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黄河,镌刻着中华文明走来的模样;金蛇狂舞,翻滚着盛世新春奔腾的乐章
。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从古朴村落到繁华都市,当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人文之彩交相辉映,这条写满故事的大河,携着新春的问候和新时代的热烈滚滚而来。
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
,由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山西省委宣传部
共同指导,
山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沿黄九省(区)卫视共同播出的《“大河长歌中国年”2025黄河民歌春晚》
在
山西卫视首播
,一场关于黄河文化的溯源探寻之旅就此展开。
2024年《黑神话:悟空》爆火,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山西
。而山西也不负众望,贡献了27个取景地的同时,更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和最隆重的舞台上,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神话之旅,借“悟空”之名将春晚与文旅擦出了魔力的火花。
今年《2025黄河民歌春晚》的录制场地设在了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忻州古城,依托古城的特色院落和街道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
。晚会还打造了一条黄河文化艺术街,一个将非遗、民歌、民俗、表演融于一体的行走体验式“春晚小镇”就这样诞生了。游客不仅可以逛吃逛吃,还可以跟随镜头边走边瞧,如同“漫步”在沿黄九省(区)文化的斑斓画卷之中。
以中式美学的极致浪漫,解锁黄河文化的活态之美;以沉浸式的鲜活体验,释放“中国年”的动情之美
。让游人与观众在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的浓浓年味中,GET最地道的黄河文化,感受最生动的烟火中国,让流动的文化更有流量。
一城融九省,风情各不同。于是,我们便看到了:
一曲《瓷魂》
,在唯美的中式美学长卷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艺。敦煌飞天舞起之处,万里丝路的驼铃讲述着黄河儿女生生不息的奋斗传奇。
《在那遥远的地方》
为观众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民族风情演绎。
《有点安逸》
的人间烟火里,升腾着热辣滚烫的中国故事。走进
《新宁夏川》
,塞上江南的蝶变,承载着“黄河会更美”的共同夙愿。当热烈的
《酒歌》
在草原上响起,厚重的三秦大地带着
《张灯结彩》
的热情款款而来。瑰丽惊艳的古建之美,将华夏文明的最深记忆缓缓铺展,中原大地的质朴旋律,诉说着老家河南的岁月芳华。
《孔子说》
的朗朗书声中,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醉了中国年……
这个蕴藏着黄河文化和中国年味的月光宝盒一旦打开,那些刻在人们骨子里的记忆和情感被瞬间点燃
。
非遗破圈,
让活态的春节更
“活态”
这是一场以“非遗之美”,解锁“世界年”的匠心奔赴。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
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晚会以春节这一全世界人民共享的节日为契机,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将各类非遗元素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以“非遗之美”体验中国文化,感受中国幸福,感悟中国精神,遇见活态的中国之美
。
宁夏黄羊钱鞭
,击打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勃勃生机;
内蒙古蒙古族安代舞
奔放热烈,草原之风席卷舞台,激情四溢;
陕西宜川胸鼓
,鼓声悠扬,轻盈秀雅,尽显古朴韵味;
山西霸王鞭与八大角秧歌
,刚中带柔,柔中寓刚,韵味独特;
河南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
,每一跃都彰显着中原大地的豪迈;
山东济阳鼓子秧歌
,每一节奏都涌动着齐鲁大地的力量;
甘肃裕固族舞蹈
,舞动间尽显高原之魂的深邃与辽阔;
青海牛角胡弦子舞
,舞步轻盈飘逸,旋律醉人心弦;
四川川剧变脸
,神秘莫测,尽显国粹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这场超能“整活儿”又年味十足的“非遗大秀”
,让人们在最熟悉的“世界年”里,GET到了最地道的中国味儿和最动人心弦的中国式浪漫。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大联欢”。
如果说文化味是晚会最深厚的底色,那么,
群众性则是晚会最生动的烟火。
《2025黄河民歌春晚》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一副最中国、最幸福、最浪漫、最接地气的新时代幸福图景。
当你习惯性地在台下摆好姿势准备鼓掌时,这场晚会却玩起了跨界“新招”,直接把舞台搬到了你的身边!参演的人员也不是别人,正是你身边平凡、勤劳、善良而又幸福的人民群众......
他们吟唱着最朴素的民歌,用最真诚和炽热的情感向祖国母亲深情告白
。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雪域高原到巴山蜀水,从茫茫戈壁到辽阔草原,从黄土高坡到中原大地,
沿黄九省(区) 42个演出单位和团体、超3000多位演员和群众的倾情参与
。也看到了,在碛口古镇的黄河边,广武长城的城墙下、杏花村的美酒飘香里人民群众温暖相聚。乡野田间、街市小院都是舞台,你我和他,皆是主角。整场晚会,群众人数占到了参演人数的六成还多。真正实现了“拍摄地即是打卡地,打卡地也是拍摄地,观众是游客、游客也是观众”的大联欢目的。
个人的美好期许、家庭的幸福美满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场全民参与的开放式春晚,
让更多人以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的方式,体验年俗之乐、感受黄河之美,让“人民的春晚人民共演”“人民的节日人民同庆”。
这是一场“科技狠活”与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得到重塑和新生?
《2025黄河民歌春晚》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现代光影的诗意渲染,是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和“创新密码”。
于是我们不光看到了悟空架着筋斗云飞越万里画卷,我们还看到了:
韩磊在AI世界里的广武长城上唱出《塞上三千年》的雄浑;刘宇在唯美的时空隧道里和古建对话,与岁月共舞;一曲《瓷魂》动情讲述着黄河岸边火与土的文明传奇
。
为了持续加大“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力度,春晚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上动足了脑筋。
利用AI、XR等技术手段,通过动态分镜预演、虚实光影联动等全新拍摄手段,呈现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虚实空间
,最大程度地唤起观众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无限放大大小屏深度融合,实现全过程营销,在为广大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和丰富有趣的社交玩法的同时,也让浓浓的年味儿在人与人之间无缝流动。而
盛装亮相的文创形象“黄河娃”,也以“古建星推官”的身份,在钟楼街的古今穿越大戏中,赚够了流量,吸足了“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