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阿筛投行日记(sherry-ibanking)
川普带领下的美国将何去何从?
加泰罗尼亚事件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东南亚各经济体之间有何区别?
……
投行面试常见的估值、会计问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和市场相关的
宏观经济问题需要平时的积累,而且多为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回答的时候很可能因为准备不足而失掉整场面试。
本篇就结合我申请Morgan Stanley的第二轮电话面试,讲一讲如何准备市场问题。
我的第一点建议是:在申请季每天看经济新闻,如果有你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就花一到两个小时自己做research,
运用自己的金融知识,研究市场背后的逻辑,确保
理解
逻辑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
比如: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关注美联储加息?利率上升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后文会作详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多做这样的练习,在面对类似的宏观经济问题时,就会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
第二点建议是:把
各大主要经济体的现状,以及热点经济事件对世界各大经济体可能带来的影响
都尽可能全面地准备到。
当然这里面要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你面试香港的职位,就要具体准备对亚洲各大经济体的影响。
不只是中国,还有东南亚
。只看东南亚整个大的区域还不够,要知道几个主要经济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各
自有什么特点,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
这样做的原因是:总部在香港的各大外资投行,由于其业务限制,在股权业务上不能做A股业务,主要以H股和美股为主;在债券业务上以海外债券(包括中国公司在海外发债)为主,所以相比起只关注中国市场,
外资投行会同时关注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以及韩国市场
。
很多人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只准备和中国市场相关的问题,对亚洲其他市场关注不足,导致面试结果不理想。
下面我就自己被问到的问题,详细解释一下如何按照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准备市场问题,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
第二轮我的面试官是一位derivatives组的director,也是英国名校毕业。由于他的team非常关注汇率,所以问了很多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当时Trump刚上台,所有人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之后的全球经济走向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面试开始不久后,他就直接问我对市场的看法:
你认为市场上在发生着什么,特别是Trump当选后的政策会对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感兴趣的同学,特别是正在申请季的同学,可以停下想一想自己会怎么阻止这个问题。
他的问题问的非常general,所以回答必须有条理。
首先,
既然经济事件的中心在美国,那么先回答对美国市场的影响
。
Trump当选只是一个政治事件,要分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从他的经济政策入手。
从大的角度看,经济政策分为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和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美国的货币政策归美联储管,那么就先从财政政策入手。
当时Trump采取的是扩张的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主张关注基础设施建设(infrastructure),减税(tax reduction)等。
这些是经济事件的内容,那么怎么引到面试问题上,系统地阐述这些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呢?
答案是看这些政策如何影响利率、汇率,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这些政策会刺激经济,带来可预见的强劲增长,利率上升,利好美国股票市场,债券yield升高价格下降,而固定收益会被inflation cut掉一部分,因此看空债券市场。
如果你不知道从
政策
到
利率
到
资本市场
的连锁反应是如何实现的,那么我会建议你去结合自己的金融知识,在网上自己做research,
因为这些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都是客观不变的
。
比如你可以搜索:减税会怎样影响利率?
不止要知道会使利率上升,还要知道背后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帮助你理解宏观经济整个full picture,从而帮助你理解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什么会相应产生变化。
这样做完research之后,你应该能够把这个连锁反应中的每一环背后的rationale都理解到位了,那么
财政政策这一块就准备好了
,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理解
货币政策
。
由于财政政策造成的可能的inflation,考虑到美国非农数据一直不理想(失业率高)美联储可能会配合继续加息,货币政策从紧。
此外,Trump一个很大的举动是
增加贸易壁垒
(trade barriers),对美国境内造成的影响主要从汇率、就业率等方面考虑。由于贸易壁垒会使出口更加繁荣,进口减少,可以预见美元升值,(相对地可以提一下人民币贬值),就业率短期内相对提升等。那么美元升值对资本市场,尤其是做汇率套期保值的资本市场从业者来说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到这里,美国市场会如何被影响你就准备好了。然后再把这个分析过程重复运用到其他要分析的经济体上。
既然面试的职位地点在香港,那么可以推测面试官最关注的一定是这一事件对亚洲市场的影响
。回答的时候可以按对不同国家(中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的影响回答,也可以按不同的后果(跨境信贷融资、commodity价格下降、capital flow等)来回答。
举个例子,美元强势会导致
跨境信贷融资(cross border funding)从紧
。也就是说,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公司,甚至中国公司,都比较依赖 cross border funding,跑到美国发了很多美元债并且没有hedge汇率风险。
那么当美元升值,这些公司 balnce sheet 上以美元计价的负债就受汇率影响无形中变多了,liability增加,偿债能力受到影响。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公司和银行就持有很多这样的美元债。
不想把这篇文章写的太过technical,所以这个大问题就分析到这里。当时他问完之后,我一次性回答了Trump的政策可能对美国和亚洲市场的影响,直接把宏观经济的整个大版图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描述清楚了。
在我说完之后,他说自己本来还有很多follow up question,但是没想到我已经把这些问题大部分都cover掉了,并且肯定了我说的一些观点。然后他接着问,
你提到了人民币贬值,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出口国家,你认为这正常吗?还是另有原因?
热点问题:人民币贬值。
前面提到,Trump的贸易壁垒会加大美国的出口,从而造成美元升值。如果那个逻辑你明白的话,那么这里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既然出口会造成本币升值,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国家的同时,人民币却在贬值?再次证明一定要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rationale,否则都不知道面试官为什么会问正不正常这样的问题。
具体原因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请大家自己去研究。简单提示一下:从汇率基本面(贸易顺差,市场投资回报相对较高等)来看确实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由于汇率改革、贬值预期、进口企业的财务运作模式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人民币贬值的问题。
两轮电话面试中间隔了一周左右的距离,第一轮面试官是analyst,第二轮是director,两场面试都非常interactive,面试官会即时给予反馈。在问的问题上,不一定第二轮问的就比第一轮难,只是面试官的背景不一样,侧重点不同,所以还是面试前提前做好功课。
最近干货写得太多有些累,下次也许写点儿轻松愉快的话题~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和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文章:
Morgan Stanley:从网申到正式入职 01 |好奇心领我进门
Morgan Stanley:从网申到正式入职 02 |“认真”这个品质被低估了
▼▼▼
去年的WST VIP学员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