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纯洁的微笑
分享微服务实践与Java技术干货、偶尔讲讲故事。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一起学习微服务架构演进和大数据治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很意外!微信又双叒出新功能!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速看!新疆发布重要提示→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强冷空气蓄势待发,降雪又降温! ·  2 天前  
中国地震台网  ·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发生3.1级地震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高温升至3℃?速看最新天气情况→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纯洁的微笑

外IT工程师工作福利揭秘-一个网工的十年奋斗史(末篇)

纯洁的微笑  · 公众号  ·  · 2017-10-07 18:16

正文

作为一名IT工程师,你是不是经常白天奔波于公司和客户之间,晚上回家陪家人和孩子。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进行知识技能升级。同时,不断攀升的房价和孩子无止境的学习班让我们心理和腰包倍感压力。

大家很自然就想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是否在西方国家就迎刃而解了?大家是否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信息宣传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难道真的可以衣食无忧,直接开启养老模式?

带着这些问题,从一个网络工程师的视角和切身体会来讲述下海外IT工程师的工作及生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对西方国家的福利系统和日常工作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在国外上班什么感觉?

因为我本人在国内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所以来到新西兰工作以后,通过对比能够明显的感觉得到工作氛围的差异。先抛答案吧:总的来说,身体压力相对国内来说并没有降低多少,但是心理压力相对小得多。

所谓的身体压力,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国内外,每周都需要工作40小时。体力消耗是差不多的。作为网络工程师,免不了半夜割接加班等情况,这个在国外也有,但是相对不多,频率比较低。大概一年有个十次左右。这个需要视情况和工作量而定。

而心里压力,同事之间信任度较高,领导相对不是太官僚。更重要的是,客户比较友好。所以工程师也好,其他人也好,都能够把自己的精力专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其他杂事。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幸福感也很强。

我还记得我上班一段时间以后,某天下班回家老婆问我为啥回来面带微笑,是不是在路上捡到钱了?我回答道:主要是工作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每天都很开心啊。

就拿平常工作的例子来说,某天公司委派的三方技术人员在某医院现场整理光纤的时候,不小心弄掉了一根核心交换机之间互联的光纤,这直接导致整个医院网络中断3分钟。换在国内这是一场非常大的事故,公司领导可能会被客户拉去多次谈话,对肇事员工而言,后面日子估计不会太好过。

但令我惊讶的是,最后是客户的IT部门主动把责任扛下来了,只是给整理光纤的技术人员打了一个招呼,下次务必小心谨慎。同时把故障问题报给我们,让我们检查是否已经恢复正常,并询问是否有其他技术方法能够避免这一次事故,并加以实施。

这个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震惊之余感叹原来事情也可以有另一种解决办法。

为了让大家了解海外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下面列出了某个普通工作日的作息表:

海外IT工程师普通的一天

时间线内容
6:00am-10:00am员工根据自己作息时间选择上班时间,工作时间范围为早6点到晚6点中的任意8小时时段。
10:00am上午茶时间,也俗称打咖啡时间,下楼喝咖啡,吃糕点。
10:00am-12:00pm上午工作时间。
12:00pm-13:00pm公司厨房午餐,没有午休时间,享受完午餐以后立即投入工作。
13:00pm-15:00pm下午工作时间,下午3点左右有下午茶。
15:00pm-18:00pm根据上班早晚时间顺序,下午三点开始有员工下班回家。晚上6点之前若非特殊情况所有员工均下班。

打咖啡背后的故事

我出国之前,看过美剧等电视剧,经常看到他们喝咖啡,在国内的时候自己还没事去买点速溶咖啡也学着喝喝。但是总觉得没有到那种每天必喝的地步。直到自己来了西方国家,并融入本地人生活以后才知道,咖啡于西方国家人民而言,就好比广东人喝早茶,成都人泡茶馆,河南人喝胡辣汤一样。喝咖啡不仅仅是提神,更是一种习惯,从更高层面来说,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

从喝咖啡的方式,可以把人分为两类:

一类人是在公司餐厅弄速溶咖啡,或者有咖啡机的话,就用咖啡机+牛奶自己打一杯。给自己提提神,有干劲儿做工作。如果带有小吃的话,顺便就吃吃东西补补体力。(其实总共没上多久时间班,就开始补体力了,醉!)

