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在纷繁复杂的策略分析派系中发出我们的声音,在布满荆棘的投资实战中修炼我们的水晶球!
51好读  ›  专栏  ›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近期政策变化对于市场的影响?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 公众号  ·  · 2024-07-14 11:07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中泰策略


投资要点

一、如何看待转融通全面暂停的影响?

二、 央行对债市干预力度或将显著超预期

、投资建议




一、如何看待转融通全面暂停的影响?


7月10日证监会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


转融通全面暂停显示出政策层对于资本市场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对于交易来讲,暂停转融通将减少融券的券源,对量化交易中的股票多空策略或造成一定影响。




二、央行对债市干预力度或将显著超预期


近期央行开展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政策层级规格显著高于以往,债市短期波动或将显著大于当前主流机构投资者预期,红利反而是股市中相对受益的方向。就中长期来看,央行借入国债操作力度超预期,市场或存在三个重要预期差:


第一,央行借入并卖出国债操作并“QE”与“放水”的开始,而是旨在吸收市场超额流动性,并提升长端利率的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借入国债一定程度上打破当前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于债市收益率走低的过于拥挤交易的一致预期。


第二,央行本轮借入国债或预示着未来央行干预的力度或将显著超当前市场主流预期,要注意债市短期波动幅度加大的风险。我们认为,需要关注本轮央行政策干预的层级可能显著高于以往。考虑到央行领导在此前调控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政治性,预计本轮央行对债市的干预的力度和效果亦将显著超过市场主流预期,对于接下来阶段性债市波动加大的风险,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第三,对于股市而言,央行本轮干预,红利类资产反而是股市中较为受益的细分。从总量上看,本轮干预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债市波动加大或将引导更多资金从债市投向股市;但同时,流动性收缩与长端利率的提升也会对市场估值会产生一定压制。


就结构而言,我们认为红利类资产或反而是股市之中较为受益的方向。若未来债市再央行的干预下导致波动持续上升,投资者或阶段性适度减少对债市购买,加大对股市购买。短期看,受益于利率上行的银行、保险或是红利资产中最为受益这一政策的方向。




三、投资建议


当前时间点,我们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改善相关的科技股布局机遇。科技股细分方面可关注:核心军工,半导体设备与AI硬件相关的消费电子等细分。


半导体设备:在美国等科技限制进一步强化下,三中全会前后产业政策或将进一步显著发力。


AI PC、手机硬件端:近期在GPT-4o实时交互,微软AI+PC,苹果M4芯片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发布后,可以直接在pc、手机本地运行的AI新生态已大幕拉开,或将带来新一轮消费电子换机热潮。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调控不及预期,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考虑到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市场情绪不稳定的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正文

如何看待转融通全面暂停的影响?

7月10日证监会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

2023年8月以来,证监会采取了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措施平抑市场波动。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约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大约0.2%。

转融通全面暂停显示出政策层对于资本市场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公告发布的次日(7月11日)上证指数上涨超1%,深证成指上涨接近2%,市场出现强力反弹。对于交易来讲,暂停转融通将减少融券的券源,对量化交易中的股票多空策略或造成一定影响。另外,由于保证金率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也将有所降低。




央行对债市干预力度或将显著超预期

近期央行开展借入国债、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等操作,其操作政策层级规格显著高于以往。就对市场的影响来看,债市短期波动或将显著大于当前主流机构投资者预期,红利反而是股市中相对受益的方向。央行开展新一轮公开市场操作或对市场产生三个重要预期差:


第一,央行借入并卖出国债操作并非部分自媒体所言的“QE”与“放水”的开始,而是恰恰相反的类似日本央行的YCC操作,旨在吸收市场超额流动性,并提升长端利率的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借入国债一定程度上打破当前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于债市收益率走低的过于拥挤交易的一致预期,这也是此前央行主要领导在陆家嘴论坛等场合反复向市场所传达的信号。就本质来看,央行的这一操作也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以稳定汇率和币值为优先目标的体现。


