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来北京参加工作时,我做着很底层的工作。
当时有个同事问过我一个问题。
他说你整天思考人生、思考哲学、思考那些有的没的,有啥用?能赚钱吗?
你整天道理一套套的,也没见你比我混的好啊。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思考让我在工作、投资、婚恋、以及各类人生重大抉择中少栽了很多跟头。
看着身边人陆续陷入中年危机、婚姻困境、车房孩子压力、存在主义危机的时候,这些思考使我平静,令我能够从容地面对命运。
02.
我收到的大多数问题总结一下都是这样的:
王老师,我又笨又懒,吃不了苦,学不了习,虽然平时混吃等死但还是感觉自己棒棒哒。
最近遇到些事情,实在没办法了,才来临时抱佛脚。
请问我该怎样做,能马上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
03.
一个普通人,智商普通,外貌普通,家境普通,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你要是觉得累,不努力当然可以,那你就接受一个普通的生活:
没那么有钱,找不到优秀的伴侣,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没办法随心所欲的买买买,平时要节俭的过日子……
你接受这样的生活,那你就会很幸福。
你不接受,那你就只能不断向上攀爬,去拼搏获得更好的生活。
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你不能瞻前顾后舍不得付出。
人生就是如此,你选择了什么,就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04.
如何戒掉手机去认真学习?
特别受不了现在网络上的风气,一个个照本宣科,讲一大堆空泛的理论,没用的废话。
看了这么多答案,点了这么多赞,添加了那么多收藏,却很少有人能坚持哪怕一周的时间戒掉手机去认真学习。
意志力的巅峰,你的专注能力的上限,就是你当年高三时候的表现。
要论整体学习环境,没有比高三时环境更纯粹更适合学习了。
意志力的强弱和个人天赋、性格有关系,后天基本上没得改,你未来的学习效率只能无限逼近高三时期,但很难超越了。
也就是说,靠你自己 = 没戏。
一个吸X者想戒X,你告诉他一堆大道理,然后把他一个人关房间里,身旁放一包X品,你觉得他戒得掉吗?
承认靠自己的意志力不行,老老实实寻求外界帮助,找个好朋友,或是家人,把手机交出去,让对方帮你保管,设定一个时间段,时间不到绝不给你手机就完事了。
搞那么多计划、那么多技巧,还没学习呢,你那点微薄的意志力早就被这些东西消耗殆尽了。
越土、越简单、越直接粗暴的办法越有效,因为它的实践成本最低。
学习效果的个体差异极大,对你有用的就是最好的,对你没用的,哪怕再正确再完美也毫无意义。
听大道理要是有用,早就人均清华北大了。
05.
提问:
王老师:我是一个完美主义,伴有强迫症,所以做一些轻松的事情,也会变成压力。花在规划、检核的时间远超过做事情的时间。请问有实际的改善方法吗?
王盐 :
性格问题不容易改,所以我们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减轻这种行为。
方法如下:
用手机计时器,设定好十分钟,然后开始规划、思考。
十分钟结束后,不管有没有想到最好的办法,都要停止。
然后马上去做事。
这个方法针对日常不那么重要的任务非常有效。
养成习惯后,还可以提高你的思考速度。
你不是完美主义吗?那你就强迫自己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必须思考好方案。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将军,前线十万火急,留给你的时间就十分钟。
你能不能急中生智呢?
06.
提问:
王盐叔,我一直想弄清楚对于个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的在如今社会那种实用性更大?当然根据辩证逻辑,不一定非黑即。
刚工作时特苦恼,机缘巧合下接触了一点马哲,顿时发觉马哲瞬间解释了我的全部疑惑。
并对此深信不疑,思想偏左,但后来发觉马克思虽解释了一切,但是它并不能指导我摆脱困境。
正确却无用。
而且似乎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把一切困境,贫穷都归于“剥削”,一边“呐喊”一边绝望,这个时候马哲除了充当“安慰剂”之外,再无它用。后面接触了一些西经,对马哲产生“怀疑”。对于个人来说,稀缺价值理论某种意义上比劳动价值理论更能指引进步,指明奋斗方向。
王盐:
如果你试图通过一种思想,妄图去解释整个客观世界,那你就犯了教条主义的毛病。
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我个人还是很推崇实用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而不是「解释」。
怎么有效,怎么来。
对于个人而言,现代西方经济学更实用,马克思主张的劳动价值论局限性比较大。
另外我不知道你在经济学层面出于什么水平,但看言论应该不是科班出身,我还是更建议按照现代经济学的教材逐渐学习。
经济学这东西虽然是人都能说几句,但如果不做好知识储备,其实很难在生活中真正发挥效用。
07.
多关注事实,少关注情绪。
多关注具体问题,少关注个人感受。
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少关注新闻八卦。
08.
学历本质上是影响力,名校最值钱的不是教的那些知识,那些知识不搞学术研究,真用不上多少,而是头衔背后的光环。
有钱人花大价钱送孩子去名校,就是为了进圈子,获得影响力,这是一种社交认证。
没人在乎能学到什么。
商学院大抵如此。
大家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次因为“忙”而一再放弃读书?
有多少次因为书本内容晦涩难懂而半途而废?
又有多少次好不容易读完一本书,结果发现生活中完全用不上?
这就是我们成立读书会社群意义所在,共读经典好书,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读书心得的地方。
就是把它当成每天都要做的习惯,稍微做一做,时间长了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下大决心,想要一下子读很多书什么的,反倒很容易坚持不下去。
但说实话,我们希望大家能平静地坚持下去,每天静下心读读书,不那么焦虑浮躁。
你真的养成了,把它变成你的生活方式,你就会觉得这一切挺自然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可能很难发现自己突然变强或是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变化,
但是当你回忆过去和过去的那个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