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进制造观察
高端装备强国的时代在加速到来,依托高端装备和军民融合建立一个强健的工业和国防体系是当务之急,本团队致力于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深度而有效的高端装备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重点了解在于中国高端装备产业链的深入变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频道  ·  2025年河南省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 ... ·  13 小时前  
都市频道  ·  2025年河南省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 ... ·  13 小时前  
环球资讯+  ·  泽连斯基称愿立即辞职 但条件是……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一秒卸载游戏,小孩哥暴怒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瞬间清思维敏捷!美式黑咖啡,选它就对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先进制造观察

Q1锂电池厂招标情况总结:重视新一轮电池产能军备竞争 【天风机械周报19W17】

先进制造观察  · 公众号  · 军事  · 2019-04-21 21:37

正文

天风机械团队

报告摘要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先导智能、杰瑞股份、伊之密、诺力股份、百利科技、中金环境、汉威科技

重点组合: 晶盛机电、中环股份、拓斯达、金辰股份、中国中车、日机密封、徐工机械、锐科激光、克来机电、华测检测、埃斯顿、汇川技术


本周专题: 2019 Q1锂电池招标展望:

2019年与以往年份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扩产电池厂数量减少,扩产量逐步集中到龙头。第二,龙头电池厂扩产态度积极,这个主要是因为高端产能的确不足,其次是新能源车厂制定长期购货协议,电池厂扩产信心较强。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 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总结来看,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1)海外电池厂发力;2)国内二线电池厂加紧扩产;3)扩产厂家向龙头集中;4)企业开始向软包、高镍等方向布局。

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建议重点关注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百利科技、诺力股份等。


重点行业跟踪:

工程机械: 3月挖机销量44,278台、YoY+15.7%,3月大/中/小挖的增速分别为7.3%、18.6%、14%,小松的开机时间3月同比+6.5%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预计4月挖机销量仍将保持10%以上高增速、中大挖占比将提升,19~20年挖机需求均将超过20万台。国产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柳工、艾迪精密。

自动化: 行业筑底过程中,建议关注左侧机会。PMI新订单指数2月份站上50荣枯线,3月份继续提升、社融数据1-3月份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中期改善预期增强。机器人数据1-3月均为负增长,集成行业受波动相对较小,且行业长期人工换人、国产替代等逻辑仍在强化,预计未来3年复合增速仍能保持25%以上。 重点推荐拓斯达、关注克来机电、埃斯顿等。

油服: 国内页岩气等投资持续高景气、同时煤层气、致密气等多种气源也开始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对于压裂、钻井等设备的需求量比常规油气更大。加之本轮页岩气投资需要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除传统油服公司的服务能力,大量的民营油服公司开始进入页岩气市场,催生设备需求。国内油服公司和石油设备公司的中期成长性与油价相关性将逐步减弱,表现为更强的alpha属性。从复苏力度来看,石油设备先于油服先于海上投资。 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建议关注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风险提示: 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投资情绪,城轨项目审批进度慢于预期、资金配套不到位等。


报告正文

1. 本周专题:Q1锂电池厂招标情况总结:重视新一轮电池产能军备竞争

1.1. 回顾我们对于锂电设备2019年的展望

我们对于锂电池厂2019年招标的预测为行业处于洗牌期,2018年行业增速或略有下滑,预计2019年招标增速恢复。

锂电设备行业自2015年开始,经历3年的高速发展期,在2018年进入行业洗牌期。我们以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观测指标,可以看到增长最快的年份为2015-2017年,增速分别为26.26%、126.07%、56.94%,而2018年这一增速为-7.00%。洗牌期的典型特征为行业参与者竞争实力明显分化,小厂商逐渐被整合或退出市场,前期领先的龙头企业市占率明显提升。根据国内10家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包括三板)的营收数据,上市锂电设备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2016-2017年的27%左右提升至46.77%,其中提升最为明显的为先导与赢合。

我们预计2019年行业招标增速将回升,考虑到设备厂确认收入周期约为一年左右,对应的2020年锂电设备厂收入有望大幅提升。 2019年与以往年份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扩产电池厂数量减少,扩产量逐步集中到龙头。第二,龙头电池厂扩产态度积极,这个主要是因为高端产能的确不足,其次是新能源车厂制定长期购货协议,电池厂扩产信心较强。

