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4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  4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  4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4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格林斯潘:贸易战最终将由美国国民买单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7-09 19:01

正文


“预测不断失败,并不能阻止我们对无法实现的先知先觉的追求,这是人类的本性使然。”艾伦·格林斯潘在他的自传《动荡的世界》中,浓墨重笔地描述了人们对于经济预测根深蒂固的执着,还专门用一章的文字来记录自己的经济预测生涯。


担任美联储主席19年间,他成为众人口中的“美元总统”甚至“金融沙皇”,业界戏称他的公文包里藏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引擎”的秘密。如今,92岁的格林斯潘,在金融危机十年之际,又开始了他的“预测”老本行。


7月7日,格林斯潘通过视频方式在“2018青岛·中国财富论坛 ”发表了开幕演讲。据他观察,部分统计数据一般在经济出现衰退之前会达到峰值,所以具有持续的指示作用。而到目前为止,他看到,这些指标又有所抬头。


“虽然每一个泡沫都会破裂,但经济学家们还不能确定的是,哪一个泡沫破裂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格林斯潘说,由债务促成、高杠杆的金融机构推动形成的泡沫,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条件。但目前没有足够多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确切知道,当前的体系还能够走多远。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格林斯潘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储蓄不足、社会福利增长,以及加征关税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我所看到最让人担忧的统计数据,好像其他人都不是很在乎,”格林斯潘说,这样的现状需要改变。


生产率的担忧


格林斯潘在早期就曾反复表达过他的观点——当前若干严峻的长期经济困难,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由对经济未来的投资不足引起的。


他认为,目前正经历一个非常时期,人均GDP指标可以看出这一点。1980年至今,中国与美国的人均GDP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必须努力去缩小这个差距,而可以看到的是,这个差距确实已经在缩小。


更具体的指标是钢铁产量。美国在全球钢铁产量当中的占比,从1976年的23%,下降到2015年的5%;而另一方面,中国的钢铁产量占比从3%增长到50%。铝业类似,美国的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从40%,下降到2016年的3%;中国产量所占比重,则从1960年1.5%增长到2016年的40%多。


“从来没有看到过,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能有这么显著的增长情况。”格林斯潘说,这样的变化是有非常显著的政治影响的。对于美国总统来说,针对这样的变化,他必须要做出一些反应。因为对他而言,“铁锈地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为很多投票来自这些地区,即美国中部偏东部的地区。


探究数据变化背后,是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差异。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储蓄占GDP的20%左右,中国储蓄占比要高得多。资本积累越多,投资就越多,经济增长也会显著提升。中国能够以如此显著的速度增长,正说明中国的资本投资非常充沛,而投资正是所有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增长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必须看到的是,社会福利对储蓄的挤压。在当前法律环境之下,可以预期,美国社会福利占GDP的支出还会不断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国民储蓄将会不断下降。

不过,储蓄对投资的推动作用有一个分界点,那就是1980年。之前,储蓄对投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之后,在储蓄之外,投资找到了另一个驱动力,那就是借贷。


“从美国的资产负债表来看,1990年之前赤字是比较适中的,但是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全球借债,目前金额已经达到了8万亿美元。”格林斯潘说,而最新的季度数据显示,美国的债权国,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愿意为美国提供融资了。


上述各类问题的结果就是,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明显减速。据格林斯潘观察,目前全球来看,中国是除了爱尔兰之外,经济增速能够达到6.5%这样一个高增速,其他国家最多只有1%。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爱尔兰增速很大程度上是统计上的原因导致的,调整后实际的增速也并没有那么好。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企业愿意在长期固定资产上投资的资本的比重。特别是从真实的长期利率、通胀率、投资者预期收益的关系来看,2000年左右出现过一个明显的经济衰退。如果长期利率出现波动,那么可能会引发一些波动,包括股市。长远来看,那就必须提高真实的利率。


“经济学界有一个现象,叫做时间偏好,即人类考虑未来发展时,利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格林斯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本性会发挥重要作用。格林斯潘此前对时间偏好有过解释,他认为这是人类一种不言自明的心理倾向,人们对今天拥有的某项资产的估价,要高于在未来的某个时点拥有的同一资产。所以,时间偏好会影响储蓄倾向。


据格林斯潘跟踪统计,前述主要统计数据的峰值,一般都出现在经济衰退之前。而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数据又有所抬头。


建议及时止损


格林斯潘担忧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加征关税。“美国目前的贸易政策,已经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它过去一段时间的积极发展,这样的一个关税政策,不仅仅会影响到美国本身,也会影响到欧洲、亚洲,尤其是中国。它可能会诱发相关的危机,这样的一些行动之前也是曾经有过的。”格林斯潘对于美国的贸易政策心存忧虑。


他认为,历史经验表明,对经济大规模征税有可能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现在美国已经足够接近这样一个危险的局势,应该停止继续加征关税。理论上来讲,在没有关税的状态下,全球经济的效率是最高的。根据大卫·李嘉图的观点,没有关税的情况下,经济体系是非常简洁,且能够自动进行调节的。


“当你去增加关税,是希望给出口国制造麻烦,但实际上,这些关税最终是你自己的国民在买单。”他认为,提升关税,实际上影响到了进口国的购买力。 因为,所有的关税实际上都是一种税负,加征十亿、百亿美元的关税,本质上相当于对自己的国民征收十亿、百亿美元的税收。


在格林斯潘看来,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危害很多。历史经验表明,对经济大规模征税有可能导致经济陷入衰退。格林斯潘认为,现在美国已经足够接近这样一个危险的局势,应该停止继续加征关税。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两难的局势——如果不削减关税,之前从降低企业税收、减少政府收入等获得的发展优势,所有这些节约和投入都会被加征关税政策所抵消。 ”他担忧,关税可能变得非常高,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他建议,应该及时“止损”,否则就会遇到严重问题。到那时只能祈祷美国能够像历史上经历过的几次一样,幸运地成功从问题中走出来,并进行重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4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4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4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4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4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4 天前
马斐九频道  ·  一流销售人员,卖什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