另外一类人,就是成群结队的去隔壁咖啡店买咖啡,顺便买点小蛋糕甜点之类的。以我们部门为例,到点以后,某个工程师吆喝,谁去喝咖啡的。然后云集响应,就浩浩荡荡的去买咖啡了。整个工程师team的办公室空空荡荡。

当然这成群结队并不是某个部门的特例,基本上各个部门都有,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咖啡店里面全是某个公司的人,高到CEO管理层级别,低到普通员工,时不时经常遇见。基本上大家在等咖啡和喝咖啡这十几分钟会聊聊工作,聊聊生活,扯扯淡。特别有利于同事之间增进感情。

说到咖啡这一点,我不得不提提印度人和咱中国人的对比。有很多咱国人,无论在国内国外,都特别鄙视阿三哥。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服,例如在美国的顶尖公司高管里面,印度人的数量是远远高于中国人。按道理同是外国人,为什么他们这么能混?

我个人观察并总结如下:

1、印度是英国殖民地,所以自然而然的,英语能力比中国人突出的多。(知道大家要吐槽印度式英语了,完全听不懂,对吧?)虽然咱中国人听他们的英文很费力,但是对本地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好比北方人听南方人讲普通话一样,虽然略带口音,但是基本上都明白他们在说啥。

2、印度人特别会搞社交,不说其他方面,就光打咖啡这一件事情来说,每次去买咖啡,都会有印度同事去,而且借着英语底子好的缘故,特别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潜移默化的,在后续升职加薪,他们自然会被老板更加的关注。

周五的小酒会Party

无论在新西兰也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也好,在每周五下午都会开一个小party,例如三点以后,公司所有同事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餐厅来一两瓶啤酒,大家一起把酒言欢来庆祝周末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增加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至管理层借此机会倾听普通员工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这种不甚酒力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是软饮伺候了。

不要问我他们是否喝白酒,要是放几瓶二锅头在酒柜里面,那就不是把酒言欢了,那是伶仃大醉。我还记得一个节目,一个英国小哥拿了一瓶二锅头回英国给他的同伴品尝,基本上大家一致认为他们是在喝酒精,个个辣的直呼上当。同时在国外除非在中餐馆里面,外面买不到中国白酒。从这一点看出来,酒量比拼,我觉得咱国人一定力压老外。

国外做IT,平时还需要下班陪老板喝酒么?

我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做IT人的痛。自夸点来说,咱都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奇才。要不然怎么能记住那些对外人来说完全无厘头的代码呢。

但是情商低也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在国内,公认的人际关系大于一切,很多会拍领导马屁,会喝酒,会来事儿的人往往走在了前面,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工作的工程师往往就是被人忽视在角落里面。

这种情况在国外就相对好很多。从我这几年的工作感受来看,公司更注重员工的能力而非和领导的关系。简而言之,只要你有技术有本事,就会被提拔。

为了具有说服力,我举两个例子。

我有一个同事,他也是移民,而非本地人。多年工作经验,为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可就是有一点,公司的任何聚会,领导安排的并特地嘱咐大家尽量去参加的聚餐,一概不去。每周五的party,也不参加,滴酒不沾。每天就是完成老板安排的工作任务,按时上下班,在国内典型的老实人。按理说,公司有年会,平日有聚餐,正是好机会给领导敬酒,套近乎。很不幸我们所有人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他都没做,猜想应该没啥好下场,会受排挤。

但是结果完全相反,他因为技术过硬,学习能力强,成为我们团队的技术核心力量,领导非但没有排挤他,反而给他很多优厚条件。升职,加薪一样没少。还特批允许他去另外一个城市读研究生。白天在公司的分办公室上班,其他时间忙自己的研究生课程。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自己。我在之前的《一个网工的十年奋斗史 - 工作篇》里面提到,我在国内因为不胜酒力(白酒两杯倒,啤酒一瓶醉),在人际交往上吃了不少亏。

来到新西兰以后,我在公司基本上没沾过酒。在公司聚会上,无论公司领导,还是同事,没有人干涉我该喝什么不该喝什么。一切都是自便,自己开心就好。

但是,任何事情也有利有弊。国内陪领导和同事喝酒,互相之间感情比较深。而在西方国家,无论从日常生活,例如儿女生孩子后,父母一般不插手。大家吃饭也一定是AA,所以和国内相比,国外的生活,更少了点人情味。

既然谈工作,那国外IT工程师待遇如何?

