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情绪价值的问题。文章指出,情绪价值不能一直索取,需要自我供给。习惯性抱怨会让人陷入困境,而停止抱怨,反思和改变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文章还提到了敏感的人需要承受双份痛苦,需要通过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寻找快乐的可能。最后,文章强调了人与人相处时,需要降低期待,保持松弛的状态,并呼吁读者爱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情绪价值的理解和对待方式
文章指出,情绪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一味索取,需要自我供给。习惯性抱怨会让人陷入困境,需要通过反思和改变来解决问题。
关键观点2: 敏感的人需要承受双份痛苦
敏感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丰富感知力,但也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精神内耗。他们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寻找快乐的可能。
关键观点3: 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
文章强调了人与人相处时,需要降低期待,保持松弛的状态。交往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而不是互相索取情感价值。
关键观点4: 爱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
文章指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滋养自己。停止向外寻求情绪价值,实现情绪供给,才能自救。
正文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开口闭口,就是“情绪价值”。
不会有人一直当你的垃圾桶,也不会有人真正对你感同身受,更不会有人总是把你挂在心间。
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与其向外索取,不如自我供给。
想要被阳光照耀,就得踮起脚尖去够;想要正能量满满,就得敞开心扉去感受。
有个高赞回答是:“无力改变现状,还认为所有的不幸,全都是命运使然。”
但习惯性抱怨,却会让自己陷入“受害者情绪”的困局。
他本以为,公司会把他安排到管理岗上,没想到,他却被安排进车间做了维修工。
这工作又脏又累,没干几天,他就是开始抱怨:“让我干这种工作,真是大材小用!”
几个月后,同车间的同事被提拔到了管理岗位,年轻人又开始抱怨:
“老板为什么不重视我?我什么时候才能脱掉这身油乎乎的工作服?”
后来,公司接到一份大订单,需要维修工对设备进行检修,不能有一处错漏。
年轻人又开始吐槽:“都是设备老化,谁也无能为力。”
生活中,也许你曾见过类似的人,或许自己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样的人。
只是,当你在宣泄负能量,频繁向别人索取情绪价值的时候。
却发现,不仅焦虑没有消失,而且那喋喋不休的话语,就像是一味毒药。
虽可暂时止痛,却在不经意间,摧毁了你的热情,削减了你的意志。
喜欢抱怨的人整天都是一副苦瓜脸和没有灵魂的躯壳,这些只会让他一步步走向绝望,自己却浑然不知。
要知道,停下抱怨,你才有时间反思,你才有精力改变。
不断向周遭索取情绪价值的人,往往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
但也因此,更容易被一点小事儿所入侵,继而陷入自我否定、精神内耗的沼泽地。
可以说,敏感的人需要承受双份痛苦,既讨厌别人,更讨厌自己。
所以,他们需要不断从别人那里获得肯定,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同寝室的舍友,不愿意和她一起吃饭,同班级的朋友,不愿意和她一起上课。
在这种几乎孤立无援的状况下,鹿溟山整个人就像是掉进了海底。
她只有拨通以前朋友的电话,倾诉苦闷,希望有人懂她的脆弱,怜她的不易。
时间长了,都觉得她有些小题大作,甚至有人直接指出,是不是你太敏感了?
从那天开始,她不再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也开始将自己的心思转移到喜欢的事情上。
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倾注在每一笔线条中,每一寸色彩里。
此时的她,不仅内心开始宁静,也开始重新为自己的生活,注入了喜悦。
这时,她开始渐渐明白,不是别人不喜欢她,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忙。
生活中,很多苦恼,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过度敏感、过度解读。
当你放下了别人的目光,也就拔下了心上的刺,当你撇下了过度的解读,也就找到了快乐的可能。
交往归交往,无需哄彼此开心,也不对任何一种关系上瘾。
对一段关系上瘾,就会不断索爱,让对方窒息,让自己内耗。
在影视剧《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和庄国栋的感情,令很多人感到唏嘘。
年少的黄亦玫,爱得炙热,在遇到自己倾心之人时,不免孤注一掷。
庄国栋说一句喜欢,她就每天在电脑前,掐着点儿来等跨洋视频。
庄国栋说一句想她,她就抛下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机会,漂洋过海去见他。
不管对方是因为工作,还是其他,只要有一瞬间心不在焉,她就会质问、会发火。
她看着恋人的疲惫,自己的无措,她也只好狠心,舍下了这段感情。
进入一段关系时,自己掏心掏肺,不仅渴望换来真心,而且见不得对方怠慢。
时刻要有人陪,随时都需要人响应,适合你的,或许就只有杀猪盘。
后来的玫瑰,想清了这一点,开始了不向外求、而向内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