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舆论中最具工匠精神的传统匠人,往往都来自一些偏远、甚至封闭的地方?他们真能代表一流的手工技艺吗?
文|鲍君恩 黄章晋
今天,中国全民争说“工匠精神”,网上、电视上铺天盖地都是手工作坊里的老工匠,通常,纪录片中的工匠都是这样的:
如果留意,你会发现坚持古法的工匠多住在偏僻山村,被发掘之前,他们生产的东西,甚至连当地的年轻人都不喜欢,顾客只剩下那些不愿改变生活习惯的老人。统计一下地区分布,你会发现,这些工匠大都生活在腾冲-黑河线以西。
我们看到的这些原生态的传统匠人,真能代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华,是我们今天说的工匠精神的象征么?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官方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纳入评定范围的传统手艺,共十一大类,我们今天最常见到的传统工艺全部被覆盖。这一评选始自 1979 年,到 2012 年只评选了六届,迄今为止总共只有 430 位老艺人获得大师称号,标准不可谓不严。
▍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要求
中国什么地方出手艺?第一届评选出的大师总计 33 位,他们分别出生于如下地区:江苏(7 人)、浙江(7 人)、河北(4 人)、广东(4 人)、山东(3 人)、北京(2 人)、福建(2 人)、天津(1 人)、湖南(1 人)、安徽(1 人)、江西(1 人)——这些地方全部位于腾冲-黑河线以东,而且高度集中在京杭运河沿线。
道理其实很简单,产生精良手工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高度专业分工;二、充分市场竞争;三、强大的消费能力。只有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才能满足这些条件。
中国传统手工艺中,需要耗费极大人工、价格昂贵的玉雕、象牙雕、刺绣、瓷器、漆器、景泰蓝等,匠人全都集中在重要的权力中心或商业中心,无一产自偏僻封闭的山村。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清十九世纪
以精湛传统手工艺著称的欧洲日本同样如此。例如工业革命前,荷兰是欧洲最发达的手工业国家,它也是欧洲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675 年,荷兰共和国就有 4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有 60%的人口住在荷兰省。
衡量传统手工艺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行会。开放市场能自发形成各种行会和行业工会,建立稳定的学徒制,对师傅和学徒公开考核,确保技艺有效传承,并演化出保护产权的稳定制度环境。
由于手工业行会无法限制熟练学徒在城市间流动,必然要靠专利保护以维持行业生存。1580-1719 年间,692 个有专利权的荷兰人中,270 人是手工业者,大部分人来自阿姆斯特丹、哈勒姆、鹿特丹、海牙等中心城市。
▍制绳匠,1616 年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作坊无法形成行会。没有行会监督,手工业师傅只会倾向短期利益,把学徒当做廉价劳动力,对技艺传承不太重视。农村环境封闭,缺乏竞争,没有改进工艺的动力。产权保护更是无从谈起。
特殊情况下,较偏僻的封闭地区也可能出现发达手工业,例如瑞士钟表业高度集中于汝拉山谷。但它的客户遍布全欧上流社会,而且汝拉山谷的制表业只是漫长产业链中最顶端的部分,它需要的各种复杂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设备都由外部提供。
餐饮业更是如此,今天举世公认有良好口碑的餐馆几乎都集中在商业枢纽,除物流便利外,只有商业枢纽能形成口味挑剔、有购买力的市民阶层,促进烹饪手法革新。
今天代表性的日本料理,如天妇罗、刺身等,历史并不悠久,都诞生于德川幕府中后期的工商业城市。日本学者中泽正在《日本料理史考》中指出,这些料理的最初形态都是工商业城市的街市餐饮。消费者主要是江户、京都、大阪三个商业枢纽崛起的工商业者。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农村,连地主都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白米饭。
▍德川时代后期的寿司浮世绘
为何今天欧洲日本的传统工匠多生活在商业中心,而中国的传统工匠却往往生活在偏僻乡村?
