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派
这是一个不严肃但很有趣的电影公众号,跟着派爷一起涨姿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青年网  ·  破60亿! ·  15 小时前  
银幕穿越者  ·  春节档首日票房创纪录 6部影片狂揽17亿 ·  3 天前  
电影最TOP  ·  分享图片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派

别再让这种三流教育坑了“农村孩子”。

电影派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03 22:28

正文

点击关注电影派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683


快到高考了,婊婊们有没有认真复习?

 

想想派爷高考那年头,还特别流行一句话:


考大学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提起这回事,爷就不得不想到这部纪录片——

 

出路


 


陈为君13年的作品,讲出了最真实的中国教育

 

豆瓣评分8.9,每个看过它的人都会印象深刻。

 

最近爷看到了一条新闻:

 


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越去年,达到约795万的新高。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场面颇为壮观。

 

中国有句古话——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读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能脱贫。

 

所以读书,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从教育产业化开始,有些困境就一直存在。

 

这部纪录片分了三条线来讲述,却丝毫没有矛盾。

 

残疾家庭高考失利的女孩王盼

 

三流学校毕业生万超

 

骗子学校的“传销”招生讲师王振祥

 

在他们身上,教育不再是脱贫的途径,而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王盼是村里为数不多识字的人,她家贫如洗。

 

家里每天靠着父母搬砖才挣得几十块的收入。

 

她最大的期望就是挤进大学,这样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才看起来容易一些。

 


然而高考的失利,让她感到很沮丧。

  

但家里最终还是选择给他报了民办高校。

 

然而家里却因为一年两万多的学费而负债累累。

 


万超刚毕业就遇到了就业的瓶颈。

 

不是985,211毕业的他在找工作时尤为尴尬。

 

民办大学,在过去10年间呈30倍增加。

 

每年有200万以上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他不得不不停的面试、找工作。

 


在短暂的试用后被辞退,又再次找工作。

 

在他的生活里,吃穿用度和房租,样样都是每天一睁眼就要考虑的东西。

 

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在城市城村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被人们称作蚁族

 

 

王振祥一直在一家骗子学校做招生讲师。

 

他每天昧着良心像做"传销" 一样,办宣传讲座,骗取农村孩子的学费。

 

他们每场宣讲都有任务——

 

必须要至少转换3个学生去交一个100块的注册费用。

 


他曾说过——

 

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

 

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东西我们都不管。

 


教育产业化,让教育也成了企业的样子。

 

然而由于管理的不完善和农村的闭塞,让农村孩子成为了被宰割的对象。

 

这些人不仅骗了他们卖牛卖羊甚至卖房子的辛苦钱,还坑了孩子的青春和未来。

 


这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现实世界。

 

中国教育早就陷入了两个极端的怪圈——

 

一种把读书当成成功唯一的出路:

 

不读书,你还能干嘛?

 

另一种则是应试教育下的痛点:

 

除了读书,你还能干嘛?

 

时至今日,大学已经不是人生成功的万金油

 


太多的家长不惜花重金送孩子出国留学,仅仅是为了简历上多一两分体面。

 

派爷非常理解,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

 

但这种希冀的背后折射出的家庭观念才真正令人害怕。

 

父母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他们用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大学,希望他们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到最后他们的命运不仅没有改变。

 

反而把全家的命运连带着变得更加悲惨。

 


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曾经说过——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

 

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或许这句话说的过于偏激。

 

真正努力的人,受教育给了她重建人生的机会。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安心的虚度人生。

 

一方面,家庭的引导,太过功利。

 

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只是一种有序的批量生产。

 

王盼打电话说别人建议她学会计,而她自己很想学医。

 

当妈妈问她真正想报考的专业时,她的眼里全是迷茫。

 


很多人也是如此,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长处。

 

应试教育磨灭了她们的个性,甚至让他们讨厌学习。

 

可是除了个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把这些孩子从小区别开来。

 

在世界上,贫穷的类型有很多,贫穷的标准也不同。

 

不过最令人难受的,是我们生来就必须接受“机会贫穷”

 

高考是公平的,但是一开始的教育资源分配却无法实现公平。

 


想要获得成功——

 

要么足够幸运出身在殷实的家庭。

 

要么足够幸运接受到高级的教育。

 

但是这两者往往相辅相成。

 

社会的残酷就在于,它只认“优胜劣汰”的规则。

 

优秀的极少数,最先走向人生的康庄大道,

 

而剩下的大部分都被归于既不努力又不优秀的一群人。

 

他们甚至来不及埋怨没有出路,就已经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了。

 

这到底是个人的不幸还是社会的悲哀,派爷也很难判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过去多久,这些困境仍然存在。


只要你们力争上游,明天总会过的比今天好。


爷一直相信,人生一回但求无悔。


你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PS,加油婊婊们,喜欢派爷的人一般都逢考必过。




不睡等撩么



往期精彩 | 好剧 | 好片 | 好不做作 |



一个zan=希望明天更好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调戏派爷




推荐文章
中国青年网  ·  破60亿!
15 小时前
电影最TOP  ·  分享图片
4 天前
头图  ·  ✅把油门当刹车,牛b了!
8 年前
知乎日报  ·  这是一个你会用到的春节锦囊
8 年前
巨蟹座专属  ·  12星座思维图,好神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