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代表
本号为正版MRCLUB「医药代表」微信,谨防山寨!——医药行业的那些事儿,新手指导,招聘信息,业内新闻推送,25万药代会员及医药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天从我们这获得职业指导及业内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对话专家:从晚期到围术期,胃癌免疫治疗全面突破 ·  4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药品不符合注册有关要求→不予批准 ·  5 天前  
伊洛  ·  “3分钱的阿司匹林我做不到” ·  6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癫痫如何进行磁共振检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代表

医药职场 | 人品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医药代表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4-27 19:30

正文

授权作者/仲崇玉

思谟医药咨询首席顾问兼总经理,专注优势思维训练;创办优势销售人连接社;提供销售战略咨询。著有《做自己的教练》系列图书。


设置一个争议性话题:没有人品,都是能力。当然很多人不同意,那么多公司老板都注重人品的情况下,你抛弃人品只看能力,能不引发争辩吗?

 

与反驳的人不同,可能更多人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驳:老掉牙的话题,多说无益。该干嘛干嘛,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这个。他们忙什么去了?

 

场景一:

 

有人在面试,同一个面试人,两个候选人,在人品与能力之间如何权衡?同一个候选人,不同的面试者,有人看到人品,有人看到能力。现在不禁要问:同一个候选人,在不同的老板眼里,人品到底相同还是不同?

 

答案是很难相同,对吧?因为每个人对人品的品鉴方法都不同。否则哪还需要什么慧眼如炬?再说,被淘汰的人,是不是就失业了呢?难道真的有人收容人品差的来用吗?或者,有些企业是在将就用一些人品差的人吗?恐怕不是真的。否则,怎么看那些那些成功者,在讲述当初被拒绝时所表现出的成功者的大度?

 

场景二:

 

有人开管理会议去了。讨论业绩的时候,人品的位置在哪里?被认为没人品的人,带来的业绩仍然是业绩不是吗?有人说如果不合规,带来的业绩再多也不算。这就不是人品的范畴,而是管理制度的范畴。

 

如果能够带来同样的业绩,一个是合规的做法,一个是不合规做法,同一个人会选择什么?谁会愿意冒额外的风险去拿到业绩呢?所以,合规才是正常的选择,合规解决不了的时候,才会选择不合规。选择不合规,是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没得选。没选择,就是没有能力,而不是没有人品。

 

如果一个人做法是极其合规的,可是没有业绩。我们是该表扬他,还是批评他?我们是奖励他还是惩罚他?在商言商的环境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场景三:

 

现场辅导,发现员工的行为与CRM录入的信息有误差,或者说对方有虚报行为。因为管理者一天下来,发现根本见不了那么多客户,也根本不可能按照计划在做,可是每天填写照样那么多,怎么会真实?虚报,是人品问题吗?未必,只要看看是不是大多数员工都选择这么做即可发现真相。

 

另外,有人业绩增长留一手,理由是下一个季度还要增长。选择留一手而不是“尽力”增长,是人品问题吗?控制销量是人品问题吗?这个可以争论很久,但是归根结底,人品还是能力,我们仍然难以区分。

 

场景之后:


招聘一个人品不错的人,后来竟然顶撞自己的老板,甚至摔门而去,这是为什么?而常常让老板气闷的员工仍旧待在这里,而那个非常讨喜的却早早离开了,又是什么原因?“擅长”作假的问题员工,老板看在业绩的份上隐忍不发,而中规中矩的员工,常常因为业绩而挨骂,这个现象,如果到你这里会被终结吗?

 

看看以下三个现象:


  • 很多管理者眼里的态度员工,往往有点本事;

  • 很多曾经有态度问题的员工,搁在现在可能都不是态度问题;

  • 一个管理者眼里的态度问题,可能是另一个管理者眼里的能力问题。

 

既然是现象,不作点评。现象的背后,是不是可以思考和讨论?此处可以留下二维码(当然没有,别找了)。


核心观点


这篇文章的重点:所谓人品与能力,实际上都是概念。既然是概念,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诠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这样推导,可以说人品就是能力,能力就是人品

 

如果再进一步得出结论,管理者就是人品与能力之间的边界。不同的管理者,代表不同的边界。

 

实用一点的结论:“压”得住,人品没有问题;“压”不住,人品就会出问题。找一个支持这个结论的现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人品。

 

再具象一点,一个小学老师会发现,即便那几个调皮的男生离开,班里还会出现另外几个捣蛋鬼,与之前的表现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

 

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厉害角色,让每个老师都头痛不已,但是,一位教生物的老师除外。我在做管理的过程中,头脑里经常浮现这个问题。如果非要得出一个结论的话:别人的人品,在自己的能力之外。

 

有人评价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对。曹操用能者,那是他对自己的信心,能用也能杀。有人说刘备用仁者,错,其实也是用能者,因为他有办法让对方在成仁中成功。

 

何谓人品?

 

人品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意图在行为上的表现。人品表现为一致的可预期的一系列行为,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近利而动心,不为利远而放弃。你想起了谁?我想起郭靖。金庸笔下的忠义英雄。

 

既然行为可以预期,那么难免就让自己处在弱势当中,起码短期内如此。既然是弱势,如何生存呢?如何过得好呢?在没有成功保证的前提下,如何继续守住自己的原则,而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呢?

