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税务大讲堂
税务公益课程,税法解读,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咨询,税务专家文章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CG波士顿咨询  ·  新年扬帆再出发,携手逐梦同奋进 ·  3 天前  
汇易咨询  ·  JCI:蛇年大吉大利,美麦涨幅领先吐祥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税务大讲堂

今日起,社保缴费费率下降!

税务大讲堂  · 公众号  ·  · 2024-08-18 21:00

正文



近期,多地发布一系列稳岗扩就业的措施,包括持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继续发放稳岗返还补贴等多项措施,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1


多地明确!

社保降费 +稳岗返还!


一、浙江省:社保费率降低至2025年12月31日

通知中明确: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 2025年12月31日 (费款所属期),全省失业保险单位费率、个人费率仍分别按 0.5% 执行。

同时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至 2024年12月31日:

二、四川省:社保降费政策延续至2024年12月31日

《通知》中明确: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政策至 2024年12月31日 。同时 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 ,其中:

三、海南省:阶段性调整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率

从2024年7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不含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缴费费率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调整至最低水平 ,即: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按6%执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按5%执行。

四、山东省:稳岗返还补贴 +一次性扩岗补助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 2024年年底前 可按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 60% 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同时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 按照每招用 1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2


注意!

稳岗返还 ≠稳岗补贴!


稳岗补贴和稳岗返还,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为稳固工作岗位,而给予企业的一种特殊性质财政补助资金。两者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异同点:




3


稳岗补贴和稳岗返还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现行的会计准则,适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 》的企业,一般采用的是“ 总额法 ”。而适用《 企业会计准则 》的企业,提倡采用“ 净额法 ”。

一、“总额法”下的账务处理

1. 稳岗返还

(1)申请返还并批准通过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2) 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2. 稳岗补贴

稳岗补贴,一般是对未来月份,企业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补助。补助未来月份的用工,根据政策补助未来的月份,分月确认收入。

(1)收到稳岗补贴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未来月份确认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二、“净额法”下的账务处理

“净额法”下,需要对稳岗返还与补贴的成本进行追溯,补助资金用于冲减对应的成本。

1. 稳岗返还

根据各部门职工计提的失业保险数额,按比例返还当时计提的科目。

(1)确认返还时

借:其他应收款—政府补助款

贷: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主营业务成本

PS: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一般已经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所以返还后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2)收到返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政府补助款

2. 稳岗补贴

发放稳岗补贴时,会明确对那几个月份的用工进行补贴。所以收到补贴时,先入“递延收益”,后根据实际补贴月份冲减支出。

(1)收到稳岗补贴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每个补贴月份月末

借:管理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直接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递延收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




4


稳岗补贴需要交税吗?


一、增值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第45号《关于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确认期限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第七条规定:

纳税人收到稳岗补贴,一般主要用于员工的生活补助、转岗培训、技能提升等相关支出,并不属于与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的情形,因此 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二、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下收入属于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而对于这些不征税收入来说,还 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够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

(1)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 拨付文件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 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 单独进行核算

在实务工作中,一般会 选择直接纳税申报 。一是因为上述条件较为苛刻,核算麻烦;二是选择不征税处理后,其相应的支出也不能扣除,也就是说选择“征税”还是“不征税”处理,对企业影响不大,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