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生个人开设诊所,一直被认为是十分艰难的事,但现在来看,似乎在慢慢放开……
作者 | 燕小六 栋梁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业内惊呼“45万中医要彻底解放了”。
早在两个月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发布过通知,对“两个办法”征求意见,此次由国务院法制办进行意见征求,可见距离正式出台仅有一步之遥。
10年前就在尝试“解放中医”
在中国,医生个人开设诊所,一直被认为是十分艰难的事。2013年从协和医院辞职的急诊科医生于莺几经周折,依然没能圆上自己的诊所梦,最终选择加盟美中宜和,担任其综合门诊中心CEO。
但国家关于解放中医的尝试,已推行多年。
早在2007年,《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提出,在9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2010年,《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的出台,标志着药店中医坐堂将在全国推广。
此后,不少省市地区发布细则鼓励推动中医门诊落地。以广东省为例,2015年8月发布的《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里,明确指出鼓励有资质老中医开诊所。
到了2016年。国务院下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其中表明,大力提倡基层建立中医诊所,并且许可制变成备案制,且无需配备相应医疗设备。
再加上《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中医门诊的国策已经落地。长期掣肘药店设立中医诊所、民营资本进入中医领域的许可制门槛正式消除。但各地区的细则尚没出台。
中医人“松了绑”
身为中医连锁品牌机构君和堂的创始人、CEO,潘学才对《暂行办法》的出台,寄予了很大期待。他表示等正式出台之后,中医市场就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之前要开设中医诊所,还是非常难的,审批也很复杂,一般人开不了。而且以前医生多点执业要医院审批,最近才不需要了。”潘学才认为,给中医人松绑、让其自由执业,才能激发出医生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自由执业、自由创业肯定都是好事情。“医生在市场里和在行政体系里,活力完全是不一样的,当医生回到市场里,他就会回到临床上,精力也会用在患者身上,必须思考怎么服务患者,怎么精进医术。”
开办诊所就意味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多少中医会投身其中,还有待政策正式出台后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张立山主任表示:“这可能对于有才华、有名气的医生来说会更有吸引力,因为开诊所要用疗效说话。”
走后门拿到资格证怎么管?
《暂行办法》被人讨论最多的,是给了那些身在中医世家、由于没有“医师职业证书”而不能合法执业的中医人一展宏图的机会。
按《暂行办法》规定,中医诊所负责人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或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然而,有网友质疑,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存在“黑箱操作的可能”。从考核办法看,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报考专长证:
1.具有医术渊源,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或者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2.由至少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怎么证明患者认可?怎么证明TA的中医诊疗技术是有特色的且安全有效的?推荐人靠不靠谱?这些都是问题。”
早在今年4月,就有中医医生在微博上坦言,“不止一个人打电话请他帮忙,也想弄个中医医师资格证。”
“医师资格证书考试很难,很多人未必能通过。但同时要加强管理获取专长证这一环节。否则通过送钱走关系拿到专长证,这些人依然会导致中医乱象存在。”业内专家称。
后期监管怎么跟上?
很多网友还表达了对监管方面的担忧。
“从文件要求看,是砍掉了行政许可环节;从诊所的规定范围和开诊所人的资格来说,还是规范的。但核心问题是后期监管,特别是如何避免出现医疗事故,监管要跟得上才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林瑞超表示。
但也有人认为,(放开)再乱也不会比现在乱。“现在的中医队伍中有多少人属于正宗中医?对中医一巧不通的西医也可开中药,这种情况还不叫乱吗?……所以我认为这个政策确实可以振兴中医,这个门应该开大点,让人人都有资格参与中医执业考核,再严格抓好考核审查,做到广进严出,这样才能筛选出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
医保或是中医诊所的拦路虎
即使政策红利频频释放,事实上,中医诊所仍面临重重考验,首要难关在于医保。
目前中医的医保报销力度远不及西医。据悉,2015年年底,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并“适当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优质的中药材价格昂贵,纳入医保,会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国内不少中医诊疗旨在健康调理,难以界定医保报销项目,很多保健类中药材医院也无法销售。
其次,国家政策好,地方政府却可能“设阻”。
有网友建议:为了推行政策实施,规定要落实到细节。
西医何时能自由?
中医将要全面解放,西医呢?2016年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在“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条目中删除了“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这一改变被解读为将要放开在职医生开设医疗机构,调动医师自主创业积极性,促进民间投资、加快社会办医发展,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潘学才把解放医生和改革开放做类比。他说:“现在都是民营经济占主体,未来的医疗也应该是社会办医占主体,政府起托底作用,公立医院回到公立性服务上。不管中西医都是一样的。医改这么多年,首先是没有解放人,政策环境没有完全松绑。而中医得以解放,是非常好的事情。”
这或许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信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