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哈佛教授发文感叹:英伟达憾失DeepSeek ... ·  3 天前  
科研圈  ·  Science一周论文导读|2025年1月24日 ·  2 天前  
科研圈  ·  24小时热门|“DeepSeek甚至绕过了C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科研模型100例-15】甲烷分子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4-04 08:00

正文

本系列教程针对无3D软件操作基础的小白,所用软件为C4D r20。用最通俗易懂的讲解,带你深挖C4D。
作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博士,3D科研绘图公众号创始人,有十年以上3D软件使用经验,绘制各类科研图像逾千幅。

【例15】甲烷分子
难度:
知识点: 克隆

没错,这一例我们讲的还是克隆。如果你已经不耐烦,那也没办法,后面的教程中至少还有三十讲会用到它。基础一定要练扎实!

我打算从一个很普通的有机分子——甲烷入手。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几个球几根棍嘛,画几个球体和圆柱,移动加旋转就可以了。我奉劝各位千万不要抱有这种想法,这是对甲烷四面体构型的不尊重,也愧对当年有机化学老师的教导。

要想画好一个甲烷分子模型,第一步,先创建一个正四面体。

长得像四面体的 并不是我们要找的对象,它旁边的 才是。创建一个 宝石 对象,将其 「类型 改为四面。

四面体只是一个辅助物体,确切地说,我们要借用的是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这里在 宝石 对象的 「基本 属性里将 「透显 勾选。

在四面体的每个顶点处克隆一个 球体 「半径 20 cm),作为氢原子。这一步一定要轻车熟路,信手拈来,否则的话请回到 【例13】 【例14】 反复操练至熟透了再来。

再创建一个 「半径 25 cm的 球体 ,作为中心的碳原子。

然后是C-H键的创建。创建一个 圆柱 对象, 「半径 10 cm, 「高度 」100 cm, 「高度分段 」为1, 「旋转分段 」为24。还有就是 宝石 对象的 「编辑器可见 」和 「渲染器可见 」都关闭,我们只需要知道视图正当中有个四面体就行了,至于能否看得见,无所谓。

圆柱 进行对象 模式 克隆 (三步走: 「模式」- 对象; 「对象」- 此处为宝石; 「分布」- 顶点) ,不出所料的话,你将看到四面体顶点的位置各有一根圆柱,指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里我就不细讲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奇怪的指向了,它跟顶点法线有关。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是,让圆柱的轴线指向中心的原子。

此时登场的是 「变换」属性,当我们需要对 克隆 对象的位置、大小、角度作出调整时, 「变换」是第一选择。这里只要将 「旋转.P」的值改为90°,即可得到圆柱朝向中心的效果。 (「旋转.P」仍为0°,将「旋转.H」和「旋转.B」的值同时设为90°也可以)

角度是对了,但有点错位。我们接着将 「位置.Z」 的值改为-50 cm,再看一下结果如何。


一个甲烷分子就建模完毕了。

* 深 * 挖 * 时 * 间 *
1、多边形中心分布
除了上面在四面体的顶点 克隆 ,我们也可以换一种 「分布」方式——多边形中心。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还是在 「变换」属性中,将 「位置.Z」 的值 设为-85 cm, 「旋转.P」 的值设为90°,也可以得到甲烷分子的模型。 方法不是死的,脑袋瓜活手段就活。


2、C-H键分段着色
我们还没有讲过怎么给一个圆柱体分两段上色,那能不能分两段分别创建圆柱体呢?只要你敢想,办法总是会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