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小包麻麻
800万父母关注!正确辅食添加,好物介绍,母婴用品评测,这里有0-4岁前沿育儿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太星小升初  ·  108丨京籍非密云户籍无房家庭,2025参加 ...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小包麻麻

听说了么?教育风向又变了…以后缺乏这项能力的孩子,要吃大亏!

小小包麻麻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08-18 08:38

正文

姐妹们早上好,我是包爸!

之前有个新闻刷屏了:厦门初三数学期末考,数学试卷的阅读量主打一个“大”字,题干就800字,读题就像做语文阅读理解,密密麻麻全是字


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无情境,不命题。

孩子要是阅读理解差,别说能不能做对,连题目可能都读不懂。

这种趋势在小学试卷中也越来越明显,来,欣赏一下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试卷
理科如此,语文、历史这些文科科目就更不用说了,阅读能力不好的孩子,真的很吃亏!

我们公司同事上周还跟我抱怨,说自己家孩子做阅读理解,问的是“前门楼子”,答的是“大马猴子”,根本读不懂问题问的是什么,总之就是答非所问,

给我同事气得不行,她问我:“老板,我现在培养孩子的啥能力,未来才能不被淘汰啊?”

说实话啊,就是阅读能力。

从文字中迅速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切技能和能力的基础。


孩子能不能快速在这一堆文字中get到有用信息,既关系到校内分数,也和孩子未来息息相关。

而且咱们国家这几年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孩子的阅读量

  • 第一学段(1-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 第二学段(3-4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 第三学段(5-6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量就得达到145万字

不仅如此,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和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整本书阅读”被郑重写进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要知道,咱们国家的《新课标》就是各项人才选拔考试的风向标!

再看看咱们大部分孩子的阅读现状:

1、短视频、碎片化信息泛滥,能安安静静玩一天手机,却不能静下心读半小时书。明明是“可以看遍天下”的好书,此刻却变成了“瞬间入眠安睡”的催眠药;


2、爱口水书没有想象空间、没有知识性和文学性,就读了个“乐呵”;

3、即使捧起名著,也是追剧式阅读,只会关注情节发展,看不懂作者写作的立意、写作手法,更谈不上思辨式阅读,毫无深度可言。

这些阅读现状绝不是个例,是特别普遍的存在。

很多姐妹也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前几天我专门去学而思,找到了他们大阅读教研负责人费方舟老师,跟他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他跟我说了几个关于语文阅读的信息差,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跟姐妹们说一说。

方舟老师21号早上8点还将做客包爸直播间,跟大家聊聊“新课标下语文考试有哪些变化、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培养”等等。姐妹们记得预约!



这8个字啥意思呢?就是A和B高考都打了680分,但是A语文分数高,如果俩人同时竞争一个录取名额,那就录取A!这个信息差让我有点震惊。

语文在今后只会越来越重要,因为语文不仅是语言,语文的背后是文化自信

课时上看,语文课的校内课时占比达到20%~22%,超过1/5,相比较数学是13%~15%,外语是6%~8% ,从时间上绝对碾压。


考试难度上看,数学的命题难度大幅降低,拉分空间变小。外语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也在降低,可以考多次,取最高分计入高考。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所以语文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但是语文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门学科,“都是中国话,上课跟住就行了”。


姐妹们千万别有这样的想法!

语文考试是典型的“学考分离”,年级越高,越不考课本内的。高考150分,只有6分是字词的基础分,语文87%的题目和阅读相关!

所以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课本内,一定要大量阅读!而且要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可不是拿起来就读,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学而思大阅读的费方舟老师8月21号早上8点来我直播间,一起聊聊“如何搞定整本书阅读”!姐妹们一定预约起来!



虽然语文拉分,但也不是无计可施,语文是投资回报率很高的学科!

要重视阅读,但也不是盲目的读!

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先做“小语文的精读”,再做“大语文的泛读”。小语文的精读范围就三个:

课本中节选文章的原著;
快乐读书吧里规定的书目;
2022年教改文件里推荐的书目。

下面这个书单是小学1-6年级必读书👇,大家向后翻,很全面!一定点赞收藏!

向右滑动👉  小学1-6年级必读书👆

只要是从以上这三个范围里出的考题,都算不上“超纲”,都是孩子要掌握的。

那具体怎么考呢?

费老师说,语文就是数学,都有标准答案。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是不是很意外?语文居然有标准答案!

像阅读理解,很多孩子错把它当成主观题来做,其实阅读理解是客观题,考的是“知不知道”


“知道”什么?费方舟老师总结了4点,据说这4点也是语文得满分💯的要点,听完感觉满分路径很清晰了。

我觉得对姐妹们一定有帮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尤其是第一点。

第一:语文考试就是考“人和事”。孩子们阅读的所有文章,都是时代的产物。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得满分,就一定要知道这些常考作者的生平,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完整故事、人物发展和情节演变,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些都是孩子答题的依据。


但是这些信息在篇章阅读中很难体会到,因为篇章阅读有点像“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觉得大象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觉得大象像绳子,放到语文学习中,就是学习某个知识点、某种修辞方法。

举个例子,现在考试里特别喜欢让孩子分析某某人物形象。

北京语文卷就考过: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这样的问题,如果没完整读过名著,对人物的分析一定是片面的!

你看,高考正在惩罚那些不整本阅读名著的学生!

想要知道全貌,必须通过整本书阅读。延伸感知、丰富知识,了解人性的复杂,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表达的思想,获得一个完整的论点,训练与提升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能力。

所以经常说“高分孩子做判断,低分孩子做理解”。很多孩子丢分,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全貌”,所以才“做理解”,但是你的理解不等于标准答案。


第二:很多孩子“没有命题视角”,即使大量阅读也是盲目阅读。相当于在银行存款1,000万,但是没有密码,这1,000万取不出来。孩子自己其实很难琢磨出命题人视角,要有专业的老师教。


第三:在写作中要体现辩证思考。这一点也要在整本书阅读中训练。因为只有通过整本书阅读,才能发现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单一的。有好的地方,有坏的地方。

比如孙悟空,他大闹天宫的时候是个泼猴,他护送玄奘西天取经的时候,一路降妖打怪,又是正义的象征。如果只看一个片段,是没办法辩证思考人物的。


第四:提高做题速度。还记得温儒敏教授口中说的“让15%的人做不完”么?语文试卷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关于如何语文考满分,费方舟老师的方法可远不止上面这四点,具体怎么做,8月21号早上8点,来我直播间!



孩子们把小语文精读都读了,读书的“广度”是没有问题了,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深度”。

家长对深度的理解普遍比较肤浅,就是看考试的阅读理解得多少分,95还是得了85。

如果放任孩子自己去读,就会出现“追剧情式的泛读”“没有考点的精读”,都达不到阅读深度的效果。


很多孩子就是,要么不主动思考,只机械性重复翻页的动作;要么读了大量书,读完以后啥也不记得。

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看完一本书,只记得零散的故事情节,谈起阅读后的感受,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一段时间后只记得书名。

所以要想深度阅读,还是建议大家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请到了学而思大阅读的负责人费方舟老师8月21号早上8点,包爸直播间,跟大家说说怎么拓展阅读深度,拿下每次语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