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号航母的首航将人们的目光重新引向了这款未来将对中美两国都意义重大的战舰。
正当人们都在猜测首艘国产航母能否在海军节(4月23日)下水时,1艘已被我们忽视良久的重要战舰却跨出了它“人生”中的关键一步——美国“福特”号航母于4月8日首次以自身动力离开船厂进行首次试航。尽管“福特”号的首航时间因涡轮机故障推迟至今,但美国海军官员仍自信的认为,“福特”号将能在4月内同时完成船厂测试与海军验收测试,最终在4月底投入现役。
当中美航母都拥有核动力与电磁弹射/拦阻系统时,两者将不再存在代差。
集电磁弹射/拦阻、电磁轨道炮、有源相控阵雷达等诸多顶级技术于一身的“福特”级航母究竟有多先进,此前已有大量文章进行解读,本文不再赘述。本篇军评需要提出一个《凤凰军机处》嘉宾,海军专家王云飞老师的观点,那就是“‘福特’级航母既是目前美国最先进的1级航母,也将是美国最后1款比中国先进的航母”。这个观点最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如果静下心掰着手指头算算日子就会发现确实是这样。
按照美国海军现有计划,“福特”级航母计划在2058年前建造10艘。但按照目前中国航母的建造规划,不仅获得“上将打伞”待遇的马伟明院士表示,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辽宁”舰总师朱英富在4月6日的电子科技大学座谈会上也表示,中国未来势必将拥有核动力航母。那么即使中国的首款核动力电磁弹射/拦阻降落的航母迟至2058年开工建造,那也预示中国追平了与美国的航母技术差距。
尽管目前电磁轨道炮技术尚未成熟,但按照美军规划,其日后必将部署“福特”级航母,届时航母上又多了一个用电大户。
如果“辽宁”舰相当于“现代”级驱逐舰,那么中国在吃透“现代”级技术后研发的052B型驱逐舰就相当于001A型航母。但美国的“阿利-伯克”级才是中国真正的“目标舰”,为此中国建造了052C与052D型驱逐舰进行追赶,前者相当于常规动力蒸汽弹射航母,后者相当于核动力蒸汽弹射航母。在052D后,中国需要通过055型“万吨大驱”来超越“阿利-伯克”,而055型驱逐舰就相当于国产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了。
从血缘上讲,“福特”级相对于“尼米兹”级,只是类似于“伯克Ⅲ”级相对于“伯克”级的大改。中国尽管尚处于052B的阶段,但随后即将发生类似052C的质变。因此,作为中国航母未来的最直接参照,“福特”号航母在首次试航中进行的电磁弹射器测试、电磁弹射器进行的舰载机全负荷出动测试、航母电力系统全负荷(电磁弹射、拦阻与舰载相控阵雷达同时开机)测试、航母动力推进及机动测试等都将成为中国关注的重点。
图为“福特”级装备的A1B型反应堆,尽管其比“尼米兹”的心脏强大得多,但是否够用还需要大量检验。
与蒸汽弹射技术类似,电磁弹射在理论上并不复杂,难点在于新增的电磁弹射/拦阻系统与大量舰载雷达系统产生的高昂耗电量。“福特”级航母装备的2具A1B反应堆,功率较“尼米兹”级增加25%以上,配备13500瓦输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则高达20万千瓦,几乎是“尼米兹”级(6.4万千瓦)的3倍。但即使如此,如果航母同时使用电磁轨道炮或舰载相控阵雷达长时间开机,电磁弹射系统将无法进行最高频率弹射。
参照“福特”级的发展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即使走核动力航母先装蒸汽弹射,再装电磁弹射的稳妥发展道路,未来也必须在相同舰体内,实现发电量的成倍增加。与此同时,中国还要考虑在巨型航母上采用类似可转式囊荚推进器的全电推进系统(“福特”级从4号舰开始将采用全电推进),届时又将涉及将反应堆产生的电力直接用于动力推进,目前世界各国的核动力全电推进系统均未过关,其日后也将是中国必须攻克的关键瓶颈。
对于中国航母的发展而言,从对整体的技术验证来看,“福特”号航母整个试航过程中展现的“与电相关”的各方面性能对中国未来航母发展的借鉴相当重要,而接下来采用全电推进系统的“福特”级4号舰的动力表现将成为中国关注的下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