是啊,光有幸福感还不行,还得有点钱啊,有钱最实在了。

就新西兰来说,IT工程师的薪资算是工薪阶层里面比较高的,中上等左右。资深一点的甚至高过某些manager级别的职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国外分明的工作等级。

拿我在的网络行业来说吧。与国外不同,在咱国内只要从事网络工作,无论工龄和技能水平,都被称作网络工程师。

但是在国外,根据个人技能和经验水平把技术人员分为几类

Network Admin
刚从学校毕业的踏入社会的一般都从network admin(网络管理员)开始,一般负责企业的日常网络简单维护和基本故障处理。基本上本科毕业的IT学生,税前年薪能在3-5万新西兰元左右,当然前提是在校学习成绩优异。

Network Specialist
有1-3年工作经验并有相应的证书例如CCNA后,职位为network specialist(专业网络人员),一般在小型企业内部负责所有网络工作事宜。税前年薪大概为5-7万新西兰元之间。但是在大型企业或者运营商,就需要更高级的人才了,例如network engineer(网络工程师)

Network Engineer
到这里才能被称为网络工程师,Network Engineer会面对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一般为5年以上工作经验外加CCNP或以上的技能认证。这个时候税前年薪会在7-10万新西兰元之间。

Network Architect
再往上就是network architect(网络架构师),这就需要至少十年以上工作经验。架构师往往不参与日常网络维护,更注重行业新技术新动态,以及公司总体网络设计和把控。Architect的年薪会在税前10万以上。

Senior 高级职称
同时,在network engineer到architect这之间又引入senior(高级)头衔,作为对应团队里面相对资深的工程师人员。因为增加senior头衔,薪资也会相应提高一个档次,具体多少得依情况而定了。

注:人民币兑换新西兰元为5元人民币对1新西兰元左右上下浮动

有一些朋友也许会找汇率计算器,大致算了下会发现要是年收入10万新西兰元以上,换算过来有50万人民币以上的年薪。貌似还不错哦。

这里我得认认真真纠正一下这个错误,这个错误是无数国内媒体特别喜欢拿来给国内小伙伴炫耀国外工作薪水的。

举例说明

举个极端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世界上经常会有一些奇葩工作。例如让你去看管某个海洋小岛,老板给你年薪100万美元,换算人民币值600多万。

大家估计在YY:金色海滩,度假屋,再找个美女为伴,生活是多么惬意,更重要的是还有年薪600万。

毕竟作为人嘛,民以食为天,总得吃饭。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小岛上因为环境原因没有办法种植水果蔬菜,想吃的话,得空运给你,就是价格有点贵。例如一个苹果500块人民币,要吃顿国内的火锅1万块,因为配料太多。偶尔回到城市购购物要价50万人民币的直升机费用。这个时候你还会觉得600万人民币是高薪么?

所以总结来说,媒体总是把大家放在一个不可能的环境下:白天在国外上班时间挣大钱,晚上回到国内享受低廉的生活成本。唯一能实现这个理想生活的方法是哆啦A梦的随意门。

回到现实情况,正确的看待方法是,无论是新西兰也好,澳大利亚也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也好,所挣钱的数额就别转换成人民币来看待。而应该去了解了解,这么多数额的金钱,在当地的购买力如何。毕竟挣的钱是在当地花的。

扯这么多,移民福利呢?

来,咱上福利菜!

