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蹊
地理蹊(xi),将地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  19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很多人错的地理常识,地理老师都哭了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蹊

玩转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农作物产量”

地理蹊  · 公众号  · 地理  · 2020-02-01 21:26

正文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01


有时候在遇到关于农业类型的题目时,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不知道从何入手去分析,这里小蹊做了一个归纳: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在分析时要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去进行剖析,其中某些因素也可以迁移过去作为分析农作物单产量低的原因,因为单产实际上就是指的亩产量,此时土地面积的多少就不用再去考虑了。其中关于气温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单独在下面做了一个分析:

气温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 白天气温高,日照强 有利于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而 夜间气温低 ,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所以在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类的农作物甜且多汁,粮食作用等颗粒饱满。




02

而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下表中小蹊同样对它做出了归纳: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同时根据积温不同,我国也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我国温度带与与农业不同熟制的分布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一般把日均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简称积温。而一般农作物能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也是 日均温≥10℃。不同的温度分布带作物的熟制和主要的作物也不同。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寒温带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大麦等;

中温带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大豆、玉米等;

暖温带  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等;

亚热带  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等;

热带      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等;


农业生长还要注意 无霜期的长短 ,无霜期长的地方,生长期长,而无霜期短的地方,生长期短。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不利于农作物越冬;但有利农作物减少病虫害。


而我国东部季风区则会因为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气象灾害频繁。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冻、干热风等,特别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范围最大。

1、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旱灾有哪些?



最为突出的有 华北地区的春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春旱是因为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列,但降水较少;再加上春季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引起的。

伏旱则是因为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形成的。



2、气象灾害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影响也不是同的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19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很多人错的地理常识,地理老师都哭了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2 天前
第一电动汽车网  ·  一文看懂已出台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政策
7 年前
研之成理  ·  学术写作遣词系列之清晰(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