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泰证券资管
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用更专注、更专业、更敬业的服务;收益高、体验好、创新多的产品回馈新老客户与友人。此外,还有“理财小知识”、“理财故事”等知识贴助您轻松理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法治报  ·  刚刚,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  3 天前  
新法治报  ·  刚刚,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  3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韩国军队单兵口粮里面有什么?泡菜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泰证券资管

金融破段子 | 似是而非的基金投资起点

中泰证券资管  · 公众号  ·  · 2023-09-18 17:36

正文

最近阅读了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与蚂蚁财富联合发布的《2023年基民理财行为及投教偏好调研报告》,其中有两个问题带出的数据让我颇为感慨。

这两个问题分别是:

Q

您过去在公募基金的

投资收益是否达到预期?

有 7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基金投资收益未达预期。不仅如此,市场中存在近 4 成的投资者认为实际收益与预期差距非常大。


Q

您在选基金时,

是否关注这只基金过去的历史业绩?

61%的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时,非常或比较关注过去历史业绩这一指标,这其中近2成表示只看历史业绩。


某个角度看,预期和分析筛选都可以视为基金投资的起点,投资预期是怎么形成的,历史业绩的筛选又是怎么做的……回看投资的起点,其实会发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


此年化非彼年化

过去几年,一说到基金投资,很多投资者都很关注“年化收益率”这个数据。当然,相比于只关注某一个年度甚至更短周期内的投资回报数据,年化收益率已经是一个考虑到不同年份收益差异的指标。

但就算是年化收益率这个数据,也要注意不同数据背后的含金量高下—— 完整经历过一轮、乃至多轮牛熊周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更接近于基金经理的真实投资能力。

比如,光看2019-2020年这两年的年化收益率,仿佛30%甚至40%的年化收益率都只是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及格”水平;但如果把统计年化收益率的周期从2019年拉到现在,想必不仅会让我们调整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也会改写筛选结果。

当然也存在任职年限不那么长(不足以覆盖一个完整牛熊周期)的情况下,此时对于基金经理的业绩分析,就更应该警惕短期亮眼业绩很难成为未来的常态。短期业绩往往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越短期的观察周期越容易失真,因此,业绩考察期不够的情况下,宁愿慎下结论。



盈亏同源,辩证看待长处与短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