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咋投
从上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到今天的深圳互联网金融下发《关于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金融业务相关情况的通知》。关于互金+金交所的模式又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在这不平静的一周,不管是互联网金融,网贷行业的从业者,还是研究互金的专家,以及各路媒体都对互金+金交模式进行了解读,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肥皂大叔发现大家在解读观点是的时候分成了两派。
第一种观点认为,互金+交易所模式,不是一刀切,而是那些“违法、违规”的业务类型被叫停。大多数合法、合规的转让是可以继续做的。互金、网贷的行业人是这么给予的解释。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互金+交易所模式,被监管政策一刀切。监管不允许互金平台的资产通过交易所进行转让。肥皂大叔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说,行业人认为“并非一刀切”,这样的解读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有些平台正处在和交易所的合作中。但是,政策已经出了,检查也开始了。有投资人或者行业人问大叔,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受到严管,监管的初衷到底在哪里?今天,大叔就跟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互金把资产端从金交所进行拆分,是为了突破200人上线。有的互金借款资产数额比较大,如果在互金平台上销售的话,在起投点较低的情况下,200人以内很难募集完成。通过交易所在额度上进行拆分,拆成等额或者等份的“小标的”,再回到互金平台上销售。这样做不仅仅是能解决募集不满的情况,还突破了824政策中要求的借款上线。可谓是一举两得。关键点,额度拆分。
第二,互金平台资产端很多借款人借款额度较大,期限较长,有的在一年上。如果在互金平台上按照借款期限进行募集的话,投资人看到期限较长的产品,很难选择投资。互金平台就通过交易所进行期限上的拆分,整个标的拆成期限等额的“小标的”,然后再回到交易所进行募集。通过交易所拆分期限,也规避了824政策中,不允许互金平台拆分标的期限的条规。关键点,期限拆分。
第三,嵌套模式。只要是互金+交易所这个业务模式中,互金向交易所转让资产,交易所拆分资产,拆分完后在回到互金。在这个过程中,是合同对接合同的转让。互金出具转让合同,交易所拆分完毕后,再出去转让合同,互金接收。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是合同、协议文本的一环套一环,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现金流。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嵌套。嵌套模式中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让资产端变得不透明,通过层层转让,对接,甚至包装让借款的唯一性变得不确定,但是底部借款人的风险一直存在,并没有消灭。投资人很难知道,这个资产端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所属人是谁,是互金平台还是交易所?让人分不清来源。
所以,以上三者,是互金+交易所模式的症结所在。也是监管层面所重视的风险点。总结一下,拆分额度、拆分资产、互金突破借款额度、借款信息不透明。是监管层严管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往深层次说下一,这些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叫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肥皂大叔认为,是导致此次互金+交易所模式被严管的有四个原因。
第一,地方性交易所尚处在监管空白
互金+金交所模式,最主流的是网贷+金交所模式。金交所是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大型公司一起设立的地方新金融交易所。但是,关于地方性金融交易所的业务监督目前还缺乏一个有效和系统的管理。一但缺乏管理,就会变成为某些机构的“规避监管的通道”,或者是专门用来打“擦边球”的机构。所以,此次监管不仅仅是对互金的监管,大叔认为,更重要的是对地方设立的金融交易所进行业务模式上的监管。先去除一些现阶段违背政策和法律的“不合规、不合法”产品,然后在进行后续的统一规范。所以说,此次叫停互金+交易所模式,互金平台也算是“躺枪”。(心疼互金一分钟)
第二,太多的垃圾资产,通过嵌套包装
不仅仅是互金的资产端通过交易所进行嵌套模式的拆分或者转让。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也通过交易所进行嵌套模式,包装一些垃圾资产。这些垃圾资产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讲,属于表外业务或者是属于一些“不良业务”。其他金融机构受制于现有政策无法对此类的资产进行销售和转让。只能通过交易所模式来向外转让。因为资产确实“见不得光”,交易所,就采取“再包装”的模式,对外转让。这样不仅仅使其他金融机构的“垃圾资产”得以盘活,还能给交易所带来一笔业务收入。最重要的是,这个模式也在监管之外。
第三,未来的资管计划要被严管
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一行三会将要严格管理“资产管理计划”的消息不胫而走。资产管理计划大多数都是采用这种嵌套模式进行操作。资管计划的风险点也是我们提到的,拆分额度、期限,包装垃圾资产,底层借款人信息披露不透明。这些因素无疑让本来就不合规或者风险较大的资产包产生连锁反应,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或者更大的不可预见性风险。所以,如果资管计划政策下来后,不仅仅是交易所,有可能连传统金融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包括股权私募基金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此次严管互金+金交所模式,更像是一个预热。
第四,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去杠杆!
现阶段,监管层不仅仅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合规、整治。传统金融也在面临合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去杠杆。有的投资人问大叔,金融杠杆资本市场上常见,比如配资啊,那么债项市场也有杠杆吗?
有,我们就拿互金+交易所模式来说明。互金资产在交易所拆分,交易所是对互金拆分资产的额度收取相应的“通道费”。这个通道费,是算在成本之内的。本来年化5%,到了交易所转了一圈,通道费收取0.5%。如果再由投资人购买,就变了5.5%。多出来的0.5%,就等于加了杠杆。如果经过多次的嵌套,就会增加多次的成本。也许交易所收一次,其他机构在收一次,本来年化5%的理财,经过层层嵌套、包装最终会变为7%。在表面上,虽然投资人收益高了,但是,资产底部的借款人,或者中间的互金平台要承担2%的利息。
这就好比手机分期,本来5000块的手机,一次性购买5000就够。但是分期的话要承担相应的手续费,或者利息。这样算下来,一个价值5000的手机,到借款人最终还款完成或许就变成了6000。多出的这1000就是债项市场的杠杆。这样,大家明白了吧,这也监管层叫停校园贷,和高息现金贷的原因。中间环节太多太高了成本,或者利息太高,将产品本来的价值抬高,就等于放了杠杆。
最后,肥皂大叔要说,监管层叫停了互金+交易所模式,其实从长远来看是为了保护互金,也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目前,多数的互金平台资产端,借款人并不透明,很多平台还是想做一些大额标的,大额借款。这不仅仅是违背政策,也让金融风险变得更加不可控。减少中介环节,提高信息透明度,才是互金和网贷真真正正需要改进和完事的内容。作为投资人来讲,谁也不希望自己有一笔糊涂账,谁也想知道把钱到底借给了谁?借款人到底用钱干什么?投资人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平台也有真实披露的义务。愿这个行业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让真实、公开、透明的资产呈现给投资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