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点评一下?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微博视频 ... ·  15 小时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圈里这AI到底是谁? ...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发现一个法律漏洞 -20250201120439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今起实施,影响4个万亿产业的外贸新政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01 08:20

正文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控制出口的一把利器。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天,中国外贸出现了新状况。

12月1日,新的退税率正式实施:取消铝材、铜材等59项商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石料、光伏、锂电池等209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这次全面下调出口退税率,是2008年以来的第一次转向。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曾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但每次的调整方向都是全部往上调或者部分往上调。


还有一点值得细品。特朗普2018年发起贸易摩擦时,中国的应对办法是全面上调退税率,大力扶持中国制造出口。现在特朗普再次放言要加征中国产品的关税,中国却下调退税率。


面对相似的国际形势,为什么要采取相反的税收政策,这背后有什么的深层考虑?面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突然转向,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出口退税?


要理解出口退税,得从增值税说起。


增值税,是现代税收制度的基石。每当商品或服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并流转至下一环节时,就需要对其增值部分征税。


举个例子,某企业买进原料,不含税价100元,13%税率,增值税进项税13元,合计含税价113元。加工后卖出,不含税价200元,13%税率,增值税销项税26元,合计含税价226元。


如果在这个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这家企业就可以向本国税务部门申请增值税抵扣,用进项税13元冲抵销项税26元,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则为13元。


但是如果把产品卖到外国市场,这家出口企业就无法申请增值税抵扣,就要缴纳26元税款,税负就比该国本土企业更重。


为了让出口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税务部门就会出手帮忙,在产品出海之前,把企业之前缴纳的13元增值税退回去。这就是出口退税制度。


码头上滚装轮正在装载出口汽车


1985年,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正式启动了出口退税制度。


39年来,中国经济形势不断在变,出口退税政策也得以调整和完善。


调整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把某些新兴产品纳入退税名单;二是把某些传统产品踢出退税名单;三是提高某些产品的退税率;四是降低某些产品的退税率。


1996年,出口退税率从11%、13%、17%分别降为3%、6%、9%。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6%提高到15%。

 

2005年,分批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退税。

 

2008年,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退税率。


2009年,纺织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6%,以此来促进纺织业的复苏。


2011年,将软件设计出口产品纳入免退税范围。


2015年,提高了8类医疗器械的出口退税率。

 

2018年,面对贸易冲突,商品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


从这些变动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政策至少有三种角色:出口贸易的推动器、政府财政的调节阀、产业结构的指南针。



这次为什么要下调?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出口退税的本质是一种补贴或者是对出口的奖励。在各种奖励出口措施中,出口退税似乎是最合理的了。


2012年前后,美国和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初定税率高达47%,而后降为11.8%。


不幸的是,当时中国光伏发电场数量稀少,本土市场容量小,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供应欧美市场,只能亏本甩卖,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于是,一大批中国光伏企业应声倒闭,还有一些公司在苦苦支撑。


为了挽救刚刚兴起的中国光伏产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及时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两部门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光伏企业将享受比例约为50%的增值税退税。


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笔出口退税就是及时雨,可以抵消惩罚性关税带来的压力,保证产品在欧美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名企业,全是中国企业。



不只光伏产业,中国钢铁、纺织、玩具、家电、手机、电脑、汽车等产业的全球化之路,都离不开出口退税政策的助力。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享受出口退税时,中国的出口贸易也就越繁荣。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税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出口退税额的增长率与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息息相关的,两条曲线的重合度较高。


有人测算过,出口退税每退一元钱,大概能带动十几元的出口额。



但是,不断加码的出口退税政策,也会产生副作用,让部分企业患上依赖症, 有时会加剧“外贸内卷化”。


中国是公认的“世界工厂”,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会把“中国经验包”带出去。“中国经验包”就包含了价格战。


在光伏、锂电池、铜材、铝材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领域,过度竞争尤为明显。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2月,中国出口光伏组件9036.99万个,同比增长42.64%;重量为210.20万吨,同比增长40.82%;出口额为53.29亿美元,同比减少23.26%。


“两增一减”现象说明,光伏市场陷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狂打价格战。中国太阳能电池在南美市场的到岸价,甚至低于国内市场的批发价,价格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一现象的升级,离不开资本市场、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给光伏企业提供的无限子弹。


税务部门给光伏企业们提供的出口退税,刚好可以用来弥补它们在海外市场的亏损。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


不只光伏产业,铜材、铝材和锂电池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亏本经营等乱象。


例如,锂电池的产能扩张速度非常惊人,2021年新能源车企还因买不到电池而烦恼,现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2023年,中国锂电池的生产能力是国内需求的3.3倍,全球需求的1.5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1%。


所以,这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倒逼技术水平低、靠政府补贴生存的企业退出海外市场。


另外,选择在12月1日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或许也有政治考量。


现在是国际贸易博弈的关键时机。


特朗普向来多变,上任之后究竟会不会加征关税、到底要加征多少关税,还是未知数。


我们主动下调268种产品的出口退税,就是向外界释放信号,我们无意搞低价倾销,我们希望与贸易伙伴共享共赢。



出口退税的财政账本


“出口退税”概念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出口”,影响着中国出口贸易;另一部分是“退税”,影响着中国政府收支。


对政府来说,出口退税是一笔很大的支出。2014年1月—10月,中国出口退税总额为16958亿元,同比增长9.9%。另一方面,全国税收收入150782亿元,同比下降4.5%。


收入变少了,支出却增多了,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


为了缓解压力,政府只能通过下调部分产品的退税率,来降低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退税额。


所以,这一次出口退税政策变动都走下坡路、没有上坡路,59项产品退税率从13%降到0,209项产品退税率从13%降到9%。


中信建投证券估算,本次下调退税所涉产品,每年共可减少退税832亿元,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剩下一大笔钱。


工人赶制光伏组件出口订单


退税率的大幅度下调,短期内对四大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安泰科铜研究团队对部分铜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了电话调研,总体反馈意见表示政策调整对企业经营发展会产生短时影响。从影响程度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较大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更明显,而对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为主的企业影响较小。


最大铜管出口商“海亮股份”发公告称,公司产品出口90%以上都是以进料加工的方式展开,进料加工业务模式是以加工费为税基,受退税调整影响很小。


生产铝材的上市公司“立中集团”发公告称,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或将对国内外铝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扩大国内外铝价价差。


据上海有色网报道,近期,二十多家硅片企业在线上召开相关行业自律会议,旨在协同减产改善当前市场环境。据了解,11月国内硅片预计产量跌破40GW,头部一、二线企业开工率普遍维持3—4成左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