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菜头公考
一对一定制化公考首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胖东来,新动作来了! ·  15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滨海新区幼儿园将免费?专家回应来了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菜头公考

【菜头时评精析】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菜头公考  · 公众号  ·  · 2021-01-09 15:31

正文

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摘自《宣传家网》2021.1.7

【菜头文章点评】在疫情冲击、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消费”当仁不让担当起了“三驾马车”中的“领头马”角色。本文对“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论证以及劳动收入低、中等收入群体个税高、老龄社会保障不足、物价偏高等制约消费“拦路虎”的原因分析颇为深入。同时,首段引用大大语录引出主旨→次段“如何才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引出对策→“问题导向”提出分论点并加以论证→尾段提出期待、擘画蓝图的文章逻辑结构清晰明了,非常值得考生借鉴运用于大作文写作以及面试的观点表述。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大大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 【热点知识: 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提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新发展阶段的一项主要经济工作。

【行文结构分析】第一段引用大大语录从“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切入,引出本文主旨“提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支点在于扩内需。2017年和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均强调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那么, 什么是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呢? 所谓“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言的,主要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以及居民消费增加额占同期GDP增长额的比重。 【热点知识: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至2019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大致在35%至39%之间徘徊。反观美国,在1950年至2018年期间,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最低在59%以上,近些年大致在68%上下。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大概可以看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助于我国扩内需补短板。 【数据论证: 可用于强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性

【行文结构分析】第二段通过“什么是……呢?”的自问自答以及中美居民消费占GDP比例数据对比,论述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性。

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中,亟待提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如何才能 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笔者以为, 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行文结构分析】第三段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

第一,提升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解决“没钱花”问题。 【优秀分论点①】 制约消费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以劳动收入为主的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慢。劳动收入 不仅取决于 劳动者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等人力资本因素, 也取决于 所在企业的盈利能力、收入分配的制度设计。后两个制约因素的破除受制于经济竞争优势的大小和收入体制的惯性,难度非常大。我国大多数产业处于低附加值环节,工资上升没有太多空间。

【行文结构分析】第四段提出分论点一,提升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深入分析了影响劳动收入的两个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因素和制度设计因素。

第二,降低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个税,解决这类人群“税负重”问题。 【优秀分论点②】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虽已经过多次调整,让无数工薪阶层从中受益。然而,由于个税标准为全国统一,并未考虑各地生活成本的巨大差异,导致处于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工薪阶层,因工资水平高而不得不面临较高的税负。这种局面 一方面不利于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在税制无法突破,即个税标准无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化设置的背景下,发达地区的工薪阶层如何在个税上减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行文结构分析】第五段提出分论点二,降低中等收入群体个税。通过“不利于……,也不利于……”反面论证阐述了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设置差异化税收标准。

第三,改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不敢花”问题。 【优秀分论点③】 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处于老龄化阶段的居民虽然有养老、保健、养生等刚性需求,但由于其收入大幅度下降,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规模增加。中年人口面对自己未来的养老压力会增加储蓄,降低当期消费支出,也不利于消费的提升。

【行文结构分析】第六段提出分论点三,改善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从“老年人口收入下降”以及“中年人口增加储蓄”两个角度论证了改善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第四,扭转物价偏高制约居民消费的局面,解决“买不起”问题。 【优秀分论点④】 相对于居民收入来说,我国的物价相对偏高。无论是电价、气价、水价、粮价、肉价等基础性价格,还是汽车、电脑、名牌服装等商品价格,都是如此。

【行文结构分析】第七段提出分论点四,扭转物价偏高制约消费的局面。

解决好以上问题,我国就可以很好 实现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 “稳定器”作用 ,并更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增加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好词好句: 可用于“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等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话题

【行文结构分析】第八段作为文章结尾部分,回扣“问题导向”的文章结构,简单地提出期待、擘画蓝图。



文章总结



1 、热点知识

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②“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言的,主要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即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例以及居民消费增加额占同期 GDP 增长额的比重。

2 、数据论证

统计数据显示, 2008 年至 2019 年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例大致在 35% 39% 之间徘徊。反观美国,在 1950 年至 2018 年期间,其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例最低在 59% 以上,近些年大致在 68% 上下。我们可以看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助于我国扩内需补短板。

可用于强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性。

3 、好词好句

实现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 “稳定器”作用 ,就能更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增加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可用于“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等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话题。

4 、优秀分论点

①第一,提升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解决“没钱花”问题。

②第二,降低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个税,解决这类人群“税负重”问题。

③第三,改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不敢花”问题。

④第四,扭转物价偏高制约居民消费的局面,解决“买不起”问题。

…… (对策),解决 …… 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提出相关对策,适用于对策型分论点的阐述。




戳这里,立即查看【菜头时评精析合集】



菜头老师简介

菜头老师,以申论83分、面试85分上岸珠三角核心城市,当年竞争比388:1。具备2年机关文秘工作、6年公务员工作经验, 曾任某省厅系统教师库“公文写作”教师,累积培训该系统新入职公务员2100余人 。2015年曾主笔单位负责人和李总理视频连线汇报先进经验相关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