同其他移民国家一样,新西兰的福利及其丰富,针对不同的方面有对应的福利类型,在这里一方面是篇幅有限,更重要的是网上针对福利的介绍帖太多了,没有必要复述,所以就不一一介绍了。

而在这里,通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给大家呈现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福利,说说到底西方国家的福利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那我们先举几个常见福利的例子,然后一一剖析。

以下内容非特别说明是针对拿到永居的居民或者公民

免费公立医疗。

在新西兰针对居民或者公民,所有的公立医院的治疗费都是全免的。如果看私立家庭医生的话,就收取普通病症的咨询费。对于13岁以下的儿童,无论公立医院或者私立医院看病均免费。看完病以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处方,病人拿着处方去独立的药房买药。一般情况每种药只是象征性的收取3-5新西兰元的费用。剩余费用由政府补偿。

因为新西兰是医药分离的,医院只负责治疗疾病,而药是需要去其他药店或者去超市药房购买。这一点就彻底把利益关系分开了。医生只负责治病,收入和开药多少无关,这样就做到了客观的药剂量,按需而开,不会多开无关的药品。

关于新西兰的家庭医生,人们需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诊所并登记注册成为家庭医生。如果不注册的话,诊费会比注册的要高2倍。而注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医生会为其建档并记录你每一次看病的数据和情况。如果换诊所的话,需要把档案转走。其效果类似于咱国内从入学到后续工作的个人档案。

因为有了这个档案,完整体现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所有以往病史。无论是在家庭医生处看一些常见病症,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在公立医院救治,都可以根据以往的历史记录来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另一个让人称赞的是新西兰的ACC紧急救助治疗,当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小到被狗咬,大到交通事故需要救护车,甚至救护直升机等。这些费用通通由政府买单,一直到度过生命危险为止等。这项福利无论是国外游客,或本地人,只要事故发生在新西兰均可享受此福利。

免费教育

当小孩到达适龄教育以后,新西兰的公立中小学的教育是免费的。如果上大学的话,费用也很低廉,基本上为海外留学生的十分之一。同时中小学因为没有类似咱国家的巨大的升学压力,本地学生上学基本上更侧重于教授独立的思考技能和生活技能,而非应试教育技能。

免费生育

在新西兰一旦确认怀孕,从怀孕开始到产房生产乃至产后的护理全是免费的,除了B超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外。另外,在怀孕以后,产妇需要预约一名助产士作为整个怀孕期间的健康医师,助产士会定期与产妇沟通以及开具产检单等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助产士会与医院护士一同为产妇服务。新西兰政府同时还会为生育孩子的家庭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补贴费用,以鼓励其生育。

另一个很贴心的福利是,在孕期中期以后,孕妇可以预约政府提供的免费产课,产课是由本地资深的助产士教授。主要内容为讲授生产初期症状,生产过程中一系列事情,以后后期婴儿哺乳等。我本人刚刚陪同妻子参加了这样的课程。体会尤为深刻。作为初为人父人母的家庭,多亏丰富的产前教育让整个家庭不会因为小宝宝的到来而忙乱。

各种纷繁复杂的生活补贴

相信大家都道听途说,在移民国家有这样那样的补贴,坐在家里都有钱拿。

这确实千真万确的,不仅有补贴,而且种类及其的多,这里举两个例子:

在新西兰有这么一个现象,某些地方每周四下午银行ATM总是有很多人排着队取钱。后来才知道,那是政府补贴发放日。人们迫不及待的取下一个周的生活费。

我曾经租房的时候,遇到房东催缴某房客租金,房客撩了一句话:找政府去要。房东二话没说写信给政府要房租费。

从上面例子看起来,在新西兰这种国家生活,真如世外桃源,生活可以无忧无虑。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福利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上班?

问得好,剧情是时候该反转了!

总结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上提到的所有政府补贴费用,政府不可能要求银行不断印钞票来支付。所以最客观也是最可行就是通过收上来的各种税费来支付对于的福利补贴。那税从哪里来?

