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实现“十四五”高质量收官,既要全力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要妥善应对外部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须把困难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挑战考虑得更严峻一些,把政策举措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同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要树立必胜的信心。
🔹首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讲到哪里,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总是为我们领航掌舵、撑腰打气。这是我们顶住压力、战胜困难和挑战的最强大底气和依靠。
🔹其次,生态环境治理长期积累形成了一套务实管用的“政策工具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重大改革和重要制度作用将持续发挥,污染防治攻坚一系列举措更加务实高效,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推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科技赋能和数智化监测监管手段得到广泛有效运用,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各地治理水平和落实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是我们接续努力、攻坚克难的坚实基础。
🔹第三,结构减排作用初步显现。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市场机制正在推动和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发生悄然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全社会减排。这是我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缓解结构性压力的治本之策。
🔹第四,增量政策持续加力增效。今年,随着“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有效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加快推动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助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这是我们用好政策、形成合力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