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从个人流量到城市名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官方通报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多方回应网传社区 ... ·  14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博主曝光医院更衣室偷拍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三名强奸未成年人罪犯被执行死刑、12306回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报名时间仅余一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专题培训班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近期极端事件频发的社会分析和风险分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1-18 20:30

正文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燕博士

今年6月份以来,接连发生了多起极端攻击事件,尤其是近期的极端事件,引发了社会较大关切。我们就此做一些社会分析和风险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建议。

一、今天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危机的特点

首先需要理解,任何社会都会出现突发危机事件,这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关系不大,更可能和当下经济状态、社会风气有所关联。比如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些人会出现经济困难、贫富差距会扩大,社会心理失衡,从而可能导致极端事件发生。实际上,随着全球化时代进入一个动荡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不稳定,看看中美两个大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突发危机多发的现象。

同时,今天新媒体过于发达,会将任何一件突发事件扩大化为一场重大社会危机,影响社会心理,反过来又加剧了危机的传播和感受,并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传染和模仿。更多时候,危机表现为强烈的群体心理感受,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危害程度。正如恐怖主义事件,如果没有传播,它的影响力是不会这么大的。所以,传播本身就是风险,会加大危机的影响力。

此外,社交时代和算法时代,或许加剧了极端思潮和极端观念的传播,又由于社交软件形成的圈层化和信息茧房等原因,一个人的原有观念会通过算法机制,不断接收到固化、强化和激化观念的信息,从而可能导致爆发的情绪冲破理性堤坝,由此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由此观之,很多极端事件是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由于个体负面的社会体验和情感体验,再叠加算法等技术因素,共同促成的严重结果。这使得风险社会的场景正在变为社会现实。

二、少数极端事件的社会分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今天的极端事件,尤其是极端报复社会的现象。

1、中国社会的突发危机,正在从群体事件变为“独狼”事件。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浪潮进入一个相对的和缓期,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社会治理的改善,并建立健全了不少解决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单从舆情的角度看,中国的突发危机形式正在改变。群体式的危机比如聚集事件,已经减少,但是个体制造的危机事件,开始增多。多年前在西方社会出现的“独狼”现象,也就是个体制造的危害社会的事件,慢慢出现较多的迹象。

群体事件尚能从社会治理等方面找到社会根源并进行治理的完善,从而大大降低爆发的可能性,但是独狼式的袭击和报复社会行为,从治理角度看却是一个难题,因为个体出现极端行为的动因是异常复杂的,具有更多的个体的因素,乃至和童年成长环境、个体性格气质、社区环境都有关系。这也使得这种危机现象很难预防。一些学术研究开始探讨这种现象

2、中年失意者不是进行自杀而是进行他杀,背后或许是集体主义氛围下,个体尊严感缺失。

今年以来,在最近的行凶者高职生徐某之前,国内一些极端事件主要是由5060多岁的中年男性引发的,社会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个现象,这些行凶者普遍具有各种人生失意和失败的特征。

同时,当下青少年自杀现象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如果将青少年的自杀现象和上述的中年男性的“他杀”现象放在一起对照,有没有可能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个体一旦出现和社会环境难以解决的问题,极少数青少年更可能进行自杀,而极少数中年男性更可能会走向袭击和报复社会?

当然,这个结论是极不严谨的。它仅仅出于对于有限的案例的观察,缺乏权威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支撑。更何况,中年男人的自杀问题,或许并未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话题,从而成为未被关注的社会现象。

但是,袭击者更多是中年男性这个现象,却是一个显见的事实。就此现象,很多学术研究已经从社会心理、男性气质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我的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是,中年及中年以上的男性更多是受到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文化影响,更多受制于集体主义,他们的生活已经深度嵌入社会集体和周边环境,一旦遭遇失败,更可能归咎于集体主义氛围。同时,个体生活于集体主义大树之下,个体的重要性降低,个体的角色感模糊,如果再加个体失败或者社会地位低下,个体是很难获得个体尊严感的,处处感受到冷遇和孤立。由于缺乏个体尊严感,对于丧失尊严、声誉形象受损、影响家族后代等后果毫无顾忌,一旦个体极端情绪爆发,就会以周边社会作为报复对象,成为独狼式的恐怖行径。

与之相反的是,青少年更少受到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影响,再加生活优越,个体尊严感强烈,一旦个体出现和社会难以相容问题,更容易以伤害自身方式来寻求解决。

3、以通报代替新闻,社会信息机制受损,不利于形成社会整体防护机制的建设。

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一旦出现突发危机事件,主流媒体就常常会出现沉默现象,相关部门也会进行严格的新闻管理,媒体的现场采访、深度报道、舆论引导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信息生产和反馈机制失效,由此出现以通报代替新闻的现象。

这表面看是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治理,背后实际上是通过人为的干涉,肃清信息环境,导致社会自然调节机制的失效。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主流媒体进行正常的新闻报道具有社会价值,他们通过严肃的新闻生产,提供正负面信息,给与社会一个知识普及、心理引导、社会防范的机会,建立某种信息预警和社会成长机制,反倒有利于社会群防群建的机制形成。

一旦新闻信息机制失效,就等于社会压力全部转移到有关部门身上,形成巨大的工作压力,再加部门人手和精力有限,很容易捉襟见肘,压下葫芦起了瓢。

三、关于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对建议

社会治理可能受到领导主观意志、权力因素、各方利益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是由此引发的社会后果和突发危机,却常常是确定的、实实在在的。这提醒我们,社会治理如果不科学,总是会引发后果的。

