升;


◎ 9 月销量 4416 台,有所下滑;


◎ 10 月销量降至 3572 台;


◎ 11 月销量为 4135 台,较 10 月有所回升。



● 保时捷在中国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多重压力交织,主要包括:


◎ 市场环境变化: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及本土品牌在豪华市场的崛起,进口豪华品牌整体市场萎缩。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众多国产品牌和新势力车企崛起,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让进口外资豪华车没有那么大吸引力了,问界M9、蔚来、理想,甚至是小米,在新能源技术、智能化配置和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给出了低价的替代。


◎ 产品吸引力下降:保时捷在跑车领域独树一帜,但面对竞争激烈的豪华SUV和电动车市场,其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升级显得滞后。


以Taycan为例,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已不及特斯拉Model S和本土高端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事实上这么贵的车,你看看给力的竟然是Apple CarPlay,这让保时捷车主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都2025年了,这个电池平台还是中国2021-2022年的设计想法,这确实是开发周期过长带来的问题。



客观来说,保时捷在动力方面的优势,竟然被中国车企反超甚至是完爆了,这有点尴尬了。



我们后续会对保时捷的平台做详细的叙述对比,分析下为什么保时捷做这么早,投入这么多钱,从参数方面反而持续落下风了。


◎ 经销商矛盾:2024年5月,保时捷中国部分经销商通过“停止提车”的方式要求补贴,显示其销售压力之大。


过度压库导致经销商不得不降价促销,严重影响品牌价值与盈利能力,Taycan和Panamera等车型的终端售价大幅低于官方指导价,进一步削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感。



Part 2

问题的根源:

产品、技术与市场策略的错位


●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产品与技术创新速度难以匹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 保时捷已推出Taycan并规划了电动车型扩展,但在续航里程、充电网络和智能化体验方面,相较于中国本土品牌的迅猛发展,保时捷的技术和价格竞争力显得不足。


保时捷的产品线主要集中在Macan和Cayenne等传统SUV上,面对宝马、奔驰等强劲竞争对手,这些车型的优势逐渐消失,911等高端跑车的需求也因消费升级放缓而减弱。



◎ 经销商体系同样承受着压力。频繁出现的压库现象迫使部分经销商通过降价促销来清理库存,虽然短期内提升了销量,但长期来看损害了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保时捷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削减约三分之一的经销商数量,从154家减少到大约100家,这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覆盖能力。


◎ 市场策略方面,保时捷对本土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在研发和生产上的本土化进程滞后,国产化计划未能落实,限制了成本优化空间,并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面对年轻消费者群体,保时捷的营销活动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数字化体验和服务方面未能充分利用其作为高端品牌的潜在优势,与蔚来、小鹏等新兴品牌相比,显得创新力不足。


为了重振中国市场表现,保时捷需要加速电动化转型,丰富产品结构,加强本地化运营,并提升营销创新能力。


● 展望未来,保时捷中国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其中技术进步与本土化能力的提升被视为关键驱动力。


为扭转当前局面,保时捷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组织架构优化、经销商网络重组以及加强本土化研发,但这些举措的效果仍有待时间检验。


◎ 加速电动化转型是保时捷中国战略的核心之一。为了提高电动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时捷需要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充电效率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出更具性价比且符合中国消费者期待的电动车型,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帮助品牌重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挽救市场份额。


◎ 强化本土化能力对于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宝马、奔驰等竞争对手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和研发,保时捷必须加快步伐,通过引入更多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这不仅能增强品牌的市场适应性,还能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优化品牌形象与服务体验同样不可忽视。面对年轻一代消费群体,保时捷需重新定义其高端品牌形象,利用创新营销手段和独特的客户服务体验吸引新客户并保持现有客户的忠诚度。数字化互动和服务升级将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品牌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活力与吸引力。


通过聚焦技术创新、深化本土化进程,并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品牌体验,保时捷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复苏并继续引领豪华车领域的潮流,如果要走量的话,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而有效地执行上述战略,并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当然也有让自己变小的做法,就是在中国就是做小众!



当然我们客观来说,保时捷也在开拓战略市场,其实没有中国市场对于保时捷来说也没关系,也就是5万台车嘛!





小结

中国市场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对于保时捷而言,这不仅是一场短期危机,更是一次战略调整的契机。


在需求骤变的市场环境下,保时捷必须摆脱对销量增长的执念,重新聚焦于品牌价值与技术创新。本土化与电动化的双轮驱动,或许是其重振中国市场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