第二,央行本轮操作或预示着未来央行干预的力度将显著超当前市场主流预期,要注意债市短期波动幅度加大的风险。此前央行多次提示长债的期限错配风险和利率风险,每次提示短期会对长债收益率形成一定冲击,但冲击被消化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会再度由涨转跌。


我们认为,需要关注本轮央行政策干预的层级可能显著高于以往:在当前经济弱复苏的大背景下,央行主要领导二季度以来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债市风险,这些迹象与今年2月初对于股市的干预力度较为相似。考虑到央行领导在此前调控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政治性,预计本轮央行对债市的干预的力度和效果亦将显著超过市场主流预期,对于接下来阶段性债市波动加大的风险,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第三,对于股市而言,央行本轮干预,红利类资产反而是股市中较为受益的细分。从总量上看,央行本轮干预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债市波动加大或将引导更多资金从债市投向股市,而这一趋势或是本次政策的目标之一;但同时,流动性收缩与长端利率的提升也会对市场估值会产生一定压制。


就结构而言,与市场预期相反,我们认为红利类资产或反而是股市之中较为受益的方向。若未来债市在央行的干预下导致波动持续上升,债市基金经理或阶段性适度减少对债市购买,加大对股市购买。由于其相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更低的风险偏好和更为稳健的投资习惯,预计红利类资产是其重要的“避险之地”。短期看,受益于利率上行的银行、保险或是红利资产中最为受益这一政策的方向。



投资建议

就当前时间点,我们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改善相关的科技股布局机遇。科技股细分方面可关注:核心军工,半导体设备与AI硬件相关的消费电子等细分。

半导体设备:在美国等科技限制进一步强化下,三中全会前后产业政策或将进一步显著发力。

AI PC、手机硬件端:近期在GPT-4o实时交互,微软AI+PC,苹果M4芯片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发布后,可以直接在pc、手机本地运行的AI新生态已大幕拉开,或将带来新一轮消费电子换机热潮。




周度市场回顾及展望(7月8日-7月12日)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中小100涨幅较大。 三大指数中,上证综指涨0.72%,深证成指涨1.82%,创业板指涨1.69%。本周大类行业大多上涨,其中信息技术指数、金融指数上涨明显。活跃度方面,信息技术指数、可选消费指数换手率回升明显。从风格表现来看,本周小盘成长股涨幅较大。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大多上涨,其中电子、汽车、银行领涨市场。 活跃度方面,本周一级行业活跃度大多回升,其中电子、汽车、基础化工换手率回升相对明显。



3.1 指数与行业表现


风格指数: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中小100涨幅较大。活跃度方面,本周主要指数换手率大多上升,中证1000上升明显。

大类行业: 本周大类行业大多上涨,其中信息技术指数、金融指数上涨明显。活跃度方面,信息技术指数、可选消费指数换手率回升明显。

一级行业: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大多上涨,其中电子、汽车、银行领涨市场。活跃度方面,本周一级行业活跃度大多回升,其中电子、汽车、基础化工换手率回升相对明显。




3.2 情绪指标跟踪


全市场活跃度: 过去十年全A日均换手率区间大致为0.4%-3%,20日平滑后本周全A换手率较上周有所下降。截至7月12日,5日平均换手率达0.99%,处于十年分位的37.6%。创业板指换手率区间大致为1%-5%,20日平滑后创业板指换手率有所上升。截至7月12日,创业板5日平均换手率为1.45%,处于历史分位的28.7%。




场内融资: 本周融资余额有所下降,截至7月11日,融资余额为14331.37亿元,较上周末下降92.72亿元,5日平滑后融资买入额占全市场成交额7.94%,较上周上升0.18%。


次新股指标: 5日平滑后次新股指数换手率较上周回升0.30%,截至7月12日,次新股5日平均换手率达到5.89%,处于历史分位26.7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