1.2. Q1有哪些锂电池厂招标或者预备招标?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其中,CATL、万向、LG、中航锂电、孚能、捷威等在我们此前预期的扩产厂商之列,而Northvolt、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联动天翼(松下入股)、宝能能源、AESC等为此前预期之外。据此我们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假设这几家新电池将主要产能放在2020年,则我们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1.3. 电池厂新一轮军备竞赛,预计设备今年为明显受益环节

总结来看,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

1)海外背景的电池厂发力,除LG之外,AESC、联动天翼(松下入股)、Northvolt等都在积极筹备扩产;

2)国内具备雄厚资金背景的二线电池厂加紧布局。我们认为本年度为补贴完全退坡前的最后一年,CATL未开始启动价格战之前,二线电池厂有较为充分的空间开辟客户、扩建产能,明年预计该窗口期将会消失;

3)扩产家数相对于2016、2017年明显减少,但是扩产量集中。这是因为车厂(尤其是大车厂)在寻找电池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产能的确成为一个重要考量。由于单车带电量不断提升,20万辆乘用车就需要对应10GWH左右的产能需求,车厂对于电池厂有效产能较为看重;

4)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布局高镍、软包等方向,且更加重视电池性能,以应对完全退坡之后由消费驱动力主导的市场。

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2. 重点子行业跟踪

2.1. 光伏: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

(1)全球光伏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110GW,累计装机容量达515GW,同比增长27%。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4GW,较2017年下降16.%,累计装机容量达174GW,全球占比34%。

2017年全球硅片产量达到105.5GW,中国占比达到83%。中国硅片产能达到122.3GW,实际产量为87.6GW,约为188亿片,同比增长39%。2018年我国硅片产量增长至109.2GW,预计2019年将达到120GW。

(2)“531”新政影响下,2018年国内装机下滑。 光伏“531”新政暂停普通光伏电站建设,将分布式光伏纳入指标管理,加速补贴退坡(将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将三类资源区电价由0.75、0.65、0.55下降为0.7、0.6、0.5元,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降低为0.32元/千瓦时),使国内2018年下半年普通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全年装机下滑,当时市场对于2018年国内装机预期仅为40GW。得益于领跑者、光伏扶贫以及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需求的支撑,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26GW,略好于预期,但仍较2017年下降16.6%。

(3)技术革新带来效率与性能的提升。继单晶硅的能源利用率超越多晶硅后,光伏组件领域开始采用叠瓦生产工艺,有希望全面替代传统工艺,由此带来自动化率的提升。通过叠片机将电池片沿着导电胶进行叠片,同时对导电胶进行高温固化焊接。与传统组件产线相比,叠瓦组件产线的改动较大,主要体现在叠瓦焊接机和叠瓦汇流条焊接机两大设备上、设备单体价值较高,而很多传统产线均采用人工手动焊接汇流条的方式。目前已经有多公司参与叠瓦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未来有望成为主流趋势。

目前从硅片生产到电池片、组件制造,从原材料到金刚石切线等耗材均在大量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最终助力平价上网。

2.2. 关注燃料电池与氢能源应用从主题到全面落地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3月15日讯,“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后补充了 “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等内容。 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规模较小、2018全年销量仅1,527辆,尚未到大规模放量阶段,燃料电池尚处于产业政策大力扶植的阶段,补贴暂未退坡。

现行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为2018年四部委推出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额定功率及其与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比值进行了细致规定。

从产业链角度而言,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发展进度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关注核心设备国产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氢站,而其中3座已被拆除,加氢站建设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目前一个中等规模加氢站平均建站费用约1000~2000万元,且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较少,导致加氢站运营难度加大。 加氢站建设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关键设备受制于进口,其中投资占比最大的压缩机,占成本比例达到27%,其次是储氢设备和加氢设备,占成本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16%。

2.3. 工程机械:主机厂一季报均超预期,3月挖机增速16%

几大主机厂18年报和19年一季报均超预期,未来开工量有有保证、需求有望稳定增长。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根据协会统计的3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总销量44,278台、YoY+15.7%;1-3月74,779台,YoY+24.5%。

(1)分市场销售情况:3月国内41,884台、YoY+14.3%,出口2,394台,YoY +48%;1~3月国内合计69,284台,YoY+23.9%,出口5,495台,YoY+32.5%。

(2)分产品结构: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2.4%、26.9%、60.7%,增速分别为7.3%、18.6%、14%。1~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1%、25.7%、61.2%(2018全年为14.9%、25.7%、59.3%),增速分别为9.2%、24%、27.5%。