 

任何选择都需要成本,所谓好人品,实际上是付出短期的代价,带来长期的优势,是一种投资,是一种延迟回报。为什么有回报呢?因为单纯的行为经过时间的浸泡,便会成为一种能力,加上行为上的一种可预期,自然就会获得人际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即信任。当然信任,不是凭空而降的,是人品与能力的双重回报。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品是一种行为习惯,而习惯其实就是能力。行为习惯如果与单一的目标挂钩,一个人就会非常出色。而单一的目标,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长辈为什么要求后辈坚守道德底线?仅仅是一种说教吗?我想他们是洞悉了人品强大的一面,总不至于他们唠叨着让自己的后辈吃亏吧?

 

所以,人品就是能力。既然如此,与其管理人品,何不管理能力?如果你认为,人品更好管,反过来也行。

 

何谓能力?

 

能是自己的底气,自己知道;能力是底气的外露,是别人的感受。

 

力量来自一致性,即思维与行为的一致性。归根到底,人们看结果,看数字。结果就代表能力,否则说千道万,都是假的。

 

所以,在管理范畴,最终也没有奖励能力,而是奖励成果。这就苦了日常管理者,带来结果的,只能说能力强;没带来结果的,只能说能力差。那么,能力本身的管理就失去了准头。

 

平时的考核,有的公司要考核行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考核能力。问题是考核什么?考核工作时间?所以,要签到,各种花样的签到方式。考核行为?比如客户拜访次数,时长,频率,沟通内容,所以要输入到系统里。再从系统里推导出每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合格。如果这一切都好,可是结果不好怎么办?如果这些都不好,可是结果很好,又怎么办?

 

最终,到底什么是能力?到底怎么考核?

 

在工作中,只有一种能力,就是与目标人群的互动。互动的量与质,是一种评判标准。带来了新的问题,什么叫有效互动?

 

有效互动,有三个考核:

 

1

注意力份额

能引起对方注意力的互动,而不是相反。想想看我们每天有多少时间能增加客户的注意力?多少客户的注意力?

2

共鸣率

能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共鸣,带入感很强的互动,会引发情绪上的体验,感觉上的体验。那是一种同频的愉悦感。我们每天能有几次的共鸣记忆?

3

响应率

就是你的提议,引发对方的响应。如果很突兀,再合理的提议都不会有人响应,所以,响应之前一定要有共鸣,而共鸣之前一定要有注意力。注意力份额,是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一个管理指标。


有效互动,有四个动作:


1

谁都会说点什么,但是不是对所有人都会说。对那个目标对象,说什么?往往没有选择,说自己要说的,还是说对方该听的?这是难点,也是误区。

2

回答

有问必答吗?有答案就要给答案吗?没答案就为难吗?都不对。回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达到既定的目标。可是我们在回答的时候,误以为回答就是目的。

3

会提问。

加上一个“会”字,就会引发谁是终极裁判者?会提问,就是让问题有营养,有没有营养谁说了算?所以,会提问实际上需要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前提上。有人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如何让对方觉得有营养?每一次见面都是从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了解开始,而不是从零开始的。

4

瞬间反应

这是不可预期,难以准备的情境。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处在无法计划的对话情境当中。我说的没法准备,不是不准备,而是时时刻刻准备。不要相信急智,但是相信准备的重要性。从思维层面去准备,把准备放进下意识的范围里,让下意识代替自己去应对。无论是不是准备,我们都在准备当中,就看是不是刻意去准备。


每一次互动,有四个阶段:

 

1

提出目标

每一次互动都有目标,这是很多人反感的地方,认为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有那么重的目的性。这是一个误区,有目标,不等于功利,就像计算,不等于算计。

2

表明来意

这是获得信任的重要前提,如何表明来意?从角色,目的和资源三个角度,另外,还要让自己的来意可信度高,这就不是一般的能力了。

3

接话

接话,有点类似瞬间反应,这里特意强调接话,是因为不接话的现象很多。不会接,于是不接;难堪,所以不接;敏感,所以不接。都不是理由,任何话都必须要接,除非,不接就是一种接话的方法。

4

提出要求

如何提出要求?有的害怕对方拒绝所以不提要求;有人不得已硬着头皮提要求;有人提出要求就是索取;有人假意为了对方提出要求。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方式!



对能力不甚了了,就会怪罪到人品的范畴,这实际上转嫁了管理的责任。关键是这样的行为没有让管理者得到实际的利益,只是自我安慰而已。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只能是暴露自己管理能力的边界。反而不如把能力管理起来,少拿人品说事。

 

宁愿相信:没有人品,都是能力。

 

做自己的教练。


MRCLUB原创作者招募中

数十万精准会员每日阅读,助您快速提升个人品牌,扩大在医药行业及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详情请访问网站http://wemr.club)

医药代表 伴您成长!

推荐文章
蒲公英Ouryao  ·  药品不符合注册有关要求→不予批准
5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癫痫如何进行磁共振检查?
5 天前
人民日报  ·  【荐读】天堂的门票(深度好文)
7 年前
饥饿英语  ·  手把手最新课程和服务一览
7 年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日本这项黑科技将带来电池革命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