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WeLens(ID:we-lens)
最近有一项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的牛油果从2010年的2吨,至2017年增长到32100吨,7年间增长了约1.6万倍。
销量暴涨背后,是它从口味平淡、少人接受的水果,蹿红成为都市时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标配的神奇过程。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故事先要从美国讲起……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早上,
脱口秀主持人戈登·艾略特跑到纽约一个老太太家门口,邦邦邦敲门。
跟他一道来的还有一人,
自称 Ripe Guy 先生(“Ripe Guy”直译过来就是“熟男”),
整个人穿成了一颗圆滚滚的牛油果,
开着一辆漆成牛油果色的马自达,
手里还拎着满满一篮子牛油果。
从头绿到脚。
大概其长这样吧……
这是当时电视上的一档节目,
叫《早安纽约》,
让主持人带着厨子满大街找住家敲门,
进去给人做一顿免费早餐。
节目组的大厨给老太太做了一道加州牛油果煎蛋卷。
这还不算完,美容师又送了老太太一张牛油果面膜,说是能软化皮肤。
牛油果煎蛋卷
报道了这期节目的《纽约时报》说,六月是“加州牛油果月”,大伙儿庆祝吧。
其实哪有什么“牛油果月”,都是背后的伟达公关公司一手策划的噱头。
那个“熟男”先生也是伟达公关的员工扮演。
“寻找熟女”
打那儿起又过了三年,加州牛油果协会宣布:
“熟男”先生过得太寂寞了,
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一名“熟女”(Ms. Ripe),
跟“熟男”处对象。
候选人必须符合以下几条标准:
首先,得是个有血有肉的真人;
得是女的;
还要能够“代表加州健康膳食的生活方式”。
参赛者需要录一条录像带,讲讲凭什么自己最该赢。
最终,26岁的芝加哥女孩罗宾·纳尔多内击败了其他五名选手,当选“牛夫人”。
“成为‘熟女’就像梦想成真,”罗宾说,“我很自豪能够拥有这个头衔!”
美国牛油果消费量 1985-2018 年
(单位:百万磅)
多年前,牛油果还不太受待见时,人们一般叫它鳄梨。
有牛油果种植商认为,
毛病就出在这名字上面:
果子卖不出去,都怨这破名字——鳄梨。
“牛油果,作为樟科高贵的一员,被叫做鳄梨,完全不可理喻!”
种植商们强烈建议,把“鳄梨”(alligator pear)改名为“avocado”。
新名字听着就脆生,来自于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语言,
原始的词叫“āhuacacuahatl”,看着跟在键盘上乱敲的似的,很有异域风情。
多说一句,āhuacacuahatl这个词和牛油没啥关系,本意是“睾丸树”。
“睾丸树”上结“睾丸果”(āhuacatl)。
起这么一个名,据说是因为牛油果的形状与该身体部位有相似之处……
名是改得没那么土了,
可牛油果毕竟口感另类,
怎么能让人接受这种不甜、
又腻腻乎乎的水果成了一个问题。
营销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
把牛油果的定位使劲往高了拔:
赋予它一种优越感,
一度推到了奢侈品的高度,
连广告词都是“沙拉中的贵族”“水果中的爱马仕”“森林黄油”,等等。
菜谱上推荐搭配牛油果食用的,是葡萄柚和龙虾。
牛油果 × 龙虾
它也就是一个水果而已,
干嘛非得这么捧?
其实也好理解。
牛油果这种东西只长在暖和的地方,
生长环境还需要无霜少风,
以前不火的时候,种它的人很少。
产量低,价格高,没法成为老百姓的家常便饭。
一度,好多人嚷嚷要实现“牛油果自由”,
言下之意是这东西贵,一般人舍不得天天吃。
放在当年的美国,由于物流成本还很高,卖得也就更贵。
所以,想要卖出去只能剑走偏锋,
瞄准热衷“升级”的中产阶级,往高大上的方向包装。
这个策略只会起到一部分作用,它还需要回应美国人的肥胖问题。
在80年代,营养专家都在大力呼吁美国人减少脂肪摄入,低脂食物开始流行。
你猜那一阵美国人最兴吃啥?圆白菜汤。
这下压力来到了牛油果种植商这边,
这一啃一嘴油的,脂肪能低得了么?
减肥是大势所趋,这油腻形象不改,谁还买牛油果吃?
加州“牛协”找来很多营养专家,希望能从科学上找到一些依据,把牛油果往健康食品上打造。
这一找,还真找着了:
牛油果中的脂肪有助于增强番茄红素在其他蔬菜中的吸收。
这种脂肪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牛油果中含有约2%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钾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水果。
牛油果成分表
虽然这部分营养算不上特别,也很容易通过其他食物替代,
但还是在经销商的推动下,成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防治多种疾病的健康之选。
“地中海饮食”标配:牛油果、芦笋、大蒜、西红柿
要宣传自然少不了电视广告。
安吉·迪金森牛油果广告
广告里,性感女星安吉·迪金森穿着金色高跟鞋、白色紧身衣,
用勺㧟着半个牛油果吃,
嗲嗲地对观众说:
“这身体还能骗你不成?”
美国超级碗的牛油果广告
广告还打到了美国的“超级碗”上
——牛油果也被送进了橄榄球队的健康食谱中。
健康又高端的形象,让牛油果的销量在美国一路高涨。
几轮营销过后,
牛油果就被打上“中产食物”的标签,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言。
可是,在牛油果的故乡,
它还有另外一幅鲜为人知的样貌
——它是黑帮眼中比大麻还要赚钱的宝藏。
牛油果的原产地是墨西哥,单是一个米却肯州就供应了全球超过一半的牛油果。
火山脚下的小镇丹西达罗气候炎热、土地肥沃,是世界上种牛油果最理想的地方。
当地人赚的每10块钱里,有9块都来自牛油果。
据估算,每天有100万美元的牛油果从这里出发,被运往世界各地。
早期牛油果种植者
然而,牛油果让农民发财的同时,也让黑帮组织眼红。
黑帮盯上了牛油果产业,
通过勒索当地企业主、绑架土地所有者收保护费,来补充他们走私毒品的收入。
过去几年,小镇多次曝出怀孕教师被谋杀、农民被绑架的新闻,
与黑帮脱不了干系。
2006年至2015年期间,米却肯州每年平均发生800多起凶杀案。
对比来看,拥有近两倍人口的纽约市同时期是290起。
根据一份2014年的报道,丹西达罗镇当地有个黑帮团伙叫“圣殿骑士”,
别看名字起得杀马特,光这一个黑帮每年就能从农民手上榨取 1.52 亿美元。
当地富裕的种植商不得不资助起志愿的武装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丹西达罗小镇上的民间武装
此外,牛油果的种植耗水量巨大,很多种植区因此出现了干旱、居民饮用水困难的问题。
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这种形式一时还难以扭转。
想要维持牛油果的利润,种植商们就不能过于依赖美国,他们也在不断开拓新兴市场。
这里最耀眼的,自然就是中国。
2001-2017年,多国进口牛油果趋势图。(截图自石英财经网)
牛油果在中国的走红,
基本是快速复制了美国市场上的套路。
又赶上新一代中产阶级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