还记得我在上文提到的各个阶层的年薪范围么,我总是在强调“税前”两个字,从下面的图表你就可以看出,一个年薪10万新西兰元的工程师,最后到手的钱$71690,有着近$2万3的个人所得税外加$1千3的ACC紧急救助费用。

所以那让人称赞的ACC紧急救助费用是从每一个新西兰工作者的工资里积攒出来的。

你是贡献者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还是觉得,至少这税钱花在你身上了,好歹还有点安慰。但是接下来的,对于咱IT技术人员来说就不是太开心了。

除了免费医疗,免费生育,免费教育和ACC这类硬性的福利以外。其他的,基本上IT工程师们都很难沾边了。相信很多读者们有想移民的冲动,或者正在准备移民。大家都多多少少被各种各样的福利所吸引,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福利的一个大前提条件:个人收入水平。

用一种公平公正的说法来说,准确来讲,福利是给予那些生活有困难,需要国家伸手援助的人士。

而作为IT工程师,特别是那些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工程师,一般都收入不菲。那么很不幸,除了我所说的硬性福利以外,基本上很难领取到相关福利。因为高收入者在这个高福利社会扮演的角色是贡献者。

举一个很残酷的例子,我的一个同事生了孩子以后。收到了政府提供的约$2000新西兰元的税收减免。结果在年终政府核查其年收入以后,给他发了封邮件告知。很不幸政府要把这笔钱拿回去,因为他工资太高了!

而就我个人来说,我至今只享受过免费生育和ACC,还有平日生病的3新西兰元处方药。

当然,人们也可以选择退而求其次。辞去工作,在家享受国家福利。不过代价是,福利补贴只够租一个简陋的房间,解决温饱。但是如果想要买房,甚至出国旅游,那是远远不够的。不仅不够,如果一旦政府发现某领取福利人士有足够的费用去娱乐,就认为他骗取国家财产,不仅会取消每周的补贴,更会进入黑名单。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绝大部分的人宁愿选择勤劳的生活,也不会去为了那一点点福利放弃了本该追求的梦想。

免费就是低效率

另外一个槽点是关于医疗体制。

大家肯定问,你不是挺吹捧这里的家庭医生模式么,怎么还要吐槽医疗体制。

咱先聊个背景,新西兰人口一共400多万人,还顶不上国内一个二线城市的人口。其次,与国内多彩多样的娱乐生活不同,西方国家的人民生活相对单调,他们更主张亲近大自然,平日的爱好就是徒步,长跑,冲浪,山地自行车甚至滑雪,蹦极等。这样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咋生病,年轻人身体都非常硬朗。

因为人口少,加上生病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本地家庭医生的临床经验相比国内那是被甩了几条街。还记得《北京人在西雅图》里面Frank一句台词“我曾经在北京一天看的病人比你一周都多”,那还是人口众多的美国,更何况新西兰。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本地家庭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在国内简简单单的病,在这里要拖很久。同时因为在西方国家对抗生素以及打点滴这种事情管理非常严格,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所以感冒发烧什么的,听到医生最多的就是多喝水,回家休息就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愿意去花50新西兰元去看医生,除非万不得已。

有人会说,那你可以去公立大医院那,那里医生都是专家。没错,医生是专家,但是去公立大医院只能去急诊,非急诊的病人需要得到家庭医生的引荐信才能见到大医院医生。与国内不同,个人是不能直接去大医院挂号找专家的。

而且就算急诊,因为是免费,所以资源就相对有限,毕竟没有商业资金注入无法扩大规模,只能等待国家的补贴拨款。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医生就会根据病患的轻重程度排队。除非人命关天,什么发高烧,拉肚子,急性炎症都需要在急诊室里面排队等候,短则几十分钟,长则几小时。例如一个段子讲述一个发高烧的病人去公立医院急诊室,排队期间护士不断给他递水喝,最后烧退了自己回家了,从头至尾没见过医生一面。

相信大家看完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解2015年为什么李冰冰在澳大利亚发高烧后,经过多番治疗最后不得不回国住院。不是她作为明星矫情,而是事实证明咱祖国的医疗技术相对很多西方国家还是很发达的。

没有完美的国家,知足者常乐

正如我在《一个网工的十年奋斗史 - 移民篇》里面说的,选择移民他国的人们,其实是有着他们内心的苦衷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而没有选择移民的朋友们,也不要认为生活在祖国就缺乏安全感。在祖国不断强大的今天,无论是国人还是海外华人华侨,无一不为其强大而心生自豪。

没有完美的国家,只有无止境的欲望,追随自己的内心,寻找那一片净土。

下面为作者的公众号,推荐大家关注

关联阅读:

 一个网工的十年奋斗史 - 工作篇

 一个网工的十年奋斗史 - 移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