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发现报告
新型研报平台,集成各行业优质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提供海量优质报告以及权威数据图表,助您洞见研报里的趋势、机会和热点。
51好读  ›  专栏  ›  发现报告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有哪些行业机会?

发现报告  · 公众号  ·  · 2024-03-14 10:30

正文

线上热搜,线下热议。


从2023年9月以来,“新质生产力”就成为市场“高频词”,今年还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热度高涨的新质生产力究竟 是个什么“力” ?与传统生产力 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又该 如何发展 ?如何布局?


报告酱整理了10篇相关报告,和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关注 【发现报告】公众号 私信回复 0314 免费领取全部参考报告。

参考报告

【国金证券】各产业链及相关行业的景气度汇总: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国金证券】量化观市:两会闭幕,新质生产力是否仍为市场主线?

【华安证券】新质生产力的五大着力点与三条投资线索

【东吴证券】新质生产力研究合辑: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农银国际】新质生产力发展

【亿欧智库】2024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八大场景变革

【华鑫证券】新质生产力:现实背景、政策内涵与投资机会

【中邮证券】计算机深度报告: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万宏源】新质生产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中国银河】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来看,它是指 通过“创新”催生“质优” 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先进生产力”。


核心驱动力是创新 ,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说白了,就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 新型生产力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 新型的劳动者队伍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传统的劳动者主要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而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不仅能够利用现代技术、适应先进设备,还具备快速更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引领科技前沿,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就是那种能 玩得转高科技、懂得快、还能搞创新的“高端”人才


二是迭代升级的劳动资料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直接掌握的、用来将自己的劳动传导至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综合体,是生产过程的关键。随着技术革命的推进,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 生产工具正在逐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进行转变 ,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等。


三是新拓展的劳动对象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得益于科技创新广度、深度、精度和速度的全方位升级,劳动对象正从实实在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半成品原料,逐步转向以数据加工、信息迭代为代表的 “无形对象” 数据要素、处理信息、实现智能化等等 都是新的劳动对象。


四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劳动的人、使用的工具、劳动的对象都变了,那劳动方式肯定也会发生新的变化,相应的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就诞生了。就像网购改变了零售业一样,新的生产方式会带来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 从内部环境来看 ,我国 经济增速中枢放缓、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换 ,过去以劳动力增长、资本推动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与新阶段不再匹配。


根据海通证券数据,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逐渐下滑。GDP增速中枢由2000-2008年的10.5%回落至2009-2019年的7.8%,2020-2023年则进一步回落至4.8%,23年以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在GDP中占比下滑至25.9%。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或许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截至2023年我国16-64人口占比为68.3%,相比于2010年的峰值74.5%回落了6.2pct。这也就意味着 未来的两条路径 :一是 产业适当转移至人口密集型国家 ,对应出海逻辑;二是 提升单位劳动者的效率 ,在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创造的价值量不高,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低附加值的问题将变得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其次, 从外部环境来看 一方面是顺应技术变革趋势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官网介绍,新一轮科技周期和产业革命呈现出跨领域技术深度交叉融合、技术应用创新迭代加速、数据要素重要性提升、科技革命与产业联系更加紧密的特征,顺应世界技术变革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相应的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进行指导,新的经济、科技体制框架做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是想要获取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面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国内自主可控迫切性提升。


此外,全球范围内,围绕关键技术、数据和产业等前沿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呈现“东升西降”“新升老降”的趋势变化,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赢得发展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质生产力聚焦于哪些行业?

根据2024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包括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三大抓手。

从结构上来看,新质生产力主要包含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中的重点领域,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等8大产业。


而未来产业主要有9个领域: 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产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


东方证券认为在新质生产力中, 人工智能或成为重中之重 ,涉及通信、电子、传媒、计算机等行业。其中机器人行业也涉及机械和汽车行业。


同时,生命科学、生物制造以及创新药涉及医药行业。新材料主要涉及新能源和有色行业。量子技术涉及通信和计算机行业。氢能涉及新能源行业。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涉及军工、通信和机械行业。脑机接口涉及医药行业,先进半导体涉及电子行业。


如何看待2024年的行情表现?

过去一周,全国两会召开,新质生产力的关注度暴涨,那随着两会闭幕,新质生产力是否仍为市场主线?又该如何看待2024年新质生产力的行情表现?


虽然新质生产力不能说是新名词,但 的的确确是A股市场的新东西


海通证券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及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数据,梳理得到627家重点新质生产力板块的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3月1日,新质生产力板块在A股中市值占比为6.6%、23Q3归母净利占比为3.4%,而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经济中占比超过13%,这也意味着 A股新质生产力规模仍小 ,资本市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而今年的政府报告要求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分别安排3.9万亿元和7000亿元,据报告表述在投资方向上, 有效投资往新质生产力倾斜


那要如何看待2024年新质生产力的行情表现?


国金证券指出 短期而言 ,“宽货币”开启,“躁动”行情期间当选择超跌的“中小盘+成长”进攻, 重点关注经济结构转型方向 ,同时配置 出海逻辑较强的alpha组合 ,以平滑组合波动。


中长期而言 ,新质生产力所对标的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方向,往往对应利润占比持续抬升,参考70s~80s年代日本经济结构转型期,以及2011~2020年国内十年大消费行情,经济结构转型期间,资产荒背景下,能够长期一枝独秀的跑赢市场的往往是 经济结构转向方向,即新质生产力方向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证明了我们正在从互联网时代的“后来者”努力发力成为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引领者”,那就向前冲呀!

#你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





参考研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