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视听
财新视频以独立观察者和权威评论员身份,捕捉财经新闻镜头,解读政策趋势,梳理事件脉络,透视市场变局,已成功与多家电视台合作,节目覆盖中国大陆并通过财新网向世界传播。 | video.caixin.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DeepSeek突发:暂停充值!紧急声明 ·  昨天  
节点财经  ·  2025春节档用103亿票房宣告:中国电影杀 ...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  2 天前  
数据宝  ·  历史罕见,超11亿股封涨停,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视听

李松蔚:关于精神疾病诊断 国航有一个巨大的误解 | 意见领袖

财新视听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7-24 19:26

正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演员任达华被刺到”国航监督员“风波,“精神障碍”这个词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仿佛成了处理纠纷的通用结局。


是不是精神障碍,究竟谁说了算?“病人”破坏公共秩序,谁该背锅?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指出背后症结——这是整个社会对精神诊断的误解,污名,和滥用。


李松蔚

临床心理学博士,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最近引发讨论的一个新闻:


国航的一个航班,有乘客在飞机滑行期间使用手机,另一乘客以「国航监督员」的身份制止。制止后仍不依不饶,情绪激动,扰乱航班秩序。


到这里,事情都还好说,只是一场突发的纠纷而已。后面的操作就有些看不懂了。首先,空乘人员一直在以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即便无效也没有采取更多措施,只能对其他乘客不断安抚道歉。飞机降落后,该「监督员」执意报警,几名被卷入纠纷的乘客(包括配合检查,确认切换了飞行模式的无辜乘客)都被带走调查,滞留数小时。最后,事情在网上曝光后,国航发表了几段回应,让质疑进一步升级,包括对当事人精神健康的推断:

言下之意,为什么要交代这些背景呢?因为对方有这样(扰乱公共秩序)的言行,可能是因为精神疾病发作导致的,大家最好体谅一下。


不同意,这是对精神诊断的严重误用。


出现这样的误用,不是国航一两个发言人的错。它的背后体现出整个社会对精神诊断的误解,污名,和滥用。我在高校教过几年《异常心理学》专业课,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存在于普通人身上,也影响了很多需要跟精神诊断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宣传发声者。所以我认真写了这篇文章。有点长,建议大家读下来,可能会改变你在这方面的观念。我想说明的是,放任错误观念长期泛滥,无论是对社会公众,对精神疾患人士,还是对医学的诊治预防,都是非常有害的。


1.「是不是」精神障碍,谁说了算?


首先,谁可以做精神障碍的判断?


在国航这次事件的处理中,国航方面的发言人做了私下的暗示。姑且说暗示,因为没有明确的结论,也不曾向公众发布(乘客单方面披露的)。这是对的。因为非专业人士不可以凭借一个「十多年前」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家族病史,就能够给出判断,说当事人正处在精神障碍的发作期。

……

↑↑↑点击音频,听意见领袖说观点

完整音频节目中,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