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消息9月29日消息,原 IBM Watson Group 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博士正式入职京东,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负责 AI 研究与平台部相关业务,向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此前,周伯文就职于 IBM 纽约总部,担任 IBM Research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AI Foundations)院长、IBM Watson Group 首席科学家、IBM 杰出工程师等职位,负责 IBM 全球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基础研究方面的战略和执行。
作为主要技术完成人,周伯文曾获得多个 IBM 杰出技术成就奖和杰出技术发明奖。此外,还曾获 IBM 杰出技术领导成就奖和 IBM 公司最高奖“Best of IBM”。
雷锋网了解到,学术方面,周伯文的国际学术兼职包括 IEEE 语音语言技术专家组成员,IEEE Transaction 期刊副主编,ICASSP 领域主席 (2011- 2015),还曾担任 ACL 及 NAACL 机器翻译、机器问答、机器学习、信息提取等多个领域的领域主席。直至目前,周伯文仍担任 ICLR、NIPS、ACL、EMNLP、ICASSP、AAAI 等各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的评审人。
为什么加入京东?
人工智能大战一起,国内巨头从国外巨头的“挖角行动”就一刻也没有停止。无论是 BAT 这种直接将办公室开到了 FLAG 隔壁的“直接”,还是创业公司们频频去硅谷开人才交流会的“间接”,都无疑透露着,这场战役的核心力量是优秀人才。
而京东,自然不愿意输在人上。京东不仅建立了硅谷研发中心,除了今天公布挖来周伯文之外,前几天刚刚把微软云 Azure 的负责人申元庆请到了京东云掌门人的位置上。相信京东未来会在挖人这件事上,下更大的功夫,申和周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赢得最后的战争,占领某个“字母”,悍将不可或缺。
而从周伯文的角度来看,在 IBM 呆了近乎十四个年头,看着 IBM 从软硬件提供商走向平台商,作为 Watson 的首席科学家,想要在取得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似乎概率偏小。
无疑,正在招兵买马、开疆拓土,快速向一家技术公司挺进的京东,绝对是个好的选择。同时,在零售这个业务上,国内大量的购买、交易数据,对于科学家而言,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加入京东做什么?
从官方给出的通告来看,周伯文加入京东,主要负责京东 AI 研究与平台部的相关业务,明确聚焦于 AI 算法的创新,同时结合京东的应用场景和现有成果,为“零售基础设施”中与 AI 相关模块赋能。
简单来说,周伯文加入京东后,扮演的是两个角色:一个是以学术为主的科学家角色,另一个是以应用为主的赋能者角色。
针对科学家的角色而言,考虑到周伯文在各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中都担纲评审,以及过去 IBM 的履历,做 AI 算法方面的技术创新,自不在话下。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或许是“带团队”。相比 BAT “驻扎硅谷式”的“抢人大战”,京东在这方面明显低调很多,也弱势很多。无论是学术、技术大牛,还是年轻人才,相比它的“野心”,都远远不够,如果京东要成为一家“技术公司”,强大的人才吸引力必不可少。而周伯文的加入,无疑对此有所帮助。
针对赋能者的角色而言,周伯文从 2003 年加入 IBM,后者在 2005 年着手转型,想要从一家“硬件、软件与服务”公司,转变为一家平台公司,而“大数据分析”是这个平台的核心,并为此至少投入了至少 420 亿美金。周伯文完整经历了 IBM 的转型期,可以说经历了这其中的“痛”,但是否能成为京东“零售基础设施”的赋能者,还有待时间验证。
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继马云提出“新零售”后,作为国内另一个电商巨头,刘强东日前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理论,理论和概念的背后,一定需要强人“补完”。京东在宣布周伯文的入职通稿里,也明确提到:
周伯文执掌的 AI 研究与平台部将在推动第四次零售革命、全力打造零售基础设施平台、对外开放赋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说白了,京东给周的 KPI 就是,帮助刘强东实现他提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刘强东在阐述这个理论的文章里说:零售的本质是不变的。零售未来可能会演化出更多新的业态,超越今天的想象。但无论它怎么发展,一定还是会紧紧围绕“成本、效率、体验”。
同时,刘强东也认为,这场革命本质的改变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
雷锋网获悉,按照刘强东的说法,所谓的基础设施,指的是“构成零售的信息、商品和资金服务,整个零售系统的进化说到底是信息、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的升级”,无疑,这个升级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未来还没来,谁能定义未来的零售,其实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阿里和京东,都选择了同一把利剑,这把剑叫做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