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转发了解!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 ·  4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入境游正在复苏,涉外导游回来了吗?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 2024-03-21 11:38

正文



【品橙旅游】随着互免签证、通关便利和航线恢复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国内入境游市场的复苏步伐进一步加快。然而,面对入境游热度的攀升,不少旅游企业却犯了难:游客回来了,导游却没回来。


多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品橙旅游,目前入境游导游流失严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更为紧缺,已经成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困扰国内整个入境游行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2023年12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501号建议时表示,确实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对外语类导游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优化外语类导游人才供给,为入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撑。


但入境游导游的培养,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有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认为,想从根本上扭转入境游导游难以回流的被动局面,需要对其最本质的几个核心问题做出相应的改革。



“冰火”两重天


最近,云南丽江市某旅行社的资深入境游导游程诩非常忙碌。


在接到品橙旅游的电话时,有着18年入境游导游从业经验的程诩正在医院打针。程诩告诉品橙旅游,这段时间由于带团数量太多,导致自己的嗓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


据品橙旅游了解,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丽江的入境游旅行团数量开始大幅度回升,尤其是今年的3月份以来,东南亚的入境游旅行团持续不断,其火热程度远超往年。这让刚刚忙活完春节出行高峰的旅行社,又提前进入了销售旺季。


在程诩看来,丽江的入境游市场火爆的背后,除了中国针对东南亚国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入境游措施等因素外,还与近年来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以及旅游环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等因素有关。


程诩对品橙旅游表示,目前整个丽江市的入境游导游的收入和利润,相比2019年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来自韩国釜山的入境游旅行团为例,如果说2019年导游带一个旅行团的平均收入是200元人民币/天,那么现在是差不多400元/天。此外,自2023年以来,来丽江旅游的外国游客在消费和小费方面也有所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外国游客,他们在入住酒店时更倾向选择高端酒店。


与丽江市相似,成都市的入境游市场也正在稳步增长。


据央视财经3月6日报道,四川成都某旅行社入境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三月份的订单,现在基本是满额状态,到目前为止接了40多个入境团队。四五月份的订单,目前也是可能有四五十个了,还在陆续增加中。另据成都海关关员李婉蓉介绍,(入境人员)主要集中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尤其受益于中泰互免签证政策,单日往返泰国航班超过20架次。


另据成都商报3月13日报道,成都有的旅行社热门小语种导游每天收入最高达2200元。


龙年入境北京的第一个外国旅游团 张洋供图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伤心有人忧。


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入境游导游工作经验的“老兵”,全国特级导游、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导游张洋对欧美国家来华的旅行团业务恢复却有着不同的感知。


据张洋透露,目前来自英、美市场的入境游旅行团业务的恢复非常缓慢。自2023年以来,英国入境游旅行系列团尚未恢复,来自美国的第一个大规模入境游旅行团队在今年5月份成行,整个入境游导游的带团收入仅恢复到2019年的30%左右。



人才紧缺难题待解


尽管来自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国际客源恢复情况不一致,但在招聘入境游导游方面,很多旅行社的步伐却是一致的。


品橙旅游从多家旅行社处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发动多个渠道,招聘会泰语、越南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小语种导游人才,更好地迎接入境游客的到来。


然而,这些旅行社始终难以招到合适的导游人才,外语导游人员流失与断层,以及小语种导游紧缺,已经成了自2023年以来就困扰整个入境游行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程诩告诉品橙旅游,现在丽江旅游市场的入境游导游几乎都是老面孔,也就是“老一代”的入境游导游,以前从事这个职业的“新一代”入境游导游在这几年基本都离开了。与此同时,目前这批“老一代”的入境游导游正面临着经验最好、服务意识最强、处理能力最佳的时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往往会因为体力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亟需更多成熟的“新一代”的入境游导游接棒。


然而,很多年轻人觉得这个职业又累又辛苦,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即便是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入境游导游这份工作,但在程诩和张洋看来,培养一名成熟的“新一代”入境游导游是非常不容易的。


首先,外语水平和礼仪水平的好与坏、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于低、是否了解不同的国家的文化习俗……一名成熟的入境游导游不仅要有很好的外语水平,而且至少要经过2年甚至3年以上的各种带团培训和实操才能胜任。


此外,相对于其他职业,导游目前还是一个自由职业,在薪资和社保等福利待遇等方面都与其它职业有着很大的差距。


波兰旅行团在游黄山 张洋供图


据张洋介绍,目前国内90%以上的旅行社都是按上团天数给入境导游支付薪酬,大多数入境游导游没有固定的工资,并需要自己全额缴纳保险。


尽管不少成熟的入境游导游为了多赚钱而选择脱离旅行社平台,自己单独接单,但据品橙旅游了解,这种“单飞”的导游群体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首先,《旅游法》明确规定,导游和领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领队业务。其次,在利益保障层面,这些导游与外国游客建立的合同关系虽然从民事合同关系属于有效合同,但违反行政管理规定,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在带团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事件,对于双方来说,其安全和利益均无法得到保障。再者,这些导游在市场上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导服公司或者旅行社的业务,他们往往面临着不得不惜牺牲自己部分利润的情况。例如,现在很多导服公司会要求这些接单的导游支付每团每人每天20元的费用。


对于那些经过多年客户积累沉淀并确实有客源、有能力自己从业的入境游导游,张洋建议,可以强强联合,按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执业要求注册旅行社,然后在合法合理合规的前提下执业,最大程度应对各种风险,保障自身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呼吁推进相关改革


多位入境游行业从业者认为,入境游导游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承担着促进中外文化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民间外交”责任。外语(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的讲解翻译,更是国外友人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入境游导游职业都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民间外交、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然而,由于目前我们小语种导游奇缺,有些外国旅行团不得不依赖于客源国领队对中国导游的英语讲解进行二次翻译,而这些翻译往往会因外国领队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偏差。


例如,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一种吉祥、尊贵的涵义,是权力权威的象征,但西方对龙的传统理解是一个相对比较贬义,或者是一种吐火邪恶的象征。这就需要我们的导游从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入手,向外国游客阐述中国文化对龙这个概念的理解是积极向上的、龙代表的是吉祥如意。


波兰旅游团在黄山徒步 张洋供图


张洋表示,这种文化理念的输出和准确的语言翻译,对于外国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更多小语种导游从业,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外国领队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引发的不当讲解翻译,还能更直观地加深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023年12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501号建议时表示,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在现有约65万持证导游中,中文导游占比约93%,英语导游占比约6%,其他语种导游占比约1%,确实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


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继英认为,近年来入境游导游一直难以真正回流,从本质上来说,最为核心的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导游职业的收入不稳定,基础薪酬较低,能为入境游导游提供就业保障的旅行社更是凤毛麟角;其次,长期以来,消费者普遍对导游职业存在很多偏见,导致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被“矮化”;最后,旅行社都喜欢直接使用成熟的入境游导游,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新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