欧洲日本今天的手工作坊小企业,主要满足差异化小众市场的需求,现代自动化生产要达到同样工艺,会因为批量过小,不但无法体现规模优势,反而会增加成本。
德国、日本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工艺水平尤为突出,与其特殊的制度环境有关。德、日证券市场都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而非证券,企业构成长期稳定关系,使之更倾向于对现有产业持续技术升级,不断提高工艺复杂度。而以美国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具有信息优势和更强的风险偏好,更倾向于发展新兴产业。
▍与德、日等高收入国家相比,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产业更发达
相比欧洲日本,中国传统工匠的环境在历史上就要困窘得多。自汉代以降,受重农抑商理念影响,工匠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下,不但位列贱籍,承受“不得做官”、“不能骑马”等种种制度歧视,还经常受宫廷、官府征召盘剥,无法独立生产。
明代把工匠用户籍固定下来,不得改业,使“工之子恒为工”,令专业工匠成为官营手工业后备军,民间手工业难以发展。直到明中期匠户制度松弛,清顺治二年废除匠籍,京杭大运河沿线工商业城市才出现类似欧洲行会的行帮组织,工艺水平有一定提升。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普遍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市民阶层,以满足最简单功能需求的日用品,相比之下工艺水准非常低下。
能体现中国手工业最高水准的是宫廷用品。因为皇室的不计成本往能会直接刺激新工艺,典型如官窑瓷器。又如嗜玉如痴的乾隆帝,因为欣赏伊斯兰世界的痕都斯坦玉,“良材巧琢,非中土玉工所能仿佛也”,遂抽调大批玉雕匠人技术攻关,提升了中国玉雕水准。
▍蒙兀儿帝国花式盘,1768 年进贡清宫,为乾隆帝“痕都斯坦玉”系列收藏之一
但皇家垄断对传统工艺的戕害效用更大。皇室不断从民间征召优秀工匠专供皇室服务,其实意味着在缺少竞争环境下工艺和用途创新的停滞。
1949 年后,民间高手匠人被收入国营工厂,而他们的顾客——剥削阶级被消灭,使得体现中国传统手工最高水平的工艺,只能用于献礼或出口创汇,与大众消费日益远离,只能出现在博物馆中。
今天中国往往只在偏僻山村才有传统工艺的小作坊,不是因为其品质精良,而是因为经济落后、市场封闭,无法及时淘汰落后消费品。中国工商业较发达城市,除餐饮业外,传统手工业以古法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灭。只有刺绣等少数保护得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幸存。
偏僻地区的老匠人们突然成为赞美对象,从时间线上看,恰好与近年来媒体鼓吹日本、欧洲的“工匠精神”同步。由于日本、欧洲的高手匠人大多出自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形态与中国农村小作坊类似,二者被有意无意地等同比较。
▍一位正在工作的日本木雕师/Elstner Hilton 摄于 1914 年 9 月
问题是,欧洲日本家庭作坊式企业能享有极高声誉,关键原因在精细分工,只有在某一项工艺上长时间积累经验,不断做微小改进,才能达到极高的工艺水准,形成保证品质的复杂管理体系。从某种程度讲,这种微创新式的改进正是“工匠精神”的关键内容。
同时,这种不断改进并非匠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在经济发达、信息交流频繁地区的同行之间碰撞产生的。这也是为什么不论中外,优秀的匠人全部集中于人口密度高的商业地区。
而中国今天挖掘出来的古法小作坊,绝大多的消费者为乡邻熟人,即使是世代相传的手艺,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多只见过邻村匠人的产品,根本不曾见过外面世界优秀同行的工艺是什么样。
有些即使形成了专业分工,技术上依然乏善可陈。如国内网民传颂的新疆英吉沙小刀,当地专业刀匠多达千人,按技术分为刀匠、师傅、大师傅三级,然而一般的英吉沙刀只适合用于切瓜或屠宰羊只,质量稍好的用的是汽车弹簧钢板,较耐用而不卷刃的则是轴承钢。最值得称道的是刀柄的造型纹饰,但无论工艺还是造型,只算是讲究,难称精致。
▍一把英吉沙小刀
毕竟,地理位置、人口总量和经济水平,不但决定了工艺水准高下,也决定了评价标准的眼界。有些古法手艺今天得以幸存,靠的不是品质,而是封闭的熟人社会获得的口碑。
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封闭的乡村环境对匠人最大的限制是信息的限制。没有了真实的、高水平的消费者评价,即便是再聪慧的工匠,也难以顿悟自己的手艺在同行中的高低位置。
封闭社会的口碑不能提供参考,真实的口碑又是怎样形成的?
可靠的消费者评价体系源于商业社会的消费市场,只有充分竞争、信息充分、评价声音多元的市场才有客观多元的评价声音——封闭的熟人社会因为利害关系很难出现多元的评价。显然,古代的所谓“口碑”不够可信。
严格来说,完全符合理想的评价体系并不存在,因为任何市场平台上,都无法解决口碑传播过程中评价信息的留存问题,更无法解决评价信息的可查询问题,即使是最开放完备的社会,也只是趋近于这个标准。
不过今天的互联网,让开放、充足、多元的评价体系建立成为可能。互不相识的买家、卖家,撇去了熟人社会的利害关系,评价基本都是基于自己的真实体验。而大量真实评价的出现,又会反向促使卖家提高商品品质和竞争力。感受到口碑力量的买家,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评价权利,最终形成大规模、真实开放、可以查询留存的评价数据。
开放的商业社会加上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充分透明,口碑评价才能更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才能让消费者较容易地选购到可靠的商品。
品牌推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可行并不意味着评价体系的建立。如今许多电商平台为了销售,会刻意展示正面评价,甚至删除负面评价。这种人工选择和编辑的结果,令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承受损失,尤其是类似家电产品这种专业性强、价格贵的品类。
而中国唯一不刷好评、不删差评的家电电商平台——京东家电,则保证了完整的信息交换。其评价多元的开放平台上存在大量竞品,并且不删差评的准则充分保证了完整的信息交换。有了这样的前提,你在购买家电时,就可在京东家电的平台上看到最真实的口碑。
五一大促期间,京东家电为消费者推荐优质好评产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买家电,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