(3)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1)3月行业CR4=57.5%、CR8=78.9%、国产CR4=52.8%;2)1~3月CR4=57.7%、CR8=79.3%、国产CR4=52.3%(2018全年分别为55.5%、78.3%、48.2%);3)3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2%、12.9%、13.9%和11.7%(2018全年为56.2%、17.1%、15.2%和11.5%)。其中欧美系3月市占率略有回升,日系和韩系维持12月份以来持续走低的局面、但趋势放缓;徐工强势力压卡特、市占率重返第二且超出4pct;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销量均超过1,200台、创各自历史新高。

(4)小松公布的开机时间,1月同比-12.2%、2月+0.1%、3月同比+6.5%,1~3月-2.1%,三月开机时间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1)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2)中挖的增速最高,说明大型基建项目和地产开工良好;3)大挖增速略低,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仍不尽人意;4)集中度提升放缓,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两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4)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1)国产加速提高市占率主要在2011年之后突然加速,主要源于小挖需求更强、国产主机厂首先攻克了小挖的技术难点,而后逐渐往中大挖渗透;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国产主机厂因此有更多降价空间;3)主机厂和渠道的规模效应双双提高,可以迅速降低成本;4)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错失机会;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其中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业至关重要;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3. 本周重点行业新闻

3.1. 工程机械

(1) 3月份挖掘机销量高达44278台,刷新历史纪录(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今年一季度,挖掘机累计销量达到74779台,同比增长24.5%,这一数值在历史上也仅次于2011年,按此趋势,挖掘机全年有可能再次刷新销量纪录。

从品牌竞争情况看,三一延续今年以来的强劲势头,3月份共销售挖掘机11200余台,占总销量25.5%;徐工以6200多台销量上升至次席,占有率提升至14%;卡特彼勒、斗山、柳工分别以约4500台、3500台、3300台销量排在三至五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月销量破千台的品牌达到13个之多。今年一季度,三一累计销售挖掘机近19600台,市场占比高达26.2%;徐工累计销量也突破万台,占比达到13.4%;卡特彼勒累计销量接近8300台,斗山接近6000台,柳工超过5200台。一季度,国内品牌销量占比高达60.1%。

从吨位上看,3月份,小中大挖销量分别约为22800台、16100台和5400台,占比分别为51.4%、36.4%和12.2%。一季度,小中大挖销量分别约为38400台、26600台和9800台,占比分别为51.3%、35.6%和13.1%。

3月份,挖掘机共出口2377台,虽然占总销量比率仅为5.4%,但同比增幅却高达47.9%。一季度,挖掘机累计出口5450台,其中20≤a≤24.9吨位区间占45.2%。

(2)  2019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出炉,雷沃工程机械续写辉煌(报道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4月9日,世界优秀的工程机械信息提供商--英国KHL推出的2019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Yellow Table2019)权威发布。九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雷沃工程机械集团位列41名,攀升四名,再创新高。

Yellow Table 2019榜单显示,全球范围内上榜企业总收入为1840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13.5%。根据英国工程机械市场调研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非道路工程机械设备销量创下110万台的历史新高,零售额约为1100亿美元。其中,中国销售额增长了37%,达到 343,817 台,再次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设备销量较好的国家。

3.2. 新能源

(1)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函(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今年初据央视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今年我国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

今日网传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内容主要包括:一、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二、完善二手车产品流通体系,营造良好更新消费环境;三、畅通报废产品回收利用链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 宁德时代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助力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4月17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迎接智能化发展新机遇。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双方此次合作将有力推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

(3) 宁德时代5.5GWh装机量(报道来源:高工锂电)

GGII统计,Q1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12.32GWh,同比增长179%。宁德时代以111704台装机数量、5492719KWh的装机电量稳居第一,软包电池装机量为34200KWh。

3.3. 半导体加工装备

(1) 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跃升至创纪录的645亿美元(报道来源:SEMI大半导体产业网)

美国加州时间2019年4月10日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报告,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从2017年的566.2亿美元飙升14%至2018年的645亿美元历史新高。

韩国连续第二年成为最大的新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达到177.1亿美元,其次是中国大陆,首次成为第二大设备市场,销售额达131.1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销售额为101.7亿美元,滑至第三名。中国大陆、日本、世界其他地区(主要是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的年度支出率上升,而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新设备市场在收缩。日本、北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2018年设备市场排名从2017年起保持不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