由此我们提出如下预防和应对建议:

1、社会治理需要真正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济社会发展是具有自己的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毋庸讳言,当下很多地方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是与此相距甚远的。依然存在较多的“只唯上不唯实”的现象,在具体工作中,就表现为社会治理不尊重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仅仅依据领导的主观意志来推进工作,在社会矛盾出现时候,不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寻找根源、提出解决办法,而是习惯于隐瞒、删帖、欺骗和推诿,反倒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或者仅仅是掩盖了矛盾,推迟了危机的爆发而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如果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不能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习惯于蛮干、盲目干,经济社会的规律常常会以猛烈的极端的方式来报复我们。一些突发危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违反经济社会规律的自然后果。

2、司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凸显极端重要性。

20233月,最高法报告提出,人民法院近年来依法审理了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案、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小区保安陪同送医案、救助老人压断肋骨案,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坚持反对“和稀泥”,着力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

司法判决对于社会道德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被社会重视,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很多社会事件和突发危机的出现,往往是在案件审判之后,直接或者间接引发的后果。人们常说,法律和道德互为补充,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需要提到更高的层面进行关注。尤其在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治理格局下,地方政府和司法审判的复杂关系,法律和道德、司法正义和社会人心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要密切。

虽然司法审判和舆论审判的关系是个难解的问题,法律判决结果和网民期盼结果常常有所错位,但是如何做到司法审判的公正公平,防范“一案结而百案生”,防范案件审理对于社会道德造成伤害,由此导致社会道德人心的淆乱,在当下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3、要注重发挥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不少人对于舆论监督的看法,往往是从官方视角,从影响地方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等方面来谈的,但是人民群众的呼声却常常被忽视。从社会心态的研究能够发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些地方的公权力腐败现象和分配不公现象,由此导致了群体心理和群体情绪方面的风险。实际上,网络舆情的频繁爆发,常常因为线下很多制度建设的匮乏,以及现实解决路径的梗阻。就是说,一些社会问题,在地方现有的治理模式下,是难以获得较好的解决的。

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恰恰具有击破基层治理板结的痼疾的能力,为社会治理的完善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更高的层面看,中国社会上个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网络舆情,本质上是社会网民在网络之上对于现实社会的严厉监督,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危机频繁爆发的发展期,但是今天回望来时路,中国社会是获得了大发展了,还是原地踏步,或者陷入了混乱?很显然,网络舆情倒逼中国社会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以此视角观察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会获得不一样的观点。

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常常是有理有利有节的,是有破有立、具有建设性的,客观后果是在揭露社会假丑恶、推动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个“宣泄阀”的社会功能,为社会群体心理建立一个可控的健康的宣泄引导渠道,实现社会风险的软着陆,社会危机反倒降低了频度和烈度。

4、维护职校学生的权益,关注“沉默的舆论”。

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了“社会分拣”机制,这个机制是指在初中毕业之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遭遇了一场猝不及防的社会分拣,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被无情地分拣进了职校,进入了另外一个社会轨道。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和自己进入高中的同学,常常就此产生人生分野。

在职校这个轨道上,家长和学生们自己常常会产生挫败心理,甚至自我标签就是失败者。因为分数被认为最公平的起跑线和终点线,分数不够是能力问题、或者努力不够,怪不得别人,但是其实分数的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分拣机制,这种机制并不科学。学校和老师不再把他们当做有前途的青年看待,一进校就被视作流水线上的后备军。社会舆论也会忽视他们,他们这个巨大的群体也开始从舆论和社会关注的视野里消失,沦为社会的沉默者。

多年前流行的杀马特群体,很多都是来自中高职学校,他们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显示存在感,并以这种独特性的存在表达某种社会抗争。他们的背后,站着无数的家长,也期待他们从低迷中重新崛起。当我们近年来看到一些中专高专的学生传出获奖新闻的时候,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沉默群体,以及沉默的舆论,或许是一种震耳欲聋的沉默的舆论

当我们提出要建设制造业强国、由此需要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的时候,却在很多方面服务缺失,也没有重视职校学生的成长问题和环境问题,也忽视了他们的权益和尊严问题。我们在很多方面照搬了德国的职业学校的做法,却失去了他们的精髓,那就是他们是没有文凭歧视的,更没有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很多方面对于职校学生是不公平的,他们是我们同时代的年轻人,需要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1.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2.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3. 往期精选:

  4. 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5. 两场“集聚”事件:社会分拣机制和精神“越轨”行为

  6. 从官员跳窗逃跑事件,谈谈基层官场舆论生态的复杂性

  7. 11月的舆情态势分析和研判

  8. 复盘钟山停车费舆情:一个被“带偏了”的事件

  9.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10.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11.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12.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13.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14.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15.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16.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17.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18.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19.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20.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

  21. 马云的动向和社会风险研判

  22. 如何评价“阿里献血事件”的媒体通报?

  23. 周口特聘教授楼顶抛撒公开信事件:消失的真相!

  24. 如何看待眼下的各种社会“退守现象”?

  25. 如何看待河南村民抢东西:“两个河南”现象

  26. 对于近日两起新闻事件的舆情分析

  27. 最近两起事件的发声通报都严重不合格

  28. 解读“北极鲶鱼”的舆情通报:一份打70­­­­­分的结果

  29. 南阳迷笛音乐节“失窃”舆情的分析和应对建议

  30. 西安交大“不便透露”背后的舆情风险

  31. 如何看待刀郎《罗刹海市》和中国当下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