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外资,加仓中国?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4-04-25 15:30

正文

接着昨天的话题聊聊哈,昨天讲到,央妈最核心的KPI,就是 “强大的人民币” ,换句话说,是坚挺的人民币汇率,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去年大领导提出的“六个强大”里,要把“强大的人民币”放在第一位,表舅给大家找了4张图。
......
第一张,下图。
这是去年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的差额,可以看到,从去年8月以来,连续8个月为负。
啥意思呢?简单说,从一个出口企业的视角来看,它可能会先从海外进口原材料,这时候,它卖出人民币、换回美元,然后把美元支付给海外的供货商;然后,把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后,再卖到海外,收回美元,正常情况下,他应该卖出这部分美元,收回人民币,然后给工人发工资,给股东分红,等等。
因为我们是个贸易顺差国,按理来说企业收到的美元,比付出的美元更多,银行的结售汇差额,也就是美元的收支,应该是正的才对。
而负的结售汇差额,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卖完货,收到美元后,没有找银行结汇, 因为“舍不得”,怕美元继续升值 ,不如拿在手上,甚至有些出口企业,有离岸账户,境外收了美元之后,直接就在香港做美元定期存款了。
你从大的视角来看,整个过程中,卖出人民币换美元的多,而卖出美元换人民币的少,最后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因为抛盘重、买盘少。
这是央妈面临的实际现实问题,而如果汇率稳不住,大家都有了 贬值预期 ,那么上面这张图里,结售汇差额会负得越来越多,陷入恶性循环。

第二张,下图。

这是截止下午3点左右,我刚截的,今天银行间市场,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图,可以看到,除了10年、30年还是小跌之外,其他期限的债券基本都在下行,特别是 1年期的国债,狂下6.5bps ,表舅昨天说,债市中长期看好的逻辑没发生变化,因为供需关系还是错配的,市场里的钱多。
只不过,一方面,央妈提示风险后,手上有钱的机构,适度地降低久期,钱往中短债开始配。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外资 可能在进一步增配国内债券,特别是短端的。
很多人不理解,说,中美利差这么大,比如,美国1年期国债现在是5.1%,咱们的1年期国债是1.6%,中间差了3.5%,眼睛没瞎、脑子没坏的,都应该去配美债才对吧?
也不尽然,因为市场有不同的参与方,而近期最大的原因,是 美元人民币掉期点快速下行 ,这个说来话长,表舅给大家做个数学题,算下外资的实际收益率情况。
假设,某外资交易员,现在手上有1亿美元,他是这么玩的。
今天,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7.2469,他先按这个即期汇率,换成人民币,也就是一共7.2469亿人民币,然后买入1年期的国债,我们就按1.6%来算好了,那么一年后,他可以拿到1.6%的固定利息。
同时,他会再做一笔 1年的远期交易 ,今天,1年的掉期点在-2924点,而一个月前,还只是-2600多点,狂下了300点,这时候,对应的1年后的远期汇率,是(7.2469-0.2924),为6.9545,相当于啥意思呢,就是大家约定一年之后,可以按6.9545的汇率,把手上的人民币,再换回美元。
这时候, 7.2469换成人民币,1年后 6.9545换回美元,等于吃到了中间人民币升值的价差,价差为( 7.2469÷ 6.9545-1 ), 年化是4.2%
相当于,这4.2%的收益,是这一笔外汇即期+远期产生的无风险套利收益。
那么,这家外资的实际收益,就是4.2%的无风险套利收益,加上,上面说的1.6%的国债票息收益(换成存单,收益更高,这也是外资增配存单的逻辑), 一共是5.8%
而1年期美债是多少来着?5.1%左右,对吧,谁更划算?
这便是外资,通过外汇掉期,买入中国国债套息的模式。
这里面,核心的点,就在于外汇掉期点, 掉期点负的越多 ,对手上有美元的外资来说,套利空间就越大。
那么外汇掉期点,为啥最近掉的这么多?
大概率就是央妈砸的,为什么?保汇率呗,你看,这么一套流程出来,至少,前前后后,没有资金流出,外资把手上的美元留在了中国,换成了人民币资产,相当于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
这是央妈,在看不到的地方,为稳定汇率,做出的努力。

第三张,下图。

这是今年以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这两天破155了,也就是1美元兑换155日元,破1990年以来的新高 ,对日元来说,就是汇率持续创新低 ,年初至今,贬值了10%,而离岸人民币只贬值了2%而已。
日本做了啥呢?
啥也没做,之前放了几句狠话,大概意思就是,“勿谓言之不预也”,你们再做空日元,没有好下场,结果卵用没有,这几天,连喊话都没有了。

第四张,下图。

昨天,印尼宣布加息。
为什么加息,印尼经济过热了吗?
不是的,因为再不加息,汇率可能就要崩了,市场里, 外汇的交易盘,有个套利的模式 ,就是借入便宜国家的资金,比如在日本借钱,几乎0利率,然后换成比如印尼的钱,买入印尼的资产,这样,中间可以套好几个点的息差。
但是美元降息预期落空后,美债收益率维持在高位,美元指数强势,这部分套息的钱,慢慢就撤了,从印尼这些新兴国家,去了美国,这不是更香吗,利率也很高,且还能享受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升值的收益,但印尼就很头疼,只能加息,提高“套息”的收益空间,但估计没啥卵用,如果美联储迟迟不降息,汇率还是会慢慢崩,可以再想一下,前几天,印尼的候任新总统,第一时间,第一站,就是来华,你觉得,他有哪些诉求?

. .....
好了,放四张图,是为了说明几个事。
第一 ,全球资产的锚,还是美元,把握趋势性机会,核心还是 判断美联储的降息节奏 ,但这个很难,因为今年美国大选,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要为政治服务,缺乏独立性。
第二,如果自身实力不行,比如像 印尼 这样,贸易顺差不多的,是很容易被收割的。
第三,如果自身实力还行,但是汇率管理的武器不足,或者政治思想层面不统一,比如 日本 这样的 9月,日本自民党领导层选举,所以加息对冲汇率这种办法,大概率是议而不决的 ,也还是很容易出现大的汇率风险。
第四,咱们的 央妈 还是挺努力的,一是有明确的KPI,二是有明确的决心,三是武器也比较多,四是基本面也强韧,所以汇率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讲,还是比较稳定的。
第五,当你觉得自己过得不好的时候,一定多看看比你过得还差的亚非拉兄弟们,比如表舅做保安刷手机的时候,我就挺心疼在电子厂打螺丝,水都喝不上一口的兄弟们。
第六,正如昨天说的,做投资的, 要学会听妈妈的话

......
最近,大家也听到了两种声音。
一是国九条后,要重视 “质量因子” ,这和外资审美很匹配。
二是 港股 ,好像又行了?
而这两者,其实都和汇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两天,和一位固收基金经理聊天,说,今年,如果做固收+基金,还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向。
我说,下阶段,中短期内,最好的方向之一,可能是“ 权益部分配港股红利 ,固收部分继续中短债策略”的二级债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